分享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陶然0755 2014-07-07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2011-04-16 11:53:37)
标签:

周易

易经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帛书:《困》)

卦符:

-- --

-----

-----

-- --

-----

-- --

     

    上接《讼卦》。本卦为坎暮八卦中的第三阶段。困为“困扰;围困”。作者借本卦阐述解困扰、围困之道。

 

    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帛书: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

    困——困扰;围困。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亨——顺利通达。      详见8.5《遯卦》。

    贞——坚守正道。      详见1.1《乾卦》。

    亨贞——贞亨。

    大——大小的“大”。      详见8.4《谦卦》。

    人——人口的“人”。      详见1.1《乾卦》。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详见8.8《咸卦》。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详见5.7《节卦》。

    有——具有;拥有。      详见1.6《大有卦》。

    言——话语。言论。      详见7.3《讼卦》。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详见8.3《小过卦》。

    信——相信。      详见1.7《夬卦》。

    困顿时,必须坚守正道,才会顺利通达。困难对大人物是吉祥的,且没有灾祸。此时的言论很难令人相信。

    乱世造英雄。

 

    初六臀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帛书:初六辰困于株木入于要浴三岁不■凶)

    臀——屁股。      详见1.7《夬卦》。

    困——困扰;围困。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被。      详见1.3《需卦》。

    株(zhū)——木头的根部。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木——树木的“木”。      详见8.6《渐卦》。

    入——进入。      详见1.3《需卦》。

    于——到。      详见1.3《需卦》。

    幽——隐。退隐。      详见5.3《归妹卦》。

    谷——两山之间狭长而有出口的低地。      详见6.5《井卦》。

    三——表示数量多。      详见1.3《需卦》。

    岁——年。      详见8.6《渐卦》。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详见8.3《小过卦》。

    觌(dí)——见。      详见4.2《丰卦》。

    屁股被卡在木桩间坐立不安,落入到幽深的山谷里,三年不能与外人相见。

 

    九二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帛书:九二困于酒食絑发方来利用芳祀正凶无咎)

    困——困扰;围困。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被。      详见1.3《需卦》。

    酒——饮酒。      详见1.3《需卦》。

    食——饭食,吃饭。      详见1.3《需卦》。

    朱——红色。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绂(fú)——一种丝织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朱绂引指“高官”。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方——表示时间,相当于“将”。      详见7.8《未济卦》。

    来——到来。      详见1.3《需卦》。

    利——有利,利益。      详见1.1《乾卦》。

    用——施用。      详见8.4《谦卦》。

    享——用物品进献,供奉鬼神使其享受。祭祀。     详见3.8《益卦》。

    祀(sì)——祭祀。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征——远行。     详见8.4《谦卦》。

    凶——害,恶,祸。凶恶;凶险。      详见8.8《咸卦》。

    无咎——没有“灾祸、祸害”。      详见5.7《节卦》。

    被醇酒美食所困扰,高官厚禄就将来到。用丰美的酒食祭祀神灵是有利的。这时远行会有凶险,但没有祸害。

 

    六三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帛书:六三困于石号于疾莉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困——困扰;围困。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被。      详见1.3《需卦》。

    石——岩石。      详见2.5《豫卦》。

    据——依,靠。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在。      详见1.3《需卦》。

    蒺(jí)藜(lí)——一种植物,果实有刺,其刺锐利。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入——进入。      详见1.3《需卦》。

    于——到。      详见1.3《需卦》。

    其——语辞。      详见1.2《小畜卦》。

    宫——古代对房屋、居室的通称(秦、汉以后才特指帝王之宫)。      详见2.2《剥卦》。

    不——表示对该状态的否定。      详见8.3《小过卦》。

    见——见到,看到。出现。      详见7.5《蒙卦》。

    其——他的。      详见1.2《小畜卦》。

    妻——男子的正式配偶。这里指“妻室”。      详见6.3《大过卦》。

    凶——害,恶,祸。凶恶;凶险。      详见8.8《咸卦》。

    被困在石头下面,靠在蒺藜之上。回到家中,不见自家妻室,有凶险啊。

 

    九四来徐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帛书:九四来徐困于金车閵有终)

    来——到来。      详见1.3《需卦》。

    徐——缓慢。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困——困扰;围困。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被。      详见1.3《需卦》。

    金——金属。      详见3.5《噬嗑卦》。

    车——车子,陆地上有轮子的运输工具。      详见1.6《大有卦》。

    金车——豪华金车。

    吝——损失、损伤。      详见8.8《咸卦》。

    有——拥有。      详见1.6《大有卦》。

    终——最终。善终。结局。      详见8.4《谦卦》。

    慢腾腾地到来,原来是被一辆豪华金车所困而不能脱身,会遇到一些损失(或损伤),但最终会有好的结局。

 

    九五劓刖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帛书:九五贰椽困于赤发乃徐有说利用芳祀)

    劓(yì)——割鼻子。古代割掉鼻子的一种酷刑。      详见5.2《睽卦》。

    刖(yuè)——断足。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困——困扰;围困。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被。      详见1.3《需卦》。

    赤——红色。“赤绂”同上“朱绂”。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绂(fú)——一种丝织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赤绂引指“高官”。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劓刖困于赤绂——困于赤绂劓刖。

    乃——语辞、承上起下之辞。      详见2.7《萃卦》。

    徐——安行。安闲的样子。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有——拥有。      详见1.6《大有卦》。

    说——同“脱”。      详见1.2《小畜卦》。

    利——有利,利益。      详见1.1《乾卦》。

    用——施用。      详见8.4《谦卦》。

    祭——祭祀。      详见4.8《既济卦》。

    祀——祭祀。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被所处的尊贵地位所困扰,有割鼻子剁脚的酷刑的风险。安行缓言才会平安无事。虔诚地祭祀神灵是有利的。

    贵人多险,高处不胜寒!

