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戴维斯双击或双杀理论(一)

 江苏常熟老李 2014-07-11

     阿笨按:投资中的戴维斯“双杀”与“双击”仁箭师傅在其博客中对威达估值时谈及,但并未详解,甚憾。今整理如下,以供大家讨论学习之用。

     第一篇

     在笔者看来,当沪指从6100点左右跌到1600点左右时,市场已经出现了不少“双击”的机会。2011年,这类机会可能会不少,你准备好了吗?

     所谓戴维斯“双杀/双击”是美国戴维斯家族的投资哲学。戴维斯家族祖孙三代在华尔街成功投资50年,其辉煌战绩足以与沃伦·巴菲特、彼得·林奇等投资大师相提并论。

     1947年,38岁的谢尔比·科勒姆·戴维斯辞去在纽约州财政部保险司的职务,拿妻子的5万美元开始了职业投资。1950年前后,他将10万美元全部投资于保险股组合。在他1994年去世时,这些投资已变成了近9亿美元。

     老戴维斯的儿子谢尔比·M·C·戴维斯被认为是华尔街的神话。他从20世纪60年代的高投机行情下起家,在20世纪70年代的动荡中独善其身。他管理的基金在28年中有着22年战胜市场的记录。

    老戴维斯的孙子安德鲁和克里斯在20世纪80年代后期接手“戴维斯王朝”,并继续创造出超人的回报。

    戴维斯家族的投资哲学被称为投资行业的“奇葩”,注定要名留青史。戴维斯“双杀”与“双击”效应主要体现了企业成长变化与市场不理性预期对股价波动的双重影响。比如,在熊市中,投资者所面对的往往是估值下滑和上市公司业绩增长放缓的双重压力;在牛市时,则可能获得估值上升、上市公司业绩快速增长所带来的双重收益。

     戴维斯的策略很简单,即以低市盈率(低于10倍PE)买入成长性潜力股(每年增长10%~15%),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尽享EPS(每股收益)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例如,老戴维斯1950年买入保险股时PE只有4倍,10年后保险股的PE已达到15倍至20倍。也就是说,当每股收益为1美元时,戴维斯以4美元的价格买入,当每股收益为8美元时,一大批追随者猛扑过来,用“8×18美元”的价格买入。由此,戴维斯不仅本金增长了36倍,而且在10年等待过程中还获得了可观的股息收入。

    事实上,大师们的股票投资理论和策略经过不断进化后,最终都走向了殊途同归。戴维斯“双击”实际上就是格雷厄姆的安全边际理论、费雪的成长股理论、芒格的绩优股理论等三者的综合,即等待“好的时机”以“好的价格”买入“好的股票”,实现完美一击,然后耐心持有,坐收上市公司和“市场先生”的双重馈赠。

   回过头来看,股神巴菲特的股票投资策略其实就是典型的戴维斯“双击”。

   远的不说,单说中国股民耳熟能详的中国石油。巴菲特购入中国石油H股的均价为每股1.68港元,动态PE是3.4倍,动态PB(市净率)是0.72倍,分红收益率高达15%(是当时国内5年期存款利率的5.38倍)。而且,当时国际原油价格处于低位,巴菲特非常乐观,中国石油不仅经营稳定、盈利能力强,而且分红政策稳定。随着经济升温,股市走强,国际油价攀升,中国石油成长为“亚洲最赚钱的公司”,受到众人追捧。巴菲特卖出的均价是13.4元港币,平均PE是18倍,平均PB是3.6倍,不仅股票市值增长了近10倍,而且获得了巨大的分红收益。可以说,巴菲特的投资是完美的戴维斯“双击”。

    反观国内股民对中国石油A股的投资:在原油价格处于高位时,以16.7元人民币在一级市场抽签申购,PE是22.4倍,市净率是5倍;二级市场开盘炒到48.6元,对应PE为64倍,PB为14.8倍,何等的疯狂?在此之后的中国神华、中国船舶、中国远洋的上市和炒作,就更是一出出荒唐的“闹剧”了。要知道,戴维斯“双杀”——企业业绩下滑(EPS下降)、股市进入熊市(投资预期变坏,PE下降)所带来的“双重杀伤力”也是惊人的。例如,EPS从2元降到1元,PE从60倍降到10倍,股价可以跌到原先的十二分之一。

    再看看代表中国进行海外投资“国家队”、“国企队”、“机构队”——中投、中铝、中钢、中国平安、QFII等,无一不是遭遇戴维斯“双杀”,损失何其惨烈?这些决策者连最基本的投资常识和宏观、行业周期理论都没搞懂,就动辄决定上百亿的投资,风险何其大也!

