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关于东阳气象记述的若干思考

 龙山方志馆 2014-07-09

关于东阳气象记述的若干思考

                                                     东阳市志编辑部  陈齐金

    方志记述的基本要求是真实性、科学性、时代性。“真实”是方志的灵魂,方志记述必须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而记述只有符合科学性,才能真正保证记述的真实性。同时科学本身,又是随着时间推移、时代的发展而发展的,有些当时看来符合科学道理的记述,却被后来的人认为是粗浅的生活化话语的描述。可见,对原有志书资料的利用和理解,要把握方志记述的真实性、科学性、时代性;对方志资料新的整理和记述,更要突出真实性、科学性、时代性。

   

    1993年版《东阳市志·气象灾异》是这样记述冰雹的:

冰雹

    常伴以瞬时大风的冰雹,多在春夏之交。雹区分4条线:洪塘─→黄田畈─→大阳─→南马─→横店─→湖溪─→南江;吴宁镇沿东阳江至八达;罗山─→巍山─→佐村─→玉山;樟村─→巍山─→佐村─→玉山。另有局部小范围雹区。1955年4月13日,洪塘─→黄田畈─→南马─→横店─→湖溪线冰雹,雹大如拳,有的重逾千克。

   

    它简明记述了东阳冰雹发生的时节、常行的路线,应该是真实的。但今天从科学性的角度来看,记述就有待深化了。

   

    首先,这种全面记述的天气现象,应属于“强对流天气”现象,“下冰雹”是这种天气现象中的一种表现,上面这段文字只记述了整个天气现象中的部分现象。

   

    什么叫做“强对流天气”?“百度百科”的解释是“强对流天气指的是发生突然、天气剧烈、破坏力极大,常伴有局部强降雨、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是具有重大杀伤性的灾害性天气之一。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其生命史短暂并带有明显的突发性,约为一小时至十几小时,较短的仅有几分钟至一小时。”大约强对流天气让人影响最深刻的是冰雹,所以原《东阳市志》编者把强对流天气误归到“冰雹”类里了。

   

    另外从内容上看,1993年版《东阳市志·气象灾异》对冰雹的记述,没有很好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

   

    尽管强对流天气“发生于中小尺度天气系统,空间尺度小,一般水平范围大约在十几公里至二三百公里,有的水平范围只有几十米至十几公里”,但是,由于它的强烈性、突发性,令人难以预测,再加上东阳地区特殊的环境地形,它造成的损失仅次于台风与洪涝灾害。

   

    据东阳气象站不完全统计,从1991年到2010年这二十年间,5次台风给东阳造成约30340万元的损失;而强对流天气给东阳带来18次灾害,只拿其中的16次统计(因为1995年千祥等地因强对流天气造成691亩庄稼绝收和2006年强飑过境没有统计损失数据)就给东阳市带来14319万元的损失,应属严重的自然灾害。

   

    东阳为什么特别容易发生强对流天气呢?只要探究东阳的地形,分析内在联系,我们就可以看到,它的产生跟东阳的气象条件以及地势山形有很大关系。

   

    首先,东阳处于金衢盆地和大盘山脉、会稽山脉交界的山区半山区,山区下垫面较为复杂,近地层的热力条件与平原地区不同,容易引发强对流天气;山区和半山区的迎风坡对气流具有动力抬升作用,这一作用可触发不稳定能量释放而产生上升气流,引发强对流云系的发展,因而在同样不稳定条件下,山区和半山区的迎风坡更易产生对流,这是降雹高频区出现在东阳山区和半山区的一个重要原因。

   