 

    上六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帛书:尚六困于褐累于贰椽曰悔夷有悔贞吉)

    困——困扰;围困。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被。      详见1.3《需卦》。

    葛(gé)藟(lěi)——一种植物。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于——处于;在。      详见1.3《需卦》。

    臲(niè)卼(wù)——动摇不安。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曰——语助词,无实义。      详见1.4《大畜卦》。

    动——行动。      详见本卦说文解字。

    悔——懊悔、遗憾、憾恨。      详见5.7《节卦》。

    有——具有。      详见1.6《大有卦》。

    悔——懊悔、遗憾、憾恨。      详见5.7《节卦》。

    征——远行。行动。      详见8.4《谦卦》。

    吉——利,善,福。吉利;吉祥。      详见8.8《咸卦》。

    被纷乱缠绕的葛藤所围困,处于动摇不安时,即使行动有悔吝,那就让悔吝早点来,采取实际行动是吉祥的。

    绝处求生。

    下接《蒙卦》。

  

 

    说文解字: 

    卦辞中:困(kùn):

    一、困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困的含义:

    *[汉典]:本义:废弃的房屋。会意。甲骨文字形,从囗(wéi),象房的四壁;里边是生长的树木。[说文]困,故庐也。

    *[汉典]:“梱”的本字。门槛。[墨子.备城门]试藉车之力而为之困。

    *[汉典]:穷;贫困。[广雅]困,穷也。[周礼.地官.禀人]疏引书传行而无资谓之乏,居而无食谓之困。[论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吕氏春秋.慎大]以振穷困。[左传.僖公三十年]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史记.宋世家]岁饥民困。[汉书.宣帝纪]今岁不登,已遣使节振贷困乏。[广韵]穷也,苦也。[书.大禹谟]不废困穷。[礼.中庸]事前定则不困。又[史记.范睢(suī)蔡泽传]二子不困阸(ě),恶能激乎。又如:困污(生活贫苦,地位低下);困悴(贫困愁苦);困匮(贫乏,贫困)。

    *[汉典]:困难;苦难。[史记.魏公子列传]不以监困故而受。[史记.屈原贾生列传]楚大困。明.刘基[卖柑者言]民困而不知救。清.方苞[狱中杂记]俾困苦不可忍。又如:困穷(艰难窘迫;生活困苦贫穷);困笃(病重垂危);因踬(zhì)(因厄不得升进);困学(遇到困难才去学习。指被动学习);困心衡虑(尽心竭虑,经过一番艰苦的思考);困知勉行(苦学以求知,勉力践行)。

    *[汉典]:劳倦;疲倦。瘁也,倦极力乏也。[后汉.耿纯传]世祖至营,劳纯曰:昨夜困乎。唐.白居易[卖炭翁]牛困人饥日已高。又如:困约(困顿贫乏);困耗(困顿衰败);困腾腾(困倦无神的样子);困恹(yān)恹(憔悴,没精神)。

    *[汉典]:急难、危难。[史记.魏公子列传]能急人之困。

    *[汉典]:困扰;围困,为人所阨(ài)阻。清.徐珂[清稗类钞.战事类]敌人远我,欲以火器困我也。宋.欧阳修[伶官传.序]数十伶人困之。又[]智勇多困于所溺。[孟子.告子下]困于心。清.周容[竽老人传]困于雨。宋.苏轼[浣溪沙]酒困路长。[明史]致此疾困。又如:困兽(被围捕的野兽);困踬(受挫,失败);困斗(被人围困的野兽,仍然极力抵抗,作最后的挣扎);困蒙(为蒙昧无知所困扰)。

    *[汉典]:阻碍。[易.困]困于石,据于蒺(jí)藜(lí)。

    *[汉典]:穷尽。南唐.李煜(yù)[谢新恩]樱花落尽春将困。

    *[汉典]:睡。宋.王定国[甲申杂录]忽昏困如梦。又如:困头(想睡的时刻);困到头忽里(方言。一觉未醒。忽:睡一觉为一忽);困到长忽里(方言。死去);困梦头里弗曾想着(方言。竟想不到)。

    *[汉典]:疲倦欲睡。周立波[暴风骤雨]萧队长困了,只迷糊地回答这一句,又合上眼了。

    *[康熙字典]:[说文]故庐也。从木,在囗中。[徐锴曰]旧所居庐,故其木久而困獘(bì)也。[六书本义]木在口中,木不得申也。借为穷困、贫困之意。

    *[康熙字典]:卦名。[易.困卦]象曰:泽无水困,君子以致命遂志。

    *[康熙字典]:[序卦]升而不已则困。

    *[康熙字典]:[广韵]穷也,苦也。[书.大禹谟]不废困穷。[礼.中庸]事前定则不困。

    *[康熙字典]:[史记.范睢(suī)蔡泽传]二子不困阸(ě),恶能激乎。

    *[康熙字典]:瘁也,倦极力乏也。[后汉.耿纯传]世祖至营,劳纯曰:昨夜困乎。

    *[康熙字典]:忧愁也。[书.盘庚]汝不忧朕心之攸困。

    *[康熙字典]:乱也。[论语]不为酒困。[注]言不为酒所困而及乱也。

    *[康熙字典]:不通也。[礼.中庸]或困而知之。[论语]困而学之,又其次也。[注]谓有所不通也。

    *[康熙字典]:[孟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注]事势穷蹙(cù),以至困于心,衡于虑,然后奋发而兴起也。

