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波罗申科团队:国家的管理者?

 aaron.lee217 2014-07-09

6月7日,乌克兰总统彼得·波罗申科在首都宣誓就职;仅数天后,一架向卢甘斯克(Luhansk)运送乌克兰士兵的军用飞机就被反政府武装击落,在全国掀起轩然大波。这起悲剧突显了波罗申科及整个国家所面临的挑战:东部若不增兵,基辅和全国的改革就无法展开。但加派军力会进一步刺激顿巴斯(Donbas)和卢甘斯克,拖长对抗时间,与莫斯科再结新怨。

 波罗申科和乌克兰面临的任务十分艰巨,完成这些任务亟需和平的环境。这些繁多而艰巨的任务包括:赢得东部战争、改革安全部门、与俄罗斯达成天然气协议、与克里米亚达成新的临时协定、重组和改革经济等。西方国家既没有政治意愿、也没有财政资源来帮助乌克兰应对这些挑战。与此同时,乌克兰即将失去对俄贸易依存中所获得的隐性收益。迄今为止,由于从“乌克兰联盟”中找到了新的民族自豪感,国内改革的支持力量看似坚如磐石;可一旦乌克兰人不得不面对改革带来的痛苦时,这些力量就将消散。所有这些因素都在催促波罗申科总统迅速采取行动,但当每个人都在希望他创造奇迹时,约束他的仍是乌克兰的残酷现实。

从波罗申科担任总统后的第一个人事任命中可看出,他的团队还没有做好准备。他最亲密的同事是其过去经商时久经考验的企业经理。乌克兰的确需要能干的管理者,而不是白俄罗斯风格的“国父”。办公室主任由鲍里斯·洛日金(Boris Lozhkin)担任,他曾是白手起家的乌克兰媒体大亨,据传一年前被迫将传媒集团出售给负责打理亚努科维奇家族企业的谢尔盖·库尔琴科(Serhiy Kurchenko)。洛日金以前并无从政经验,但与各位寡头执政者保持着良好关系。乌克兰亲欧盟示威已提出各种担心,如针对洛日金与俄罗斯的关系,以及国家事务管理局新任局长塞尔海·别列津科(Serhi Berezenko)——他此前曾担任颇受争议的基辅前市长切尔诺夫特斯基(Chernovetskiy)的顾问。但是,波罗申科的首要任务是召集自己人,组阁总统团队。他需要忠诚的管理者,而非强势的政治人物,以避免另一个“幕后操纵者”的出现——如亚努科维奇的前办公室主任谢尔盖·里奥沃克钦(Serhiy Lyovochkin)。

波罗申科新任期内的下一个动作就是制定外交和国防政策。在就职演说中,他提出要建设强大的亲欧关系。6月27日,乌克兰将与欧盟签署期待已久的《合作协议》。波罗申科的外交政策团队成员包括瓦列里·恰利(Valeri Chaliy),他曾担任副外长和拉祖姆科夫中心的副主任;代理外长安德里·德谢茨亚(Andrii Deshchytsia)曾在俄罗斯驻基辅大使馆周围发生动乱时发出不当的外交指令,因此可能会被派往一个重要的西方国家首都担任乌克兰大使。人们大都认为帕夫洛·克里姆金(Pavlo Klimkin)会成为新任外长。克里姆金是俄罗斯库尔斯克人,曾作为外交部欧盟部门的负责人担任与欧盟谈判的首席代表,后又担任副外长。同俄罗斯谈判贸易协定与执行与欧盟的协议同等重要。尽管最新的贸易数据显示,越来越多的乌克兰产品都销往了欧盟——就连顿涅茨克和卢甘斯克也不例外,但俄罗斯对于一些关键行业尤其是国防工业来说仍不可或缺。

作为乌克兰新任掌舵人,波罗申科在国防事务上的立场更加模棱两可。国家安全兼国防委员会负责人舍甫琴科·帕鲁比(Andriy Parubiy)和代理内政部长阿瓦科夫(Avakov)都是迈丹老兵,拥有独立的政治立场。帕鲁比曾一度想在迈丹自卫力量的基础上组建新的政党,在基辅拥有强硬的政治立场。阿瓦科夫的表现受到了广泛批评。波罗申科因卢甘斯克飞机事件解雇了军队的参谋长。但若不抛弃自亚努科维奇叛逃乌克兰以来、防守姿态下的“装腔作势”,东部武装叛乱仍会是一枚定时炸弹。因此,迄今为止,对顿巴斯只能采取军事方案。

乌克兰的执政决策制定起来难,驾驭起来更难。尽管波罗申科表示要提前举行议会选举,但自2004年宪法恢复后,他已经无法自行决定,还需要说服国会。这次选举很有必要,将能为乌克兰摇摇欲坠的政治机制注入新鲜血液;但乌克兰东部的伤亡人数越来越多,再加上缺乏强有力的政党,这些都有可能使在总统选举中排名第三的奥列格·利亚什科(Oleh Lyashko)等民粹主义者重新抬头。若出现这种变故,乌克兰的新班子必将面临更加严峻的挑战。

受命于危难时刻的总统自然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并被寄予厚望。为推动乌克兰前进,总统及其团队必须抛开自己的野心,寻求议会和政府双方的支持;但就其目前的组成来看,波罗申科很难做到这点。若不组建新政府和新议会,波罗申科就无法带领乌克兰走出危机。眼下,乌克兰必须团结一心,而不仅限于对俄罗斯巧言争辩。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