    而且,东阳境内的山脉呈现“瓜”字形。大盘山脉、会稽山脉在市境东北部交结,像“瓜”字顶上一撇,后分中、南、北三条山脉由东向西延伸。中条、南条为大盘山脉的分支,北条为会稽山脉的分支。中条山穿越市境中部经市区吴宁街道南面径入义乌,和永康边界的山脉一起形成“瓜”字的竖勾点。南条山向西南延伸,与经永康入境的仙霞岭余脉相接。北条山在市境北部由东向西入义乌,成为东阳、诸暨的天然屏障。中条山、北条山之间有东阳江(俗称北江)流过,中条山、南条山之间有东阳南江流过。东阳江盆地是金衢盆地的组成部分,南江盆地与金衢盆地、永康盆地隔山接壤。东阳地形东高西低,触发西、北风气流的抬升,东阳江盆地、南江盆地都是西宽东窄,呈畚箕形向西袒露,形成峡管效应。这样,触发大气不稳定能量的积聚和爆发,较易产生强对流天气,造成灾害。

   

    3月至9月,东阳市正当春夏潮湿时期,这里往往会聚集积雨云,当强冷空气入侵时,地面冷锋前部的暖气团中(或者低压槽附近)很容易产生“飑线”,既而形成强对流天气。东阳整个地形东高西低,而气温则西高东低,所以,东阳的飑线往往始发于金衢盆地,而后沿着地势低洼的南江或东阳江旁的山脚刮向东部山区,因此一般受灾的都在沿江山脚一带,所以1993年版《东阳市志》所记的第一条路线“洪塘─→黄田畈─→大阳─→南马─→横店─→湖溪─→南江”是溯南江而上的;第二条路线是由吴宁镇溯东阳江而上至八达的;第三条、第四条就是溯东阳江主要支流白溪和渼沙溪的线路。可见,当强冷空气入侵、产生“飑线”并沿着低洼的地形的山脚往东部横扫过去时,由于东阳境内的盆地地面都由宽到窄,强对流空气就像杭州湾的潮水般越聚越多,风力越聚越强,就形成了伴有强降水、雷雨大风、冰雹龙卷风等强烈对流性灾害天气。《东阳市志》中已经记载的几条强对流线路,只要懂得强对流天气的形成规律,仔细探究、分析东阳市地形图,就能发现其端倪。

   

    从最近20年(1991~2010)《东阳年鉴》中记载的17次强对流天气中看,有8次是发生在防军、千祥、徐宅一带的;细查历史上“大风、雹灾”,发生在防军、千祥一带的也不在少数。令人疑窦丛生的是,1993年版《东阳市志》为什么会疏漏这么一条重要的路线呢?

   

    分析东阳南乡地形就会发现,南江从湖溪镇开始就一直由东北向西南方向流淌,到南马附近,经过几个急转弯,几乎形成直角,直向西北方向奔去,穿过狭窄的“金鸡弄”,流向画水盆地,再流入义乌境内。而强对流恰巧相反,是沿着低洼地形溯江而上,钻过狭窄的“金鸡弄”的时候,因受狭管效应,促发强对流系统突然加强,(当地的村民把它称作回娘家探亲的“断尾龙”就很能说明问题),一直冲向南马。所以南马附近也很容易形成龙卷风。2011年8月21日,龙卷风就袭击了离南马五公里的下徐村,将胸径30多厘米的大树拦腰折断,把放在家门口的打稻机卷出十米开外。

   

    但是,更多的时候是继续表现为强对流天气。如果强偏北气流,撞到东阳境内南条山脉,就转了90°的弯,沿着南江,向横店、湖溪方向挺进,走了《东阳市志》记载的第一条路线;如果强对流系统很强,到了南马还是一直向前冲,越过较为平坦的地面,到防军后沿着南江的最大支流——柽溪,在西宽东窄的千祥盆地再度聚集力量,一直冲向马宅乃至徐宅了。

   

    可见,冲向防军、千祥、徐宅的强对流往往是比较强悍的,带来的损失也往往是巨大的,除去没有统计数据的两次,这条线路在六次强对流天气中就损失5千万元左右,占全市有统计数字14319万元的三分之一强。对这条路线的强对流预报、预防,切不可掉以轻心!