    *[康熙字典]:为人所阸(ě)亦曰困。[左传.宣十四年]困兽犹??,况国相乎。

    *[康熙字典]:音坤。[易林]阳不制阴,宜其家困。

    *[康熙字典]:[后汉.窦何传赞]上惽(mǐn)下蔽,人灵动怨,将纠邪慝(tè),以合人愿。道之屈矣,代离凶困。

    *[本人认为]:[六书本义]木在口中,木不得申也。即“困扰;围困,为人所阨(ài)阻”。再引申为“穷困、贫困”之意。

 

    三、困字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困扰;围困)亨贞大人吉无咎有言不信。臀困(困扰;围困)于株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困(困扰;围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困(困扰;围困)于石据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来徐徐困(困扰;围困)于金车吝有终。劓刖困(困扰;围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困(困扰;围困)于葛藟于臲曚曰动悔有悔征吉。

    *7.5《蒙卦》:困蒙(困扰;围困)吝。

 

 

    初六爻中:株(zhū):

    一、株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株的含义:

    *[汉典]:本义:露出地面的树根。形声。从木,朱声。[说文]株,木根也。今语转曰桩。[史记.平准书]命曰株送徒。集解:“根蒂也。”[列子.黄帝]若厥株驹(jū)。释文:“枯树本也。”[韩非子.五蠹(dù)]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又:[]释其来而守株。又:[]皆守株之类。又如:株橛(jué)(树桩、木根);株蘖(niè)(树木砍伐后根株生出的枝条)。

    *[汉典]:泛指草木。汉.焦赣[易林]泽涸(hé)无鱼,山童无株。

    *[汉典]:植根。晋.干宝[搜神记]大株于土;萍于水。又如:株榾(残根断树);株柢(根祗);株枸(枯树根)。

    *[汉典]:植株,成长的植物体。如:株楹(树株作的屋柱。形容房屋简陋);株木(刑杖)。

    *[汉典]:牵连,株连。如:株引(株连);株累(株连牵累);株蔓(株连蔓引)。

    *[汉典]:表示树木的根数。如:两株树。

    *[康熙字典]:[说文]木根也。徐曰:在土曰根,在土上曰株。[易.困卦]困于株木。[王肃注]谓最处底下也。

    *[康熙字典]:株枸,断木也。[庄子.达生篇]承蜩(tiáo)者处身若橛(jué)株枸。

    *[康熙字典]:幹(gàn)也。[韩非子.五蠹(dù)篇]宋人守株,冀复得兔。

    *[康熙字典]:木身也。[蜀志.诸葛表]成都有桑八百株。

    *[康熙字典]:与诛通。[释名]罪及余人曰诛。诛,株也,如株木根枝叶尽落也。

    *[康熙字典]:[类篇]株儒,短柱也。

    *[康熙字典]:株离,亦作侏离,乐名。[史记.乐书]四夷之乐,东方曰  ,南方曰任,西方曰株离,北方曰禁。

    *[康熙字典]:株林,邑名。[诗.陈风]胡为乎株林。

    *[康熙字典]:音殊。株楰(yú),木名,可维车辋(wǎng)。

    *[康熙字典]:同驻。[释名]驻,株也。株木不动也。

 

    三、株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臀困于株(木头的根部)木入于幽谷三岁不觌。

   

  

    九二爻中:朱(zhū):

    一、朱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朱的含义:

    *[汉典]:本义:赤心木。指事。小篆(zhuàn)字形,从木,一在其中指出这种木是红心的。[说文]朱,赤心木,松柏属。

    *[汉典]:指朱色的物品。[穆天子传]…朱(此指朱色缯(zēng)帛)四百裹。

    *[汉典]:姓。清.姚鼐(nài)[登泰山记]朱孝纯子颍。(朱孝纯,字子颍,山东历城人,乾隆进士,当时任泰安知府,善诗画)。

    *[汉典]:朱色,大红色。古代称为正色。[楚辞.招魂]网户朱缀。[庄子.达生]紫衣而朱冠。[墨子.明鬼下]朱衣冠,执朱弓,挟朱矢。杜甫[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韩非子.十过]禹作为祭器,墨染其外,而朱画其内。唐.李朝威[柳毅传]朱鳞火鬣(liè)。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朱缨宝饰之帽。又如:朱印(朱色印记);朱封(用朱笔在封口作标记);朱押(用朱笔在封条等上面签字或画花押)。

    *[汉典]:“朱砂”的简称。[隋书]出赤盐如朱,白盐如玉。又如:磁朱丸(磁石、朱砂、神曲配成的丸药,治疗心悸失眠、头晕目眩等)。

    *[康熙字典]:[说文]赤心木,松柏之属。从木,一在其中。一者记其心。徐曰:木之为物,含阳于内,南方之火所自藏也。又[山海.西荒经]盖山之过有树,赤皮,名朱木。

    *[康熙字典]:朱赤,深纁(xūn)也。[诗.豳(bīn)风]我朱孔阳。[注]谓朱色光明也,寄位于南方。

    *[康熙字典]:朱儒,短小之称。[左传.襄四年]臧(zāng)武仲败于邾(zhū)。国人诵之曰:朱儒,朱儒,使我败于邾。或作侏儒。

    *[康熙字典]:姓。[统谱]顓(zhuān)頊(xū)之后封邾,后为楚灭,子孙去邑为朱。

    *[康熙字典]:望出吴郡。

    *[康熙字典]:音殊。朱提,县名。[前汉.地理志]属犍(qián)为郡。

 

    三、朱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酒食朱(红色)绂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九二爻中:绂(fú):

    一、绂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绂的含义:

    *[汉典]:本义:系印章或佩玉用的丝带。绂的颜色依官位品级而不同。形声。从糸(mì),表示与线丝有关。[文选.张衡.西京赋]降尊就卑,怀玺(xǐ)藏绂。[汉书.匈奴传下]授单于印绂。

