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古始祖朱姓同中华民族其他姓氏一样。都源自一个共同始祖——黄帝。黄帝本姓公孙,后以出生地姬水为姓,改姓姬,名轩辕,号有熊氏。黄帝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7世纪,传说在位100年,享年111岁,葬于桥山,即今陕西省黄陵县北桥山的黄帝陵。黄帝娶四妻,生25子,其中正妃嫘祖生二子:昌意,玄器。昌意 黄帝的长子。昌意被派到西南若水流域做诸侯,娶当地蜀山酋长之女景仆为妻生子颛顼。韩流 <</SPAN>山海经.海内经>记载颛顼之父为韩流. 颛顼 号高阳,又号穷桑氏。颛顼与黄帝一样也是一个大圣大贤之人。20岁时便继承少昊帝位成为东夷集团首领,建都穷桑。后率部落西迁中原,并与共工部落大战,打得“天柱折,地维绝”,终于将共工氏赶到南方。夺得中原部落首领地位,颛顼于公元前2514年登帝位,执政78年,享年98岁,葬在东郡濮阳顿丘城南广阳里(今河南内黄县梁庄),传位20代,一统350年。被尊为中国上古五帝之一,又被尊为五方之神中的北方之神,称之为北帝。北帝颛顼娶邹屠氏.腾隍氏二妻,其中腾隍氏女禄,生二子:称,禺。姬称 字伯福,生子老童。 老童 又称卷章,老童娶根水氏女骄福,生二子:重黎和吴回。吴回 老童之次子,因袭任其兄重黎火正祝融一职,也被称为祝融氏,帝喾派吴回率氏族南下与共公作战,打败了共工氏的判乱,后来吴回葬在南方衡山之阳的祝融峰。祝融吴回的子孙大都北返中原,形成历史上著名的“祝融八氏”。陆终 吴回之子。陆终娶妻女嬇(溃),来自一个叫作鬼方氏的西南部氏族。生六子:樊 .惠莲 .錢(代竹字頭) .莱言 .安 .季连。后来都封疆立国开姓,其中樊封昆吾,己姓;惠连封参胡,董姓;錢封大彭,彭姓;莱言封郐,妘姓;安封曹,曹姓;季连封楚,芈(mi)姓;这六姓再加从彭姓分出的秃姓和从曹姓分出的斟姓,合称“祝融八姓”。朱氏便源出其中的曹姓。晏安 又名安,也作安斟。为舜帝之臣,后因功被舜帝封于曹地,建立曹国,赐姓曹。舜帝约公元前2255年(丙戌)至公元前2206年(癸酉)在位,则曹姓大约形成于公元前23世纪晚期。晏安传世(10均连。11 彩白。12 季札。13 武辛。14 主廷。15本立。16伯虎。17 安期。18 伉。19 固陵。20正中。21乙凯。22 九阳。23华阴。24仲彰。25 少征。26 成均。27凤翗。28 天麟。29 虎。30 彬。31 疏。32 择。33秉义。34奕。)至35世曹侠即邾侠。 邾国沧桑;朱姓的主体源于邾国。权威的氏学经典和绝大多数谱牒家乘都认为邾侠为今日朱姓的大始祖。公元前11世纪,周武王封曹侠于邾。曹侠为古曹国后裔,因封于邾,遂以封国为氏又叫邾侠。邾侠开国后传非--成--车辅--将新--訾父--夷父。此时邾国已由建国初仅30里大的弹丸小邦,发展到“有赋六百乘”,势力仅次于齐鲁的东方中等国家。 邾颜,又名伯颜,字夷父,谥武公,史称邾武公或夷父颜,为邾侠的第七世孙。公元前807年邾武公的外孙伯御在鲁国发动政变,得到夷父支持,杀了鲁懿公,夺得鲁国君位,但邾武公由此得罪了周王室,因为鲁懿公为周天子所立。鲁国大臣鲍广父与梁买子带着鲁懿公之弟孝公跑到周宣王那里告状,请求王室出面。