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药归经理论研究述评

 johnney908 2014-07-12
摘 要: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脏腑经络的选择性作用,即作用点或靶器官。藏象经络学说是药物归经的主要依据,是指导用药的基本原则。归经理论对指导临床用药有重要意义。现代研究认为归经与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受体学说、中药微量元素、中药药理等均有密切关系。今后中药归经研究,除要加强理论研究外,还应结合现代高科技进行广泛的实验研究。
  关键词:药物归经;药物引经;归经;实验研究;临床疗效

Literature Review Of Research on the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of Chinese Herbal Medicine
Ben Chang'en(贲长恩),Guo Shungen(郭顺根)
(Beijing University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Beijing 100029)

  ABSTRACT: The theory of attributive channel means the se lective action of medicine on certain Zang and Fu organ and channel, i.e. agent or target organ. It mainly depends on the viscera-state and channel theory, which is guiding Principle of Chenese herbal medicine. Modern research has fou nd the attributive channel theory has close relation with the effective constit uents' distribution in the body, the microelements of the herbal medicine, the Chin ese medicine pharmacology and the receptor theory. Future experiments research of the attributive channel theary should be conducted with modern hi gh-tech, in addition to strengthening the theoretical research.
  KEY WORDS: Attributive channel; Guiding action of herbal medicine; Experimental research on the attributive channel; Curative effect

1 归经理论的发展历程
1.1 归经理论的兴起

  
春秋战国至东汉末年,随着封建制度的建立,生产力与科学文化也得到相应的提高,医药学术也日趋活跃。古代医家开始对中医学理论及临床实践经验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总结,确定了中医基本理论的框架。其具体体现就是《黄帝内经》、《神农本草经》、《伤寒杂病论》等一系列经典论著的问世,这就为药物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3]。如《内经》“阳为气,阴为味”,说明药物气味有阴阳的属性,进而归纳为“辛甘发散为阳,酸苦涌泄为阴”,进一步又提出了药物升降的属性,如“阴味出下窍,阳气出上窍”。同时还确定了十二经脉,对后来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起着重要的启迪和理论指导作用。《伤寒杂病论》以六经论伤寒,以脏腑论杂病,阐述了脏腑经络病变时药物气味之应用。如太阳病所用以发表的麻黄、桂枝入太阳经之药;少阳病所用以和解半表半里之热的柴胡为入少阳经之药;阳明病所用之解肌的葛根为入阳明经之药等等。
  有关“脏腑定位”的辨证用药在唐宋时期已初步形成。如六朝出现的托名华佗的《中藏经》、唐代孙思邈的《千金要方》、宋代钱乙的《小儿药证直诀》等,均以讨论五脏六腑、寒热虚实为主,表明当时已具有一定的药物归经思想倾向。宋代寇宗?的《本草衍义》一书中进而提出一些药物的归经和引经报使作用。虽然有关归经内容并不甚系统和深入,但为建立归经理论体系却奠定了基础。
1.2 归经理论体系的建立
  
金元时期张元素在深入研究医学典籍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医疗实践,提出了以脏腑病机为基本论点的遣药制方说,如《珍珠囊》里,几乎没有一味药不载有归于某经的字样,对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具有突出的成就。其弟子李东垣、王好古等人进而系统归纳和发挥,提出制方用药必须引经报使,如手足太阳经病用羌活、藁本;手足少阳经病则用柴胡等。而李东垣所传乃师《医学启源用药法象》和王好古的《汤液本草》对归经理论加以充实和发挥,使归经理论体系基本形成[1,3,4]
1.3 归经理论的完善
  
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刘文泰的《本草品汇精要》、缪仲淳的《本草经疏》、李中梓的《雷公炮制药性解》和《本草图解》等书,均刊载阐述有关归经理论,并倡导研究归经理论应循“发明经旨,适当于用”的原则,为把归经理论广泛地运用于临床,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清代是归经理论发展成熟的时期,著作多,范围广。有综合研究本草内容与归经的,如陈士铎的《本草新编》、张璐的《本经逢原》、汪昂的《本草备要》、吴仪洛的《本草从新》、叶天士的《本草经解》、黄元御的《长沙药解》、陈修园的《本草经读》、杨时泰的《本草述钩玄》、周岩的《本草思辨录》等书;也有专门探讨归经理论的专著,如贾所学的《药品化义》、赵观澜的《医学指经》、徐大椿的《医学源流论》“治病必分经络脏腑论”、张山雷的《藏府药式补正》把归经理论和临床用药规律提纲挈领地加以归纳;还有专论药物与方剂归经作用的,如陈修园的《医医偶奇》等。这些著作进一步充实、完善和发展了归经理论体系的内容,促进了归经理论体系的应用和推广[1,2,4,5]

