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新生儿过敏防治 从妈妈抓起 【转藏】

 知易无大过 2014-07-09

                           新生儿过敏防治 从妈妈抓起

 过敏,世卫组织列出的21世纪流行病。过去的十几年中,儿童过敏性疾病的发生率急剧上升。儿童常见的过敏症状有:食物过敏引起的胃肠道症状、过敏性哮喘和鼻炎,其中湿疹是婴儿期最常见的过敏性疾病。

 资料表明,新生儿期发生过敏性疾病的人群,成人后过敏性哮喘和鼻炎等发病率非常高。预防过敏性疾病的发生,尤其是新生儿的防治具有重要的意义。宝宝肠道内益生菌数量越多,发生过敏的几率就越小。

 一项159名孕妇及婴儿参加的研究结果显示,若孕妇及新生儿食用益生菌,待婴儿到两岁时,发生过敏的风险会降低50%。益生菌有确切的过敏预防作用,而且其免疫保护作用可以通过妈妈直接带给胎儿。

 结果显示:安慰剂组儿童2年内湿疹的发病率为46.3%,益生菌组为26.4%。实验组孕妇所生新生儿湿疹发病率明显低于对照组,两组发病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说明孕期应用益生菌对新生儿湿疹有明显预防作用。

 为什么益生菌有预防过敏作用呢?宝宝初生时,免疫系统发育不成熟,像一座还没有修好的城墙,还不能很好地发挥抵御作用,相对容易发生感染和过敏,而益生菌可以帮助训练宝宝的免疫系统,加快它的成熟,使它坚固起来,从而预防过敏的发 生。

 益生菌主要从三种途径抵御过敏:一、促进SIGA分泌。结合病原体或致敏原,以防粘附到细胞表面,增强肠免疫屏障功能,清除病原体和致敏原;二、降低肠道通透性,增强肠道免疫功能。隔离大分子的过敏原,杀灭外来过敏性物质,避免过敏性疾病发生;三、平衡TH1/TH2的免疫应答。

 免疫学认为,变态反应性疾病的发生是由于TH1细胞及TH2细胞的失衡所致,大量的IgE通过胎盘进入胎儿体内,引发机体出现变态反应。当孕妇体内的TH1细胞及TH2细胞保持平衡,就可以避免大量的IgE进入胎儿体内。另有研究发现,乳酸菌能刺激白细胞介素12IL12)的产生,进而改善TH1TH2的平衡,从而具有预防或和治疗变态反应性疾病的潜能。 而众所周知,乳酸菌含有大量的益生菌。 虽然益生菌对免疫调节的作用机制还不清楚,但研究显示,CD14可能是其预防变态性疾病的潜在靶位。益生菌通过对母体的影响,降低了新生儿体内变态反性疾病的发生。

 目前,益生菌已经被逐渐添加到婴儿的食物中(奶粉),然而并不是添加了益生菌的婴儿食物,就一定可以发挥过敏预防作用,这与所添加的益生菌的数量、质量、剂型、定植部位密切相关。普通的有益菌即使宝宝吃了,也不能到达宝宝的肠道并定植存活,起不到健康促进作用。只有采用特殊技术培养、生产,并添加足够数量与种类的活性益生菌(如长双歧杆菌、 嗜酸乳杆菌、粪链球菌)的婴儿配方,才能确保有足够数量的益生菌在肠道内存活,发挥预防过敏的作用。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