公元前796年,周宣王出兵讨伐邾国鲁国,并大获全胜,邾鲁两国君主易人,鲁孝公取代了伯御,而邾叔术(邾武公之弟)取代了夷父。 当年,邾武公夷父伯颜取盈氏生两子,长子夏父,次子友。邾友名肥,字友,又字友父,据文献记载,当年邾颜有功于周王室,于是周宣王封邾武公的次子友到郳(今山东腾县境内),建立另一个附庸小邦,史称小邾国。小邾国虽以邾友开国,但奉邾颜为始祖。据载邾友生二子,后分为两支:长子继位小邾国君;次子朱爽为鲁国下大夫。邾爽后裔,以祖父邾颜之名为氏,改邾为颜,此即后世中国颜氏的由来。小邾国自邾友起共传世十四代,大约延续到战国中期。邾友之孙为邾犁来;邾犁来之孙为小邾穆公;小邾穆公之孙为小邾惠公。《续文献通考》“小邾传国十四,去邑为朱”。因此,今日曹姓朱氏中,应有一部分为小邾国邾友的后裔。 公元前796年,周宣王命邾叔术为邾国国君,但叔术即位后,却不盲从周室,仍能以邾族利益为重。不久他便率族人为国君即乃兄邾颜报仇,诛杀了鲁国的鲍广父和梁买子。并于公元前781年,乘周宣王去世之机,一改周天子成命,把邾国君位拱手让还给前国君邾武公之子夏父,此即邾国历史上著名的叔术让国善举。夏父继任邾君后,传子杲,杲传子克。邾仪父,名克,谥安公,是邾国历史上一位承前启后的人物。公元前681年齐桓公称霸,邾国是积极拥护者,史称“齐桓称霸,仪父附从”,邾国也正式被周天子封为子爵国,在列国诸侯中占有一席之地。公元前678年,仪父克卒;其子琐继位,即邾宪公,在位12年,公元前666年卒;其子籧篨继位,是为邾文公,在位52年,公元前615年卒;其子邾獲即位,即邾定公,在位11年,公元前573年卒;其子邾牼即位,是为邾宣公,在位18年,公元前556年卒;其子邾华继位,此为邾悼公,在位15年,公元前541年卒;其子邾穿即位,即邾庄公,在位35年,公元前507年卒;其子邾益继位,即邾隐公;之后子邾革代任,此即邾桓公,时当春秋末年。公元前300年前后,邾国被楚国所灭。国破之时,邾桓公革之子邾夷鸿(字成子)率领家室逃到当时鲁国沛邑隐居起来,由邾氏改为朱氏,以表示自己是离开了祖国,失去了封邑的邾国人。后来邾夷鸿之子朱秺(字世秘)到齐国做了大夫,但不久齐国发生了田氏之乱,朱秺为了避乱离开齐国,徙居鲁国萧县西南的相邑(今安徽淮北西北)。从此,朱秺的后裔,便世世代代在相邑定居下来。 由于朱夷鸿逃隐沛邑在先,而朱秺徙居的相邑后来又成为沛郡沛国的郡治,再加上汉魏之沛国相县朱氏大兴,因而朱姓后裔便把沛国做为朱姓的发源地,隨唐之后更把沛国认作朱姓的主要郡望。今天大多数朱姓族人,仍自豪地称自己为沛国朱氏,而海外朱姓华人也将所居之屋命名为“沛国堂”。沛国相县相邑朱氏从这个时期见于史册的不多,世系比较模糊。根据文献中的零星记录和这少数人物留下的蛛丝马迹,我们才可以尝试粗略地勾勒这个时期朱氏发展的大体脉络和轮廓。 《汉书》:都昌严侯朱轸以舍人前元年从起沛,以騎队帅先降翟王,虏章邯侯。汉高祖六年(公元前201年)三月庚子封都昌侯,十四年薨。都昌侯传五世。二十三高后元年,刚侯率嗣,十五年薨。孝文八年,夷侯诎嗣,十六年薨。孝景元年,共侯偃嗣,二年薨。三年,侯辟强嗣,五年,景帝中元元年(公元前149年),辟强薨,无后,国除。 元康四年,轸玄孙昌侯国公士先诏复家。 都昌刚侯朱率,元年高后元年甲寅(公元前187年),刚侯率元年。 都昌夷侯朱诎,八年孝文前元八年已巳(公元前172年),夷侯诎元年。 都昌恭侯朱偃,元年孝景前元元年乙酉(公元前156年),恭侯偃元年。 