2 中药归经理论的临床意义
  
中药归经,是前人通过长期临床实践总结出来的用药重要规律之一,不仅在丰富和完善中药理论方面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在指导临床用药方面也确有其适用价值[6,7]
2.1 按病位指导用药
  
归经所指的药物作用部位是脏腑经络,如肺有病变时,常出现咳痰、气喘等症,在临床用药时,即可选用主入肺经的杏仁、贝母等止咳化痰平喘药物。
2.2 按“引经报使”指导用药
  
引经报使药,始见于张元素《珍珠囊》,是指某些药物可引导其他药物达到疾病所在部位,以奏疗效。正如《医医病书》所说:“药之有引经,如人之不识路径者用向导也。”与西药的载体学说颇有相似之处。它作为运载药物的工具,把药物送到病变部位,有效地发挥其治疗作用,甚至出现事半功倍的效果[8~11]
  《本草纲目》列举了各经的引经药。临床上正确使用引经药,每获显效。例如,补中益气汤用升麻引经入阳明效力增强。现代药理学研究也证明,用升麻其药效明显,去升麻其药效则降低,且不持久,说明升麻对其他药具有协同作用。
  现代研究证明,中药治病的物质基础是通过其所含的生物活性分子发挥作用。如桔梗为手太阴肺经的引经药,在许多方剂中作为“引经药”使用。经分析证明桔梗皂甙的表面活性决定着其增溶作用和对细胞膜通透性的影响,银翘散中有桔梗,因为它含有桔梗皂甙,具有表面活性,易溶于水,达到临界胶团浓度后,形成胶团,对挥发油和薄荷油等难溶性成分起增溶作用,不但增加了薄荷油等成分的浸出量,而且使制剂趋于稳定,保证了足够的含药量。
2.3 结合脏腑经络理论指导用药
  
在临床治疗中要密切结合脏腑经络之间的各种病理关系,在归经理论的指导下,采取恰当地选药配伍是十分必要的[6,7]。如有人针对肺心病急性发作期,热邪壅盛、痰瘀交阻、肺气不降的病理特点,组方时选用麻黄与大黄为主药,取麻黄主入肺经,宣降肺气以平喘;配大黄主入大肠经,通泻大肠而导瘀热,收到较为满意的疗效。
2.4 归经与其他药性理论结合用药
  
药物归经为临床治疗提供了选择药物的根据。但同一脏腑病变,其病性有寒热虚实的不同性质,同为一经的药物,其药性也有温清补泻的不同特点,因此临床用药如果只重视归经,而忽视了药性特点与疾病性质,势必造成药证不符而促使病情加重[8]
2.5 归经具有执简驭繁的作用
  
对于性能相似的药物,通过归经可比较其异同。如香附、陈皮、木香同是理气药,都可用于气滞不舒之证,但通过归经可知香附主治重在肝,善治肝经气滞诸病;陈皮主治重在脾肺,以理脾肺气滞为好;木香主治则侧重胃与大肠,故行胃肠气滞为佳[8]
  此外,以归经为线索可以探索某些药物的潜在功能而发挥其新的疗效,更好地为临床所利用。

3 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
  
中药归经理论的现代研究始于50年代,大多为文献整理,对归经的含义、源流、理论依据、归经的意义、分类、发展以及存在的问题等方面进行了较为深入的探讨。关于归经理论的现代实验研究虽作过一些有意义的尝试,但仍未有重大突破。本节仅就中药化学成分在体内的分布、受体学说、微量元素与归经关系等方面简述如下。
3.1 中药有效成分体内分布与归经的关系
  
近年来开发了许多新的中药和中成药,并发现了某些药物的新用途,但关于中药的作用机理,作用的靶器官和在体内的分布、代谢、排泄等过程与归经的关系都有待研究阐明之。几十年来从中药中提取出许多有效成分(单体或总甙)已使用同位素进行研究,但从形态学角度对中药有效成分进行组织细胞水平,特别是电镜超微结构水平的实验研究还属罕见。
  
