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异·乡】行走出九份的青春

 真友书屋 2014-07-09

/强小盆 生命就是一场与时间相遇的长途旅行


九份的意义

说到九份,陈老师的《九份的咖啡店》被众多文艺女青年奉为经典。在这里,宫崎骏曾为《千与千寻》取景,侯孝贤曾拍了《悲情城市》,在这里,每一条街道都充斥着安静与微小的精致。于是,每一次日出和夕阳,临着海港的夜,微咸的风,舒卷的云,青苔的砖,摇摆的灯,悠闲的猫,偶尔的雨,倾斜的路,真诚的人,绕山的车,成就了九份,它本就该文艺。这一次,我选择停留在九份,意义似乎是这样,但也不全是这样。

在山城的时间里,最让人感到舒适的,是每一个人都在用心生活着,而不是急匆匆的行走,急匆匆的交谈,甚至没有急匆匆的擦肩而过。就这么和许多人遇见,用一个笑容就可以在心里得到舒适感,这是在九份最好的体验。

那条找寻青春的铁路线

我想,如果没有九把刀的电影《那些年我们一起追过的女孩》,平溪一日游的铁路线应该没有谁会注意到,侯硐——三貂岭——大华——十分——望谷——岭角——平溪——菁桐,从第一站开始坐到最后一站,然后从最后一站慢慢走起来,是一份心情,一份让整个人充满探索的心情。菁桐的候车室,沈佳宜和柯景腾一起走过,平溪的天空他们一起放天灯,十分是那张叫做十分幸福的明信片背后沈佳宜的微笑,青春,从这里路过,一切安宁而美好。

喜欢十分的小镇,火车穿过热闹的街市,人们大声的欢呼,向车厢里的乘客不分彼此的问好,喜欢平溪的故事香肠与沈佳宜同款的棒冰,还有那个提起“那些年”取景地就会眼睛充满神采的小姑娘,也喜欢侯硐作为起始与最终的收尾,成为一个猫咪控的心头好。这里,不仅有青春,还有温情。

所以,在青春的名义下,我坐在十分的车站写下几张明信片,现在与未来,愿望与希望,收集与收获,这一路并不单调。

咖啡店里的慢时光

记得刚到九份的时候,一个朋友对我说一定要去咖啡店坐一下,点一杯咖啡,听完一整首《九份的咖啡店》,我说好,但这却是一件很随缘的事。一整天的时间,留给山城的并不多,而在夜游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店家早已关门,直到在我们快走到山顶的时候忽然遇见了一个叫做“102巴士”的小店。小店没有什么客人,女店主很随性,放着一些情调混合的歌,比如Bossanova加老情歌的搭配就是那么随机。没有点咖啡,只点了一杯石花冻果茶,却也是甜到心里。和发小谈着有的没的故事,说着八卦,说着以后,也说着熟悉的人,九份的夜这样融合就很好,没有拥挤,没有繁杂,十点的九份,安静且莫名充实。

关于吃货的随笔

到了九份许多人推荐的是芋圆,赖阿婆和阿柑姨,两个颇具份量的店家,口碑各异。只是,芋圆这个东西我还是不太感冒,倒是更喜欢我在民宿里的每一顿早餐,它们丰富而美味,当然最重要的是它们纯天然,所以我爱上了张姐的早餐。在“八号巷”,一定不会错过的是最好的人情味。

当然,除了早餐,一听台湾啤酒和一碗泡面也是晚餐的好伙伴,如果夏天去到猫村,一定要尝一尝猫村特产仙草冻,它不但是清火利器,有趣的瓶盖也是个不可多得的萌物。

再会,九份

九份的三天两夜中,我看到了璀璨的夜景,寻找到了属于内心的一份记录,走过了那一条看起来晴雨不定的铁路线,遗憾于没有放天灯,遗憾于没有走到十分的瀑布,遗憾于没有在汤婆婆的汤屋放松一下,于是,这些也就都成了我与之再会的理由。

那么,我们约好,下一次,我们逛遍整个山城,将遗憾全部用实现填满。

所以,这也便是九份,每一次记起时,总会在脑海里留下最美和最丰富的想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