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非洲大蜗牛致死 传播结核病脑膜炎

 小灰狂跑 2014-07-07

资料图:硕大的非洲大蜗牛

资料图:硕大的大蜗牛

日前,人民网官方微博上一则关于非洲大蜗牛可传播结核病、脑膜炎的消息引起了广大市民的关注。据了解,非洲大蜗牛即广州人所说的东风螺(注:学名真正为东风螺的品种在广州则被称为“花螺”),有人会用其来煲汤食用,网上还有妈妈分享用非洲大蜗牛煲汤的方子,称对宝宝好。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专家回应媒体称:非洲大蜗牛可称得上广州管圆线虫中间宿主的“代表”——个别可高达60%,有的体内可有成千上万条虫,会传播一种叫做“广州管圆线虫病”的寄生虫病,并在人体引起嗜酸性粒细胞增多性脑膜炎等症状。更有报道称,在实验条件下,它们爬行过的蔬菜和水果也可能残留病原,非洲大蜗牛可经过破损皮肤而使人感染广州管圆线虫。

因此,专家不仅呼吁别吃非洲大蜗牛,更不建议当宠物来养。据了解同样对人体具有感染广州管圆线虫风险的还有福寿螺、“鼻涕虫”等软体动物。

而据有害生物防治协会的专家介绍,非洲大蜗牛学名为“褐云玛瑙螺”,又名东风螺、菜螺等,因原产于非洲东部沿岸,且个头较大,俗称为非洲大蜗牛。非洲大蜗牛将近10厘米长,螺状外壳黄褐色并带花纹非常坚硬,喜欢栖息在植被丰富的阴暗潮湿环境及腐殖质多的地方,每年6至9月最活跃,晨昏或夜间活动。

这种蜗牛雌雄同体,异体交配,生长迅速、繁殖力强,一次产卵数达100至400枚,寿命可达5-7年。非洲大蜗牛遇到不良环境,还可进入休眠状态,有很强的生存能力。非洲大蜗牛是我国首批确认的16种外来入侵物种之一,破坏力很强,能波及500多种作物。

不过,在农贸市场,有人在卖这种“非洲大蜗牛”,贩卖者称因为有人喜欢吃,多数是酒楼在购入用作食材。记者采访还了解到,广州市民有用非洲大蜗牛煲汤喝的传统。市民陈小姐告诉记者,小时候雨后常能见老人家去捡东风螺,回家洗净把螺肉挑出切片煲汤喝。在广州某本土网站上,有妈妈市民还图文并茂地展示东风螺煲汤的做法,称此汤“滋阴”,对宝宝有好处。

 返回21世纪网首页>>

猜猜你还对这些感兴趣:

争议丨舌尖上的血腥:触目惊心的日本捕鲸产业

揭秘丨iPhone6或遭曝光 真机模型先睹为快

吐槽丨那些年,我们吃过的“黑暗料理”

21消费者报告:专业的投诉维权平台,传播您的投诉声音,维护您的合法权益。每一宗投诉都会有专门的编辑进行核实,及时跟进。欢迎关注微信订阅号:21消费者报告(ID:tou2su4)。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