我室自1985年以来,采用整体放射自显影,光、电镜放射自显影,液闪测定和图像分析仪等先进技术对3H-川芎嗪、3H-白首乌总甙、3H-芍药甙、3H-贝母素、3H-淫羊藿、3H-栀子甙、3H-柴胡皂甙等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代谢及排泄等方面进行了定性、定位和定量以及与归经关系的实验研究[12~21]
  现以川芎为例概述之,川芎入肝、胆经。肝之经脉绕外阴,过少腹;入内属肝络胆,向上连于目系,与脑相通,其支脉则流注于肺。胆之经脉入胸中,贯横膈,属胆络肝。祖国医学的脏腑概念虽不能等同于西医学的具体器官,但就肝、胆、肺而论,如肝与血循环,胆与胆汁,肺与呼吸等主要功能又确与现代医学的同名器官有相似之处。采用光、电镜放射自显影时,有0.5、1、2、3、4、5、10、15、20、60min共10个示踪时相,取心、肺、脾、肝、胃、小肠、肾、骨骼肌、大脑、平滑肌、胰腺共11种器官组织;液体闪烁计数测定时有1、2、4、8、10、30min及1、6、12、24h共10个时相,而所测器官组织有心、肺、肝、脾、肾、胃、小肠、大肠、睾丸、骨骼肌、大脑、尿液、粪便、血液、胆汁15种;整体放射自显影则观察了1、10、30、60min4个时相,器官组织有口腔、甲状腺、垂体、胸腺、大脑、脊髓、心、肺、胆囊、肝、胃、小肠、大肠、肾、肾上腺、膀胱、睾丸、椎骨、骨骼肌、脾20种,采用图像分析系统进行观察定量测定。结果表明3H-川芎嗪的靶器官是消化器官,尤以肝、胆中标记物含量较高,而且其标记物可穿越血脑屏障进入大脑,且标记物在大脑中停留时间较为持久,表明川芎向上连于目系,与脑相通,也证明川芎与“主中风入脑”有相吻合之处。川芎是具有活血化瘀功能的常用药物,临床上广泛用于治疗心脑血管疾病,其作用机制可能与其改善皮层血循环,促进大脑皮层对脑干心血管中枢的调节作用有关。3H-川芎嗪也可穿越血睾屏障,标记物入体内8min时,其睾丸中标记物含量即达到高峰浓度,说明与肝之经脉绕外生殖器等论述有相似之处。在4min时肺内含标记物浓度较高,这又与支脉流注于肺有相似之处。综上所述,3H-川芎嗪在机体内的分布,同川芎归肝、胆经与脏腑的络属关系基本相符。中药的归经理论是多年来欲求解决的问题,作者认为,运用放射自显影技术是一种较为理想的方法。正如有人指出的那样,将现代药物动力学的研究方法引入中药归经研究领域,这是一大创举[22]。本实验结果从一个侧面验证了川芎归经理论,并为其归经理论提供了新的科学依据。
  我室所观察的其他几味中药有效成分在动物体内分布与归经的关系和3H-川芎嗪的结果基本相似[12~21]。而陆氏[23]、梁氏等[24]、王氏等[25]、施氏等[26]人的实验结果也证明,多种药味的有效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与其记载归经脏腑基本一致和大致相符的药物占87%。故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分布是中药归经的重要依据,有效成分的选择性作用是中药归经的基础。运用放射自显影技术研究中药有效成分的药代动力学,已成为当代阐明药物归经理论的重要现代科学手段之一,为中药归经理论提供新的实验科学依据,也可能为发展我国新医药学做出贡献。
3.2 受体学说与归经理论的关系
  
