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岭南大学的前世今生

 朗诵史研究 2014-07-09
 第三节  岭南农科大学改称私立岭南大学农学院
一、农科大学改称农学院1927年8月1日,岭南大学收回教育权自办。此时,早于1921年设立的岭南农大改称为岭南大学农学院。行政直辖于岭南大学校长,学院院长由校长聘任,系主任由院长荐请校长聘任。院务会议由院长、各学系主任及教授副教授代表组成,院长为主席。
    管理机构分设教务、研究、推广、经营4部及3个学系,1934年增至5个学系。校内有农事试验场,由院长兼任场长;校外设有分场。
    农学院的建设,有继承也有发展,管理体制比较完善,形成了一定规模,一贯实行教学科研与普及推广同步发展的办学宗旨,务求达到振兴农业和农业教育、培养实用人才、加惠农民的目的。
    二、教学管理
    本科学制4年,实行学分制。入学考试分春秋两次进行。考生录取与否,并不以该生若干科若干分数的机械方法决断,而是由学校招生委员会根据该生考试全盘成绩,及其在原校成绩的高低评定。大抵考试后两日即可书面发表。凡被录取者,学校还向其原校查询该生操行及学业成绩,如认为不满意者,仍然不准入学。坚持严格选拔条件,保证学生质量,新生入学第一学期所修科目不能超过18学分。学生如无特许不选读必修科者则扣学分。男生未经军事训练两年(中学在内)者则需补军训。
    毕业及学位。学生在校学习,读满4年,修完学分,成绩达到学校规定的及格标准,毕业论文评定及格,男生经习军事训练及格,女生体育及格,方准毕业授予学位。农学院规定毕业学分及绩点的最低限度141学分和141绩点,授予农学士学位。
    奖学金。学校为奖励学习优秀学生和补助家境清寒的优秀学生,设奖学金,全校每学期可发给70多名学生,金额合计1.4万元,达到在校大学生人数的1/6。若学生成绩不佳,于第二学期停止资助。
    1929年起,学校捐助的特别奖学金——校董奖学金,以鼓励入学试成绩最优秀的学生,每年银元250元。同时,学校与培正、培英、培道、真光、宕光5所中学商定,各校每年可推荐品学最优的毕业生1名,申请奖学金,每年150元。此外,为补助家境清寒、品学兼优的学生,专设农科补助奖学金,每人每年400元。
  三、系科设置
  (一)本科。1927年设有田艺、园艺和畜牧3系。1929年撤销蚕丝学院改为农学院蚕丝学系。及至1934年,农学院扩充设有5系,即农艺学系、蚕丝学系、畜牧学系、园艺学系和植物病理学系。这一时期正是学校进入发展的阶段,系科增多,学生增加,教学设备齐全,改善了办学条件,师资队伍加强,学科力量雄厚,办学步人正规,为农学院的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二)农事职业科。该科是农学院附设的高中农科学校,1932年改为农事职业科,学制3年,招收初中毕业生或有同等学历、年龄在18岁以上者,凡在岭南大学各附属中学初中毕业者,免试入学,以培养中等农业人才为目的,毕业后可担任农业推广员、农业技术员、初级农业学校教员等。
  四、师资队伍
  1921年,初办农科大学时,学生少,教师只有10人,助理员11人。有的课程聘请文理科大学教授兼授。1927年,教师队伍开始扩大,增至19人,其中13人留学美国,有博士4人、硕士5人、学士4人。教授就有张焯坤、傅保光、杜树材、简啻奋、莫古黎、冯锐、贺辅民、邵尧年、苏弥高、陈辑五、格礼、梁敬敦、赵恩赐及蚕桑学教授美国人考活。这些骨干教师,治学严谨,理论联系实际,深入实践,服务岭南,不仅在学科建设中起带头作用,而且在农学院建设与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致使岭南大学农学院在国内外享有声誉。
  五、学生状况
  1921年,岭南农大的在校本科学生仅有18人,预科生18人,专修科生14人。1927年至1930年,农科学生每年在校生维持在20人左右,从1931年起逐年有所增多,与工学院接近,但较文理学院和商学院相差颇多。主要原因在于受学农务农观念上与认识上的影响。据不完全统计,农科毕业生人数,1921年至1936年的16年间为,72人。其中有3年只有1名毕业生,另3年仅有2名。1920年至1934年,培养9届农业专修科毕业生196人,另有短期培训班未作统计。这一时期的农科毕业生虽然很少,但是在社会服务中起了推广农业新技术的作用;有些初期毕业生出国深造,学成归国,已返回母校任教,讲授新学科。
  六、试验研究和推广
  自农科创办伊始,一贯注重实验的办学特点,教学与科研同步发展。早年校内农场不大,只能供学生实习之用。岭南农大成立后,奉准广东省政府批准购得千亩岗田荒山地,其中800亩用作农场,校内设立试验总场。校外在中山县那州领得土地6 000多亩,设立中山分场;在潮安县领得2万多亩,设立潮汕柑橘试验场。
    (一)农艺研究。从国计民生着眼,以水稻选种与品种试验和甘蔗试验为首要。经多年重复试验,育成产量高的“改良东莞白”。从檀香山、爪哇、菲律宾引进甘蔗优良品种数十种,试验成绩良好。学校制作的糖酱、番茄汁和糖姜等罐头,很受欢迎,销路好。
    (二)园艺研究。多年来搜集中外蔬菜品种200多种,获得适合当地栽植品种;花卉搜集有香豆花、翠菊、美国玫瑰菊花等500种;果树引进了柑橘、荔枝、龙眼、芭蕉、桃、梅、榄、美国胡桃、鳄果、暹罗蕉和笋竹等亚热带果树300多种。引进的檀香山木瓜,转育成最受欢迎的岭南木瓜,广泛推广。    ...  一.。
    (三)畜牧研究。开展家畜饲养、管理试验,畜种改良试验和品质试验,I司时进行畜病研究。在乳产品制造方面,设有制造场专制奶油、雪糕、乳酪等,还供应牛奶.在广州供不应求。
    (四)植物病理研究。着重调查中国南部具有重大经济价值的植物病害状、况,查明病菌生活史,提出防治方法。1933年前后,已在进行水稻菌核病、甘蔗黑穗病和柑橘黄龙病3大病害的研究,取得了一定成果。。  除上述各项研究外,特别重视引进的20多种桉树品种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已试种长大的大叶桉、细叶桉、柠檬香桉、树胶桉等6~7种,生长快,木材好,并得到了推广。
    技术推广工作方面,较为突出且贡献大者,可算蚕业、稻种与树苗。早在1917年即开始向蚕农提供免疫蚕种。为有利于开展推广工作,促进养蚕业的发展,1925年在顺德县伦教、龙山、勒流,中山县小榄,粤北乐昌县城设有蚕业推广站。此后,又相继建立了5个推广站和5个制种场,派员常驻,推销改良无毒蚕种,指荨蚕农应用新法;协助蚕农改建蚕室;调查蚕农经济状况及推广新法制丝,取得了成绩;tt改良东莞白”增产幅度高,比一般品种高20%~30%,被广东省建设厅农林局作为推广品种。
    广东省各县农林场及公路两旁所植树木,多向农学院购买。桉树和柑橘类的砧木、木瓜等不仅在广东省内得到推广,而且推广到广西各地,发展颇快。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