    *[汉典]:古代作祭服的蔽膝。缝于长衣之前。为祭服的服饰。周制帝王、诸侯及诸国的上卿皆着朱绂。[易.困卦]朱绂方来。

    *[新华字典]:古代系印纽的丝绳,亦指官印:印绂。玺(xǐ)绂。同“黻(fú)”。

    *[康熙字典]:[博雅]绶也。[易.困卦]朱方绂来。[庄子.逍遥遊注]便谓足以缨(yīng)绂其心矣。[释文]绂,或作绋(fú)。

    *[康熙字典]:作紱。

    *[康熙字典]:[张衡.西京赋]降尊就卑,怀玺(xǐ)藏绂。更旋闾阎,周观郊遂。

 

    三、绂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酒食朱绂(一种丝织带子,古代常用来拴在印纽上,后用来拴勋章:印绶。绶带)方来利用享祀征凶无咎。

   

  

    九二爻中:祀(sì):

    一、祀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祀的含义:

    *[汉典]:本义:祭祀天神。形声。从示,巳声。“示”常与祭祀有关。[说文]祀,祭无已也。[左传.文公二年]祀,国之大事也。[周礼.在宗伯]五祀。郑注:“五色之帝。”[周礼]以雷鼓鼓神祀。贾公彦疏:“天神称祀,地祗称祭,宗庙称享。”

    *[汉典]:一说指祭祀地神。唐.玄应[一切经音义]祠,祭也,天祭也。祀,地祭也。

    *[汉典]:祭祀。[左传.成公十三年]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战国策]祭祀必祝之。[明史.海瑞传]瑞抚吴甫半岁,小民闻当去,号泣载道,家绘像祀之。又如:祀灶(祭灶神。在腊月二十三日,为古代五祀之一);祀南北郊(天子即位后在城南郊外祭天,在城北郊外祭地);祀土(祭祀土地神);祀天(祭祀天神);祀孔(指祭祀孔子的典礼);祀田(以田租收入供祭祀用的田);祀社(祭祀土神);祀奉(祭祀供奉);祀典(记载祭祀仪礼的典籍);祀物(祭祀所用的供物);祀命(祭祀的命令);祀享(祭祀供献);祀孤(祭祀孤魂);祀姑(古代旗帜名)。

    *[汉典]:祭神的地方。[礼记]过墓则式,过祀则下。又如:祀堂(祭殿);祀舍(祭祀的房屋,庙宇);祀场(古代祭祀地神的处所);祀坛(古代祭祀时用土筑的平台)。

    *[汉典]:世,代。唐.柳宗元[与友人论为文书]固有文不传于后祀,声遂绝于天下者矣。

    *[汉典]:中国商代对年的一种称呼。[书.洪范]惟十有三祀。

    *[汉典]:向神或神明供奉动物或植物食物、酒类、香烛或珍贵物品作为祭祀的行为或举动。[左传]祀,国之大事也。

    *[康熙字典]:祭也。[书.洪范]八政,三曰祀。[礼.祭法]圣王制祭祀,法施于民则祀之,以死勤事则祀之,以劳定国则祀之,能御大葘(zī)则祀之,能捍大患则祀之。

    *[康熙字典]:[月令]春祀户,夏祀灶,秋祀门,冬祀行,中央土,祀中溜。

    *[康熙字典]:[祭法]王为群姓立七祀,诸侯为国立五祀,大夫立三祀,适士二祀,庶士庶人一祀。

    *[康熙字典]:年也。[书.伊训]惟元祀。[传]取四时祭祀一讫也。[释名]殷曰祀。祀,巳也。新气升,故气巳也。

    *[康熙字典]:[孝经.士章疏]祀者,似也。似将见先人也。

    *[康熙字典]:[诗.小雅]以为酒食,以享以祀。

    *[康熙字典]:[诗.大雅]克禋(yīn)克祀,以弗无子。[司马相如.封禅颂]孟冬十月,君徂郊祀,驰我君舆,帝用享祉。

    *[康熙字典]:[参同契]絫(lěi)土立坛宇,朝暮敬祭祀。鬼物见形象,梦寐感慨之。

 

    三、祀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酒食朱绂方来利用享祀(祭祀)征凶无咎。

  

  

   六三爻中:据(jù):

    含义一:为“据(jū)”的本字。

    含义二:为“據(jù)”的简体字。

 

    一、据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据的含义:

    *[汉典]:“拮据”(jiéjū):经济上紧张、缺少钱用。

    *[康熙字典]:[说文]戟(jǐ)挶(jū)也。[诗.豳(bīn)风笺(jiān)]韩诗云:口足为事曰拮据。

    *[康熙字典]:音據。手病也。

    *[康熙字典]:与據通。[前汉.扬雄传]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注]据,今據字,犹位也,处也。又[酷吏传赞]赵禹据法守正。

    *[康熙字典]:[司马相如.大人赋]据以骄骛(wù)。[注]张揖云:据,直项也。

  

    三、據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四、據的含义:

    *[汉典]:本义:手靠着;靠着。形声。[说文]據,杖持也。[战国策.燕策]冯几據杖。[庄子.盗跖(zhí)]據轼低头。

    *[汉典]:依靠,凭借。[诗.邶(bèi)风.柏舟]不可以据。[左传.僖公五年]神必据我。[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诚据其势。[三国志.诸葛亮传]北据汉沔(miǎn)。[徐霞客游记.游黄山记]向后据地。又如:据着(凭着);据梧(依靠着梧桐树);据争(据理争辩);据恃(凭仗);据高临下(凭借高处俯控低处);据凭(依仗)。

