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色: 字号:
浅谈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2014-07-08 | 阅:  转:  |  分享 
  
浅谈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一年级学生由于刚入学,口语表达能力较差,在口语交际方面,教师就要注重培养学生有表达的自信心,对感兴趣的话题发表自己的意见,提高小学生说的能力。我从以下几个方面肤浅地谈谈如何对一年级学生进行说话训练:

一、消除畏惧心理,让学生敢说。

说话是综合语文能力的训练,初始,学生因其难而产生惧怕不敢说,学生欲说心里被压抑,说话积极性受挫,不敢说,说不好的心理压力严重压抑了学生的思维活动,因此,教师要根据教材特点及说话能力的实际情况,适时在学生无话可说或说不连贯时,适时点拨、诱导过度、化解难点,以减轻学生对说话的心理压力,实现从不敢说到敢说,到会说的过程转变。

二、充分利用教材,让学生会说

语文教材本身具有很多说话训练的素材,我们应充分挖掘利用。

1、利用课文中的插图,让学生说完整的话。

一年级语文课每节都配有文学、拼音插图,教师要运用插图,指导学生仔细观察,观察的过程中训练学生的说话,我在汉语拼音教学过程中,运用插图,既教拼音又练习说话,如教“a”,可以要求看图回答,“图上画的是谁?再干什么?”学生回答:医生在给小学生看病,通过汉语这部分教学,大多数学生从感性上初步建立了句的概念。

2、凭借教材中的句子,让学生练说基本句式。

教材中有许多基本句式,可引导学生按图索骥。如《雨点儿》中的一句“数不清的雨点儿,从云彩里飘落下来。”适时出示小松鼠从树上跳下来,使学生明确两个句子的共同点是写谁从什么地方出来,然后让学生用“从”说话,从而达到了基本句式的训练。

3、在阅读教学中,训练学生说连贯的话。

一年级语文大都是短小精悍,不少课文的段落构成形式相同,教师可采用举一反三的教法,精讲一段,让学生明白这一段话中的几句话,是按什么顺序连贯起来的,然后进行仿说。例如《小山羊》一课,每段均按“小山羊和谁做朋友,谁请小山羊吃什么,小山羊怎么说”的,教学课文后,可让学生想象小山羊和小熊猫做朋友时,互相对话又怎么说的呢?学生说小山羊在和小熊猫做朋友,小熊猫请小山羊吃竹子,小山羊说:“谢谢你,我不吃竹子。”

二、运用富于趣味的形式,诱发学生说的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产生热爱,热爱创造奇迹,那么根据学生的特点,开展灵活多样的配套活动,训练学生说的能力。

1、天天召开“新闻发布会。”每天利用晨会时间召开二至五分钟的“新闻发布会。”让学生吧昨天看到的,听到的,读来的“新闻”向全班同学口头表述,学生为了收集到更多有价值的“自由新闻”,每天都注意读书看报,收听广播,看电视,上学路上,校园里,他们也很注意观察,久而久之,学生都有说的兴趣了。

2、借助实物创设情境。实物有直观、形象的特点,能快速刺激学生说话的欲望,教师可借助实物来激发学生说话的欲望,带入课堂的实物需要精心选择,选择必须以该课的训练要求为标准。

3、借助学生表演创设情境。

课堂上让学生上台进行表演创设情境同实物一样具有直观性、形象性,但又有独特的功用。“演员”与学生间信息传递量大,渠道多,学生不断受到“演员”形体信息、动作信息、表情信息、语言信息的刺激,听觉、视觉处于现场综合信息之中,大脑思维一下子被激活,兴奋起来,就会产生不说不快之感。

总之,在当前素质教育中,加强对学生的说话训练,对于提高学生的全面素质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因此应根据学生的实际年龄特征,进行不同层次的训练,让说话训练真正贯穿学生课内外生活实际中,以达到最佳的说话训练效果。

献花(0)
+1
(本文系紫罗兰1028首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