昌侯朱辟强, 三年孝景前元三年丁亥(公元前154年),侯辟强元年。中元年孝景中元元年壬戌(公元前149年),辟强薨,无后,国除。 昌侯朱先, 元康四年(前62年)軫玄孫昌侯國公士先詔復家。 《汉书》:傿陵庄侯朱濞以卒从起丰,入汉,以都尉击项籍、臧荼侯,二千七百户。十二月封(公元前195年),十一年薨。排位五十二,高后四年,共侯庆嗣,十一年,孝文七年薨,亡后。元康四年,濞曾孙阳陵公士言诏复家。 朱陽陵;字阳,元康四年任太大中大夫。 既有明才,遭朱阳之运,于时名势赫奕,若火猛风疾。 当涂之士,莫不枝附叶连。宾客如云,无多少皆为设食。 宾无贵贱,候之以礼。 朱建; [前?——前一七七年]楚人。生年不详,卒于汉文帝三年。为人有口辩,性廉刚直,行不苟合。会为淮南王黥布相,有罪去,后复事布。布反汉建阴不听;及布失败,高祖赐建号 平原君,家徙长安。辟阳侯审食其与之纳交。食其得幸吕太后,及诸吕败,建以计出之,文帝三年,淮南厉王击杀食其,闻建为之画策,使吏捕治,建遂自杀。文帝深为惋惜。他著有赋二篇,《汉书艺文志》今不存。 平原君曰:“我死祸绝,不及而身矣。”遂自刭。孝文帝闻而惜之,曰:“吾无意杀之。”乃召其子,拜为中大夫。使匈奴,单于无礼,乃骂单于,遂死匈奴中。 朱意;(?----公元前174年)通过对《汉书·匈奴传》与《史记·匈奴列传》记载;孝文皇帝前六年,汉遗匈奴书曰:“皇帝敬问匈奴大单于无恙。使郎中系雩浅遗朕书曰:‘右贤王不请,听后义卢侯难氏等计,绝二主之约,离兄弟之亲,汉以故不和,邻国不附。今以小吏败约,故罚右贤王使西击月氏,尽定之。愿寝兵休士卒养马,除前事,复故约,以安边民,使少者得成其长,老者安其处,世世平乐。’朕甚嘉之,此古圣主之意也。汉与匈奴约为兄弟,所以遗单于甚厚。倍约离兄弟之亲者,常在匈奴。然右贤王事已在赦前,单于勿深诛。单于若称书意,明告诸吏,使无负约,有信,敬如单于书。使者言单于自将伐国有功,甚苦兵事。服绣袷绮衣﹑绣袷长襦﹑锦袷袍各一,比余一,黄金饰具带一,黄金胥纰一,绣十匹,锦三十匹,赤绨﹑绿缯各四十匹,使中大夫意﹑谒者令肩遗单于。” 朱翊;西汉大司马史,(公元前26年——公元前1年)。 西汉哀帝元寿二年(公元前1年)六月,26岁的汉哀帝突然病死。十分得宠于汉哀帝的董贤与妻子双双自杀,为哀帝殉情。“贤所厚沛朱诩,自劾去大司马府,买棺衣服收贤尸葬之。”因此,朱诩得罪了王莽。“王莽闻之大怒,以他罪击杀诩于狱中。” 前漢大司馬長史詡生浮,字公叔,大司馬、大司空、新息侯。生下邳太守永,永九世孫吏部尚書尚,尚生質,司徒。質二子:禹、卓。禹,司隸校尉、青州刺史,坐黨錮誅,子孫避難丹楊,丹楊朱氏之祖也。卓生扶風太守翻,翻生上洛太守越,越字元勝。越八世孫丞相行參軍詢。二子濟,濟生沖,沖生威,則,散騎常侍、給事中。生騰,字龍懷,陳郡太守。三子:憲、斌、綽。綽字祖明,西陽太守。二子:齡石、超石。但据《宋书》记载:东晋时朱龄石之子朱景符嗣封为第二代丰城侯,朱景符之子朱祖宣袭封为第三代丰城侯,后朱祖宣因罪被夺爵位,由其弟朱隆詔封。騰裔孫君建,後(北)周太子洗馬。生僧寧,隋睢陽太守。生操。操四子,仁轨,玘,琘,敬则。仁轨,字德容,官任太子洗马,玘,著作郎,琘,太子典膳,敬则,唐时宰相。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