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由「道」说「性」

 51106.1976 2014-07-08

依「率性之谓道」的字面意思,人生应该没有什么麻烦。意即:顺着本性去走的,就称为正路。但问题显然没有这么简单,如果这么简单,底下何必再说「修道之谓教」?既然是顺着本性去走,为何还须说:修养自己走在正路上的就称为教化?《大学》强调「修身」,《中庸》说:「修身以道」(第二十章),可见两者同属儒家,而后者更为深入。


「道」字很难理解,因为用法纷歧。简而言之,道是路,是一物存在的途径与方式,所以万物皆有其道,如「天地之道」、「人道敏政、地道敏树」、「小人之道」。但对人而言,则另外说「人之道」、「君子之道」、「圣人之道」,这时「道」字就指「应行的正路」。「应该」一词只能用在人的世界,但是从「顺着本性」(率性)到「应行之道」,两者之间如何联系?这正是《中庸》所要探讨的。以下所论皆属「人之道」或「君子之道」。


首先,由顺着本性来看,这个道是最平常的。譬如,谈君子之道时,可以说「夫妇之愚,可以与知焉」,「夫妇之不肖,可以能行焉」(第十二章),意即天下任何人都可以知之与行之。它简直像人们的日常饮食一样,但很少人能够分辨其中的滋味啊!(第四章)


因此,这样的道又是极为奥妙的,讲到深刻的地方,「虽圣人亦有所不知焉」,「虽圣人亦有所不能焉」。最标准的描述是:「君子之道,造端乎夫妇,及其至也,察乎天地。」(第十二章)由人的修养可以推及天地万物的安顿,这正是《中庸》的一大特色。


然后,若要全盘了解「道」并使其行于人间,显然非常困难。孔子宣称:「道之不行也,我知之矣……道之不明也,我知之矣……。」(第四章)他更感叹说:「道其不行矣夫!」(第五章)


由此可知,道是既平常又奥妙,并且难以实现的。《中庸》举出具体的出发点,就是要回归于「人」。如「道也者,不可须臾离也,可离非道也」(第一章),「道不远人,人之为道而远人,不可以为道」(第十三章)。在此肯定了道不可离,也不可为道而远人,但世间有多少人能达到此一要求?原因何在?在于此一要求在时间上涵盖人的一生,在效果上还须扩及人类及天地万物。


先说在时间方面,人的一生都不能脱离人际关系。孔子说:「君子之道四,丘未能一焉。」(第十三章)他所说的是:子以事父,臣以事君,弟以事兄,以及先施于朋友。这四者皆属于五伦,孔子认为自己「未能也」,有的是因为没有机会(如父母已过世,或自己未从政),但更主要的原因是尚未做得完美,并且这种要求是绵延一生的。凡是绵延一生的要求,皆可归之于「本性」使然。那么,人的本性是何种情况?是向善而非本善。


其次,专就「人之道」来说,则在第二十章所揭示的答案是「择善而固执之」。由此推及人性,则向善之说十分合理。《中庸》关于这样的人性,另外谈到「诚」,「五达道、三达德」,以及最让人赞叹的「参赞化育」。这些题材都值得专文阐释。


总之,由「道」回溯至「性」,才可明白人的「天命之性」只是赋与人行善的要求,而不是说人性已是善的。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