    2007年,国内某券商也以“再现戴维斯王朝”为题,大力推荐中国人寿、中国平安两只保险股。可惜的是,研究人员只看到戴维斯因长期持有保险股而致富,却并没有真正把戴维斯“双击”用对地方。

    我也常常在思考:为什么这些专业人士在关键时刻总是会显得不“专业”?或许是“人在江湖,身不由己”——既要迎合市场、客户,又要考虑业绩、排名、奖金、公司利益;或许是“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离市场太近,难免因市场波动、群体互相影响而受到干扰。更不要说还可能有道德风险了。

    总之,这些分析人员常常会先把“飞镖”插上,再在周围画上“靶子”,以证明自己的判断多么英明、准确(巴菲特语)。

     股市暴跌后,有私募基金经理发狠说:“从今往后,没有15年投资经验的人说话我一概不听。”其实,据我的观察,只有那些具有50年经验的投资大师们说话才更可信。就拿此次金融风暴来说,许多有15年成功经历的华尔街“明星”遭遇滑铁卢。

    据《华尔街日报》报道,米勒的朋友、DavisFunds基金经理克里斯托弗·戴维斯回忆说,曾在20世纪90年代初同米勒讨论过他的投资策略。当时他告诉米勒:我的一个目标是正确的次数超过犯错的次数。米勒回击说,这样很愚蠢,真正有意义的是你正确的时候能赚多少。如果你10次错了9次,股票变得一钱不值,但只要第十次上涨了20倍,你就够了。

    戴维斯说,我可做不到这一点。

    第二篇:

    在市场投资中,价格的波动与投资人的预期关联程度基本可达到70%-80%。而不断抬高的预期配合不断抬高的PE定位水平,决定了价格与投资人预期之间的非线性关联关系。以前这个现象被称作市场的不理性行为,更准确地说应该是市场的理性短期预期导致的自发波动。也可以称作“戴维斯双击效应”。 
    双击策略其实很简单:以低市盈率买入潜力股票,待成长潜力显现后,以高市盈率卖出,这样可以尽享EPS和PE同时增长的倍乘效益。双击并非戴公独创,事实上很多投资家都有类似策略,但是戴公却神乎其技,凭此名满天下。双击和巴老“永恒价值”相比,显然世俗化了很多,但是对于新兴市场的投资者,或许双击更实用一些。双击把买入价格放在企业质量之前,强调低市盈率,其实暗含了很多安全边际的保护。对PE提高的期待使得不会轻易陷入“雪茄烟蒂”的陷阱。卖出策略提醒投资毕竟不是婚姻,再长的持股期也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最终还是要离场。
    戴维斯坚持的操作很简单,以10PE买入每年增长10-15%的公司,五年后市场会给这公司更高的预期,便会以13甚至15PE买入,此时戴维斯卖出,其获利率是相当可观的。相反,很多人以30PE买入期望每年增长30%以上的所谓成长股,六年后的获利率只有前者的一半不到。因为在成熟的经济体,期望一个公司每年保持30%以上的净利润增长率,以摊薄其PE水平的难度是很大的。

   EPS:1   1.2   1.4    1.6   1.8   2.5   3.5    5

10倍PE:10   12   14     16    18 (此时的价格很可能在12元) --转折
20倍PE:                              50    70   100

    此时股价即由12升到50元--100元,获利4倍--8倍,而净利润只是转折性地由10%/年增长到40% ,同时双击中的PE变成了20,可以看出,戴氏双击的高获利度在于其PE的大幅提高,而净利润的拐点大幅增长即是催化剂!

   戴维斯双杀与双击策略相反,为从双高到双低的负循环过程。

   在我看来,戴氏双击或双杀,其实也是价值投资的一种操作方式,虽然不同于巴股神。

    巴氏价值投资的核心是毛利率及其带来的企业价值增长。我称之为纯粹价值投资或非市场型价值投资。

   戴氏方法的核心是市场预期及其带来的投资者对公司估值接受度的变化。我称之为市场型价值投资。

    两者最大区别,一个远离市场,一个依托市场。

     我认为,对于中国市场来说,考虑到优质上市公司的缺乏、政策市的特点以及整个市场的投资风格等因素,戴氏双击比巴老的投资方式更适合中国市场。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