   

    方志记述的真实性,还受到时代性的制约。东阳历史上曾产生过宋宝祐《东阳县志》、元至治《东阳县志》、明成化《东阳县志》、明隆庆《东阳县志》、明隆庆《东阳县志·万历补刊》、清康熙《新修东阳县志》、清道光《东阳县志》和民国未成书的《东阳县志稿》,基本上都是由当时的文化大家纂写。现在留存的明隆庆《东阳县志》、清康熙《东阳县志》、清道光《东阳县志》和民国未成书的《东阳县志稿》,都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文化财富,那么,我们重修《东阳市志》时为什么又要重新整理这些相关的材料呢?因为任何志书都受到时代的制约,即当时的政治背景、科技水平的局限,所以,原有志书的资料,已经不能为现时东阳百姓提供直接的服务了。

   

    方志记载的“奇异现象”,就受到了时代的局限。如1993年版《东阳市志·灾异》中有关 “奇异现象”的一些记述——“妯娌各生鱼蛇、猕猴”“猪生一仔,脑突一角”“李树结桃果”“雄鸡产卵”“产三足鸡一只”等等,直接抄录旧志,就显得编者缺乏分析了。以现代科技的眼光看来,这些现象大部分属于基因变异,类同当今的“梨苹果”“桃形李”“变性人”,已经没有照抄的必要了。

   

    时代性是真实性的保证,所以我们对原有志书资料的利用和理解,要将它放到当时的政治背景中,探究当时的科技水平,采用历史唯物主义的态度正确看待并利用原有资料,不得照搬照抄。而新修方志,更应站在时代的前沿,利用新的科技手段,不拘囿于旧有的资料,才能更好地突出真实性、科学性、时代性。

   

    那么,气象方面应该特别关注哪些“时代性”的内容?东阳气象的发展和趋势如何?这里有两个数据可供参考。

   

    1985年由东阳县农业区划办公室气候专业组编写的《浙江省东阳县农业气候资源和农业气候区划》以及1993年版的《东阳市志》,记述的“气温分布”都是“海拔150米以下的西部河谷平原年均气温16.8-17.4℃。海拔150-400米的中部低山丘陵年均气温15.8-16.7℃。海拔400米以上的东部山区年均气温13.9-15.7℃”。全市的平均温度大约为16.52℃。

   

    但是,2011年出版的《东阳统计年鉴》记载,从2002年到2010年,连续9年平均气温都在18℃以上,2007年竟高达19.1℃,9年平均气温达18.48℃,比1993年版《东阳市志》记载提供的平均温度16.52℃高出近2℃。我们怎能不加以关注?

   

    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现象,就是近十年东阳地区梅雨季节雨量减少。因为东阳市地处长江中下游,初夏时间,由于东亚大气环流经常在上空停留,会出现一段持续时间较长的阴沉多雨天气。此时,器物易霉,故亦称“霉雨”,简称“霉”;又值江南梅子黄熟之时,故亦称“梅雨”或“黄梅雨”。

   

    通常梅雨季节在6月中旬开始,7月中旬结束,也就是出现在“芒种”和“夏至”两个节气内,梅雨期长约20至30天,东阳的常年梅雨量是270毫米左右。“短梅”和“空梅”也会偶尔出现,历史上平均为十年中发生l至2次。按照惯例,“短梅”和“空梅”常常引发伏旱,有些年份还可以造成大旱灾。但是从2001年至2009年,只有2008年梅雨基本正常,其它8年都是“短梅”或“空梅”,那么连续八年的“短梅”和“空梅”会使东阳地区的环境气象发生怎样的变化,会给东阳人民带来“福”还是“祸”呢?值得我们特别是气象工作者关注。

   

    要想写出内容真实的方志,哪怕是其中的一个条目,也必须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作指导,搜集详实的材料;去伪存真,找准前因后果,真实地反映事物的本质及其内在规律;并且关心时代的变化,充分运用科学的测绘技术、摄影技术、录音录像技术以及电脑制作和光盘等现代技术手段,方能写出新时代高质量的方志来。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