    *[汉典]:根据。[论语]据于德。[商君书.更法]据法而治者,吏习而民安。又如:据经(依据经典);据乱(据乱世之史);据常(根据常理);据依(依据);据古(尊依古道)。

    *[汉典]:占有,占据。[史记.陈涉世家]乃入据陈。[资治通鉴.唐纪]据其栅。[资治通鉴]据而有之。[广东军务记]悉为逆据。又如:据鞍(跨鞍。后用以指年老而壮志不减);据凡(占据要位);据重(占据要位);据窃(窃据,非法占据)。

    *[汉典]:按着。[礼记.玉藻]稽首据掌致诸地。注:“以左手覆按右手也。”又如:据地(手按着地)。

    *[汉典]:安;定。[史记]上党民走赵,赵军长平,以按据上党民。

    *[汉典]:证据,凭证。如:立此为据;字据;据证(证据)。

    *[汉典]:古西域的长度单位。相当于晋代的十里。

    *[康熙字典]:[说文]戟(jǐ)挶(jū)也。[诗.豳(bīn)风笺]韩诗云:口足为事曰拮据。

    *[康熙字典]:據。手病也。

    *[康熙字典]:与據(jù)通。[前汉.扬雄传]潭思浑天,参摹而四分,之极于八十一,旁则三摹九据,极之七百二十九赞,亦自然之道也。[注]据,今據字,犹位也,处也。

    *[康熙字典]:[酷吏传赞]赵禹据法守正。

    *[康熙字典]:[司马相如.大人赋]据以骄骛(wù)。[注]张揖云:据,直项也。

    *[康熙字典]:[说文]杖持也。[论语]據于德。

    *[康熙字典]:[广韵]依也。[易.困卦]困于石,據于蒺(jí)藜。[诗.邶(bèi)风]亦有兄弟,不可以據。[左传.僖(xī)五年]享祀丰洁,神必據我。[注]據犹安也。

    *[康熙字典]:引也,援也。[尔雅疏序]事有隐滞,援據征之。

    *[康熙字典]:按也。[礼.玉藻]君赐稽首據掌,致诸地。[疏]覆左手按于右手之上也。[老子.道德经]猛兽不據。[注]以爪按拏(ná)曰據。

    *[康熙字典]:拒守也。[史记.赵奢传]先據北山上者胜。

    *[康熙字典]:據。手病也。

    *[康熙字典]:姓。明宣德漏刻博士據成。

    *[康熙字典]:音遽(jù)。有形之貌。与庄子觉则蘧(qú)蘧然之蘧同。

    *[康熙字典]:音戟。[吕后纪]见物如苍犬,據高后掖。

    *[康熙字典]:音蘧(qú)。[史记.龟筴(cè)传]事有所疾,亦有所徐。物有所拘,亦有所據。通作据。见据字注。

 

    三、据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石据(依,靠)于蒺藜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六三爻中:蒺(jí):

    一、蒺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蒺的含义:

    *[新华字典]:“蒺藜(lí)”为“一年生草本植物,果实亦称“蒺藜”,有刺。种子可入药”。

    *[新华字典]:像“蒺藜”的东西,如“铁蒺蒺”,“蒺蒺骨朵”(古代一种兵器)(“藜”均读轻声)。

    *[康熙字典]:[韵会]蒺?,药草。[本草]蒺,疾也。其刺伤人甚疾而利也。

 

    三、蒺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石据于蒺藜(蒺藜:一种植物,果实有刺,其刺锐利)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六三爻中:藜(lí):

    一、藜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藜的含义:

    *[汉典]:一种普通的蔓生藜。[说文]藜,藜草也。[大戴礼记.曾子制言]聚橡栗藜藿(huò)而食之。注:“藿也。”[史记.太史公自序]藜藿之羹(gēng)。正义:“似藿而表赤。”

    *[汉典]:藜科。茎直立,叶子菱状卵形,边缘有齿牙,下面被粉状物,花黄绿色,嫩叶可食。如:藜杖(用藜茎制成的手杖);藜芘(bì)(藜编的璧障);藜床(藜茎编的床塌)。

    *[康熙字典]:[唐韵]蒿(hāo)类。[礼.月令]藜莠蓬蒿。

    *[康熙字典]:[前汉.司马迁传]墨者,粝(lì)粱之食,藜藿之羹。[注]藜草似蓬。[尔雅翼]藜,茎叶似王刍(chú),兖(yǎn)州蒸为茹,又可为杖。[晋书.山涛传]文帝以涛母老,赠藜杖一枝。

    *[康熙字典]:[扬雄.甘泉赋]配藜四施。[注]配藜,披离也。

    *[康熙字典]:悬藜,玉名。[史记.范睢(suī)传]梁有悬藜。

 

    三、藜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石据于蒺藜(蒺藜:一种植物,果实有刺,其刺锐利)入于其宫不见其妻凶。

  

   

    九四爻中:徐(xú):

    一、徐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徐的含义:

    *[汉典]:本义:慢步走。形声。从彳(chì),余声。双人旁与行走有关。[说文]徐,安行也。[易.困]乃徐有说。虞注:“坤为徐。”[战国策.宋策]徐其攻而留其日。[孙子.军争]故其疾如风,其徐如林。[文选.张衡.东京赋]摄提运衡,徐至于射宫。

    *[汉典]:散开。[淮南子]执徐之岁,岁早旱,晚水。

    *[汉典]:缓慢。[庄子.天道]不徐不疾,得之于手而应于心。[战国策.赵策]入而徐趋。[宋史]此事当徐议之。唐.韩愈[朱文公校昌黎先生集]徐有得也。宋.苏轼[石钟山记]徐而察之。[]余韵徐歇。宋.欧阳修[归田录]徐以杓(sháo)酌油沥之。苏轼[前赤壁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又如:徐议(从容商议);清风徐来;徐回(缓慢地回旋运转);徐行(缓慢前行);徐步(缓慢步行);徐呼(发声舒缓的弱音);徐疾(或慢或快)。

