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杉洋蝉林祠

 yushine 2014-07-11

一、建筑名称:蝉林祠

二、建筑创建:

  唐天宝十四年(西元755年),余氏始迁祖余焕于自福建建阳南迁古田杉洋。
  宋景德四年(西元1007年),余焕第五代孙余褐创建余氏宗祠。
  宋宣和年间,余褐第六代孙余深上奏宋徽宗,宋徽宗御笔亲书赐“檀越主尚书堂”华带匾悬挂禅林祠正厅,
  南宋光宗绍熙元年(西元1190年)三月,杉洋余氏十三世孙余复中“龙飞”榜状元。
  宋景炎三年(西元1278年,元至元十五年)遭兵燹,毁其部分。后由余氏各省共二十多个市县的后裔集资重修。明正统二年(西元1437年)再次重修。
  清嘉庆十八年(西元1813年)改名蝉林祠,取蝉林科甲之意。清咸丰二年(公元1852年)又由杉洋余氏后裔发起重修,至同治五年(公元1866年)竣工。

三、建筑衍变:

  1982年以来虽经多次修缮,但因财力不足,祠内仍显残破。
  1986年,蝉林祠公布为古田县首批文物保护单位。
  2007年12月16日杉洋余氏家族举行仪式庆祝杉洋余氏蝉林祠建祠1000周年
  2009年杉洋余氏家族由余兰山牵头引进外资全面修缮该祠,重建蝉林祠文物馆等。
  
四、建筑形态:

  蝉林祠位于古田县杉洋镇西北3公里的狮岩山麓。该祠坐北向南,木构建筑,占地1321.80平方米。中轴线上依次为大门,华表门亭、下游廊、前天井、中在厅、后天井、祖祠厅。
  祠前为百余平方米的旗杆坪,左右竖立着数十副历代科名旗杆石碣。
  祠门两旁对联为:“狮嶂钟灵持厚,蝉林流泽孔长”。
  大门内有华表门亭,门上有如意斗拱,层层出挑以承托屋檐,中间挂一竖匾“状元及第”,坊亭匾额为“蝉林祠文物馆”,文物馆共有馆藏文物300多件。
  正殿面阔五间,进深三间,穿斗抬梁混合式木构架,双坡顶,风火墙。内有楷书:“檀樾主尚书堂”六字大匾牌。横梁上悬挂有状元及第、文魁、武魁、进士等古牌匾20多块。厅内柱上分别保留有古代楹联趣对24副,整体建筑保存完好。

 

蝉林祠蝉林祠
蝉林祠 来自宁德网蝉林祠 来自宁德网

旗杆坪 来自余氏蝉林祠的BLOG旗杆坪 来自余氏蝉林祠的BLOG

华表门 来自余氏蝉林祠的BLOG华表门 来自余氏蝉林祠的BLOG


五、相关资料

1、余复
  余复,福建宁德人,字子叔。生于宋高宗绍兴二十二年(西元1152年),卒年不详。余复精于《周官》,学识渊博。绍熙元年(西元1190年)中状元。先出任洪州(今江西南昌)佥判,不久因政绩优异调任诰封宣义郎佥书镇南军节度,判官厅公事替王孝恭到任成资阙。庆元元年(西元1195年),宁宗赵扩即位,余复升调入史馆,兼实录检讨。不久,余复上奏朝廷辞官回到了宁德故里,逝世后葬于九都明坑余家山。
  余复著有《礼经类说》、《左氏纂类》及《祭礼》十四卷,《风集渚》、《余状元集》等,然多不传世。现存清乾隆李拔纂修的《福宁府志》载有余复中状元之时的两篇谢表。清乾隆版《宁德县志》刊载余复所作的一些诗,大多颂咏宁德风光秀色及本邑寺观等。

2、宋光宗《御赐余复登第诗》:
临轩策士岂徒然,嗣守不基务得贤。尔吐忠言摅素蕴,我縻好爵副详延。
爱民忧国毋终怠,厚泽深仁赖广宣。赐宴琼林修故事,朕心期待见诗篇。

余复《和御赐登第诗》:
风虎云龙岂偶然,信知盛世士多贤。虞庠教育蒙深泽,汉殿咨询愧首延。
释褐遽沾琼宴宠,赐诗齐听玉音宣。爱君忧国平生志,敢负周王宴乐篇。

3、余复《题燕文贵秋山萧寺图》
浔阳江山山如绣,挟策追游忆往年。柿叶霜黄秋满壑,芙蓉波冷月临川。
钓舟个个来沙曲,梵宇层层倚树颠。白发田园归计晚,断肠西望夕晖边。
——钟陵余复“复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