    *[汉典]:安闲的样子。[国语]宜为人主,安徐而重固。又如:徐言(缓言;低声细语);徐婉(舒缓委婉);徐详(舒缓安详)。

    *[汉典]:全,都。通“俱”。[公羊传.成公十五年]鲁人徐伤归父之无后也。

    *[汉典]:古州名。古徐州的简称,古九州之一。古徐州约在今江苏、山东、安徽的部分地区。汉以后各代皆置徐州,辖地常有变更,大致都在今淮北一带。多以彭城(今江苏徐州市)或下邳(pī)(今江苏邳县)为治所。

    *[汉典]:古国名。[韩非子.五蠹(dù)]仁义而徐亡。[]循徐鲁之力。

    *[汉典]:徐族为古代九夷之一,分布在淮河中下游地区。周初建立徐国,后为吴国所灭。如:徐方(指古徐国);徐宅(古代徐戎所居之地,指徐国)。

    *[汉典]:姓。[战国策.燕策]徐夫人(姓徐,名夫人。一个收藏匕首的人)。

    *[康熙字典]:[说文]徐,安行也。[玉篇]威仪也。[尔雅.释训]其虚其徐,威仪容止也。[注]雍容都雅之貌。[庄子.应帝王]其卧徐徐,其觉于于。[音义]徐徐,安稳貌。

    *[康熙字典]:通作邪。[诗.墉风]其虚其邪。[笺]邪,读如徐。[疏]虚徐者,谦虚闲徐之义。

    *[康熙字典]:[广韵]缓也。[广雅]迟也。[孟子]子谓之姑徐徐云尔。

    *[康熙字典]:[广韵]州名。[书.禹贡]海岱及淮惟徐州。[尔雅.释地]济东曰徐州。[疏]淮海间其气宽舒,稟性安徐,故曰徐。[释名]徐舒也。土气舒缓也。

    *[康熙字典]:国名。[左传.昭元年]周有徐奄。[注]二国皆嬴(yíng)姓。

    *[康熙字典]:县名。[前汉.地理志]临淮郡有徐县。

    *[康熙字典]:[尔雅.释天]太岁在辰曰执徐。

    *[康熙字典]:姓。[广韵]自顓(zhuān)頊(xū)之后,春秋时,徐偃(yǎn)王假行仁义,为楚文王所灭,其后氏焉,出东海,高平,东莞,琅邪,濮(pú)阳五望。

 

    三、徐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来徐(缓慢)徐困于金车吝有终。

    

 

    九五爻中:刖(yuè):

    一、刖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刖的含义:

    *[汉典]:本义:断足。古代的一种酷刑。形声。从刀,月声。[说文]刖,绝也。[广雅]刖,断也。假借为“蚏(yuè)”。[说文]蚏,断足之刑也。[周礼.司刑]刖五百。注:“断足也。周改髌(bìn)作刖。”[左传.庄公十六年]刖强鉏(chú)。[史记]昔卞和献宝,楚王刖之。又如:刖足(古代一种酷刑,砍掉脚)。

    *[康熙字典]:[说文]绝也。从刀,月声。本作跀(yuè),断足也。从足,月声。[徐曰]足见断为跀,其??名则刖也。今文但作刖。[书.吕]刖足曰剕(fèi)。[前汉.法志]刖罪五百。

    *[康熙字典]:[唐韵]断足也。

 

    三、刖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劓刖(断足)困于赤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九五爻中:赤(chì):

    一、赤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赤的含义:

    *[汉典]:本义:火的颜色,即红色。会意。甲骨文,从大(人)从火。人在火上,被烤得红红的。一说“大火”为赤。[说文]赤,南方色也。[书.洪范.五行传]赤者,火色也。[素问.风论]其色赤。注:“赤者,心色也。”[书.顾命]赤刀。郑注:“武王诛纣时刀赤为饰。”[齐民要术.种椒]色赤椒好。[易.困卦]困于赤绂。郑注:“朱深曰赤。”姚鼐(nài)[登泰山记]日上,正赤如丹。又如:赤刀(刀口赤色的宝刀);赤衣(红色衣服);赤丸(红色弹丸);赤日(红日;烈日);赤石(红色的石头);赤泥(呈红色的泥土)。

    *[汉典]:忠诚;真纯。南朝梁.丘迟[与陈伯之书]推赤心于天下。又如:赤心(忠心);赤衷(赤诚的心意);赤情(真诚的心意)。

    *[汉典]:裸露。唐.韩愈[山石诗]当流赤足蹋涧石,水声激激风吹衣。又如:赤剥(光身子);赤巴巴(赤裸裸;毫无掩饰);赤脚大罗仙(传说中得道的李君);赤条精光(全身赤裸)。

    *[汉典]:空;尽;一无所有。[韩非子.十过[晋国大旱,赤地三年。苏轼[送范纯粹守庆州]当年老使君赤手降于菟(tú)。又如:赤淋淋(赤条条,一丝不挂);赤白白(一无所有);赤洒洒(形容无牵无挂)。

    *[汉典]:古以赤为南方之色,后因以赤指南方。如:赤帝(神话中的南方之神。代指汉高祖刘邦);赤方(指南方);赤位(指南方);赤天(南方的天)。

    *[汉典]:谶(chèn)纬家谓汉以火德王,火色赤,后因以借指汉朝。如:赤德(指汉朝的气运)。

    *[汉典]:“赤子”的简称。指婴儿。如:赤襁(qiǎng)(指婴孩);赤子苍头(泛指老人小孩。苍头:原指老仆,此指老人)。

    *[汉典]:指鲜血。如:赤津津(鲜血渗流的样子);赤臭(血污腐臭之气)。

    *[汉典]:共产党。鲁迅[书信.致李霁(jì)野]这里现亦大讨其赤,中大学生被捕者有四十余人。

    *[汉典]:除掉,诛灭。[聊斋志异.小翠]此祸水也!指日赤吾族矣!又如:赤族(诛灭全族);赤诛(诛杀)。

    *[说文解字,‘线装经典’编委会,云南教育出版社]:“赤”甲骨文的意思为“以火焚人,感天求雨”。

    *[康熙字典]:[说文]赤,南方色也。[玉篇]朱色也。[易.说卦]乾为大赤。[疏]取其盛阳之色也。[书.禹贡]厥贡惟土五色。[疏]天子社广五丈,东方青,南方赤,西方白,北方黑,上冒以黄土。[礼.曲礼]周人尚赤。[注]以建子之月为正,物萌色赤。

    *[康熙字典]:[书.康诰]若保赤子。[疏]子生而赤色,故言赤子。

    *[康熙字典]:[前汉.五行志]赤地千里。[注]空尽无物曰赤。

    *[康熙字典]:[韵会]裸裎(chéng)曰赤体,见肉色也。

    *[康熙字典]:[史记.孟子列传]中国名曰赤县神州。

    *[康熙字典]:[运会]赤县,谓畿(jī)县也。[晋书.成公绥传]赤县据于辰巳。

    *[康熙字典]:水名。[庄子.天地篇]黄帝遊乎赤水之北。[博雅]昆仑虚,赤水出其东南陬(zōu)。

    *[康熙字典]:六赤。[正字通]今骰(tóu)子别名。[李洞.赠李郎中诗]微黄喜兆庄周梦,六赤重新掷印成。

    *[康熙字典]:姓。[吕氏春秋]赤冀作臼(jiù)。[列仙传]赤斧,巴人。

    *[康熙字典]:音戚。[周礼.秋官]赤犮氏。[注]赤犮,犹言捇(huò)拔也。[疏]捇拔,除去之也。

    *[康熙字典]:[郭璞(pú).狰赞]章义之山,奇怪所宅。有兽似豹,厥色惟赤。

 

    三、赤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劓刖困于赤(红色)绂乃徐有说利用祭祀。

 

 

    上六爻中:葛(gé):

    一、葛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葛的含义:

    *[汉典]:本义:一种植物,纤维可以织布。形声。从艸(cǎo),曷(hé)声。

   *[汉典]:植物名。豆科多年生草本植物,茎长二三丈,缠绕他物上,花紫红色。茎可编篮做绳,纤维可织葛布。根可提制淀粉,又供药用。如:葛屦(jù)(葛制的鞋子。贫贱人家所穿用。一说夏天所穿用);葛屦履霜(冬天穿夏季的鞋子。比喻非常俭啬);葛面(葛粉)。

    *[汉典]:葛布。指以葛为原料制成的布、衣、带等。[明史.海瑞传]卒时,佥(qiān)都御史王用汲入视,葛帏敞籯(yíng),有寒士所不堪者,因泣下醵(jù)金为敛。又如:葛巾(用葛布缝制的头巾);葛衣(葛布制成的衣服);葛帔(pèi)(用葛制成的披肩);葛纱(以葛的纤维织成的纱布)。

    *[汉典]:夏衣的代称。辛弃疾[水调歌头]一葛一裘经岁,一钵一瓶终日,老子旧家风。明.宋濂[送东阳马生序]父母岁有裘葛之遗,无冻馁之患矣。

    *[汉典]:表面有横棱的纺织品,用丝或化纤卡丝作经,棉线或毛线作纬。如:毛葛;华丝葛。

    *[汉典]:通“盖”。掩覆。如:葛沟(古代埋葬尸体的一种方法)。

    *[汉典]:姓。如:葛天氏(葛天。传说中的远古帝名。一说为远古时期的部落名)。

    *[康熙字典]:[玉篇]蔓草也。[易.困卦]困于葛藟(lěi)。[注]引蔓缠绕之草。

    *[康熙字典]:[埤(pí)雅]瓜葛皆延蔓相及,故属之绵远者取譬瓜葛。[蔡邕(yōng).独断]凡与先帝、先后有瓜葛者,皆会尚书官属陛西除下。

    *[康熙字典]:[说文]絺(chī)綌(xì),草也。[诗.周南]葛之覃(tán)兮。[传]葛所以为絺綌。[周礼.地官.掌葛掌]以时征絺綌之材于山农。

    *[康熙字典]:[司马相如.大人赋]杂沓(tà)胶葛以方驰。[注]胶葛,驱驰也。

    *[康熙字典]:国名。[书.仲虺(huǐ)之诰]乃葛伯仇饷(xiǎng)。[春秋.桓(huán)十四年]邾(zhū)人、牟人、葛人来朝。

    *[康熙字典]:水名。[水经注]沭(shù)水又南与葛陂相会。

    *[康熙字典]:山名。[越绝书]有葛山。[山海径]葛山之首无草木。

    *[康熙字典]:姓。[通志.氏族略]葛氏有三,嬴(yíng)氏之后,以国为氏。

    *[康熙字典]:诸葛,有熊氏之后为詹葛氏,其人语讹,以詹葛为诸葛。

    *[康熙字典]:[毛诗古音考]音结。[诗.邶(bèi)风]旄(máo)丘之葛兮,何诞之节兮。[马融.围棋赋]乍缓乍急兮上且未别,黑白纷乱兮于约如葛。

    *[康熙字典]:[唐韵古音][路史]葛天氏,葛音盖。◎按古本葛与盖通。

 

    三、葛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葛藟(葛藟:一种植物)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上六爻中:(lěi):

    一、藟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藟的含义:

    *[汉典]:虆、櫐、蘽(lěi)。

    *[汉典]:藤;葛类蔓草名。[诗.周南.樛(jiū)木]南有樛木,葛藟虆(léi)之。[楚辞.刘向.九叹]葛藟虆于桂树兮。

    *[汉典]:同“蕾”。宋.陆游[小园]晨露每看花藟坼,夕阳频见树阴移。[]梅藟粉融连夜开。

    *[新华字典]:藤:“南有樛木,葛藟萦之。”

    *[新华字典]:缠绕:“网罟(gǔ)相萦藟。”

    *[康熙字典]:[唐韵]葛藟,叶似艾。[诗.周南]葛藟累之。[陆玑(jī)云]藟,一名巨苽(gū),似燕薁(yù),亦延蔓生。

    *[康熙字典]:[本草]蓬藟,一名陵藟,一名阴藟。

    *[康熙字典]:[博雅]藟,藤也。[本草]千岁藟。[唐书.方技传]姜抚服常春藤,使白发还鬒(zhěn)。常春藤者,千岁藟也。

    *[康熙字典]:山名。[山海经]藟山,其上有玉,其下有金。

 

    三、藟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葛藟(葛藟:一种植物)于臲卼曰动悔有悔征吉。

 

 

    臲(niè):

    一、臲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臲的含义:

    *[新华字典]:〔臲卼(wù)〕不安。

    *[康熙字典]:[广韵]臲卼(wù),不安。[易.困卦]上六,困于葛藟(lěi)于臲硊。[疏]臲卼,动摇不安之貌。[书.秦誓]作杌(wù)陧(niè)。[韩愈.刘思服诗]作兀臲。亦作兀臬(niè)。陧(niè)字原从木作。

 

    三、臲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葛藟于臲卼(臲卼:动摇不安)曰动悔有悔征吉。     

   

 

    上六爻中:卼(wù):

    一、卼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卼的含义:

    *[新华字典]:〔臲卼〕惶惶不安。

    *[康熙字典]:[博雅]危也。[易.困卦]上九困于葛藟(lěi),于臲卼。[运会]通作杌(wù)。[书]邦之杌陧(niè)。又[正韵]兀亦作卼。

 

    三、卼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葛藟于臲卼(臲卼:动摇不安)曰动悔有悔征吉。

  

  

    上六爻中:动(dòng):

    一、动的字源字形[汉字叔叔]:

 

7.4《困卦》(兑上坎下)的注解

   

    二、动的含义:

    *[汉典]:本义:行动;发作。形声。从力,重声。[说文]古文从“辵(chuò)”。[说文]动,作也。[易.彖(tuàn)传]动而健。虞注:“震也。”[易.系辞]效天下之动者也。虞注:“发也,变动不居。”[孟子]将终岁勤动。注:“作也。”宋.王安石[答司马谏议书]度义而后动。清.徐珂[清稗(bài)类钞.战事类]寨中人蜷(quán)伏不少动。又如:按兵不动;动着(开始下棋);动止(行动和静止;训练调度);动烦(爆发战乱);动转(行动,活动)。

    *[汉典]:摇动,震动,移动。与“静”相对。明.归有光[项脊轩志]风移影动。[楚辞.抽思]秋风之动容兮。[吕氏春秋.论威]物莫之能动。[韩非子.内储说上]夜间,大鱼动。又如:动耽(动弹);动履(走动);动展(伸展;活动);动息(动静;消息);动惮(动静);动程(动身;起程);风吹草动;别动人家的东西;振动;活动;动起(方言。动不动);动移(移动);动步(迈步前行);动不得;不能动。

    *[汉典]:动摇;震撼。李白[梦游天姥呤留别]忽魂悸以魄动,恍惊起而长嗟。[孟子.告子下]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唐.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风雨不动安如山。

    *[汉典]:触动感应;感动。[礼记.中庸]明则动。注:“动,动人心也。”明.宗臣[报刘一丈书]乡园多故,不能不动客子之愁。又如:动性(动心);动心(遇事而心志动摇;感动人心)。

    *[汉典]:萌动。清.方苞[狱中杂记]春气动,鲜不疫矣。

    *[汉典]:做;操作;劳作。如:动作(劳动;耕作);动乖(动不动就违反);动事(兴办事业;日常应用的器具)。

    *[汉典]:使用。如:大动干戈;动支(动用支取);动使(动事。用具;器皿);动筷子;动文。

    *[汉典]:改变。如:动色(脸色改变);动意(改变意向);动一两个字。

    *[汉典]:吃。如:她向来不动鱼虾;动啖(dàn)(吃东西)。

    *[汉典]:动不动,常常[资治通鉴]曹公,豺虎也,挟天子以征四方,动以朝廷为辞。

    *[康熙字典]:[说文]作也。[增韵]动,静之对。[易.坤卦]六二之动,直以方也。[书.说命]虑善以动,动惟厥时。

    *[康熙字典]:[广韵]出也。[礼.月令]仲春,蛰虫咸动。

    *[康熙字典]:摇也。[庾(yǔ)信.梦入内堂诗]日光钗焰动,窗影镜花摇。

    *[康熙字典]:[易.系辞]雷以动之,风以散之。[韵会]凡物自动,则上声。彼不动而我动之,则去声。

    *[康熙字典]:音董。振动,拜也,以两手相击而拜。今倭(wō)人拜以两手相击,盖古之遗法。

 

    三、动字的文中出处及用法(含义):

    *7.4《困卦》:困于葛藟于臲卼曰动(行动)悔有悔征吉。

  

    厉明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