中药归经与受体学说有许多相似之处,有人认为中药有效成分及其受体是归经的物质基础[4,5,25~27]。但目前尚未见到以受体学说为理论依据的实验研究报道。国外利用受体学说的理论和技术在化学药物的研究方面取得了较好的成效。因中药归经是总结药物效应定向、定位的选择作用,加之绝大部分中药均具有配基的条件,所以将受体学说的理论和技术应用于中药归经的研究是可行的。因此,这一重要的研究途径也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并努力突破这一难关。我室正在努力寻找中药有效成分在器官组织中的特异性受体。其实归经与受体学说,对于强调药物对人体的特殊选择作用方面是一致的。只是归经主要从药物特性的角度出发,说明它对脏腑经络具有选择的性能;而受体学说则是从人体组织器官的角度出发,说明它对药物具有特殊的敏感作用。事实上,两种提法可说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生理控制论认为,神经激素起作用必须通过信号。信号有选择性,所以一定信号只有和一定的器官有联系;一个器官接受一定的信号,作出一定的反应”。例如槟榔能使心脏搏动变慢,胃肠蠕动加快,而《本草经解》中就明确记载槟榔“入足厥阴肝经、手少阴心经、足阳明胃经、手阳明大肠经”。若从受体理论看,槟榔含有乙酰胆硷,为心脏受体接受则对其产生抑制作用,如为胃肠受体接受则对其产生兴奋作用。两种的作用机理竟如此相吻合。既是如此,单用受体学说来解释、揭示中药的归经,也不可能阐明其中的全部奥秘,因为中西医是两种完全不同的理论体系,其脏腑与器官不完全对应,所以就不可能对归经理论得到准确完满的阐述。但运用现代受体学说的含义、思路来探求完善中药归经理论必将使归经理论得到实验研究的印证,对将其提高到现代科学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3.3 中药微量元素的观测与归经
  
柴氏和徐氏等人[24,28,29]认为中药中的微量元素在体内的迁移,选择性富集及微量元素络合物对疾病部位的特异性亲合是中药归经的重要基础。如认为锌、锰是中药归肾经,而锌、锰、铜、铁则是归肝经的物质基础。实验研究证明多数补肾中药(如补骨脂、肉苁蓉、熟地、菟丝子、何首乌、女贞子等)含较高的锌、锰络合物,为此可认为补肾药是通过锌、锰“归经”而达到补肾的作用。还证明,归肝经的明目中药富含锌、锰、铜,而这些微量元素的浓度与属肝经的眼组织之间恰好呈正相关性,其中锌是维生素A代谢不可缺少的;锰则是视蛋白合成过程中起催化作用;而铜离子是黑色素合成时酪氨酸的重要辅助因子,也对视觉起着重要作用。总之,没有锌、锰、铜的参与,视觉便不复存在,进而说明了“肝开窍于目”、明目中药归肝经的理论属性。虽然有关中药中微量元素的来源、浓度及在体内的迁移、代谢富集等方面还不十分清楚,但关于中药微量元素与归经关系的实验研究,仍不失为一种研究途径。
3.4 中药药理与归经的关系
  该项研究采用统计分析法和实验研究法。统计分析法能定性的说明中药药理与归经之间的关系,同时也为实验研究提供线索。如李氏等对429味中药进行了比较系统分析,结果表明,抗惊厥药入肝经;止血药入肝经;泻下药入大肠经;止咳、化痰、平喘药入肺经;而利尿药则入膀胱经,均与中医理论相一致,说明中药归经与其药理作用之间存在着一定的相关性。而高氏等[30]研究表明,当归对血液循环系统、子宫平滑肌、机体免疫功能均具有相应的药理作用,因为心主血脉,肝藏血,脾统血,妇人以血为本,子宫与血的关系最为密切。脾为后天之本,而机体的免疫功能主要与脾相关。由此可知,当归入心、肝、脾经与其药理作用密切相关。而红花也有类似现象。而金氏等报道番泻叶的有效成分番泻叶甙具有明显的止血作用,用于胃、十二指肠出血病人取得较好效果,从而认为番泻叶归肝、脾、胃经。对上述几例进行综合评价时,必须以中医基础理论为指导,弄清中医的脏腑经络与西医器官之间的对应关系,例如中医心包括了西医的心和脑的功能。
3.5 环核苷酸检测法
  
王氏[25]提出药物作用机体后各脏器组织中环核苷酸浓度的变化作为归经的依据。选五味子、鱼腥草及汉防己水煎剂喂大白鼠,用放免法测定动物脑、肺、心、肝、脾、胃、肾、膀胱等组织中的cAMP、cGMP含量,认为各组织中cAMP、cGMP含量以及cAMP/cGMP值的变化与各味药物归经关系密切。
  综上所述,关于中药归经虽然从不同角度进行许多文献资料整理、理论研究及实验研究,但仍未有突破性进展,存在问题较多,有待今后研究解决。

4 展望
4.1 中药归经理论的整理
  
归经源于几千年的中医药实践,其形成历史漫长,虽在不同历史时期均得到发展,但归经理论仍不完善,历代医家对归经的认识很不一致,中医药文献中也没有论述归经理论的专著。为此要求中医药学工作者加强归经的文献整理和统一归经学说。
4.1.1 加强归经的文献整理工作
  
把散在于历代本草或医著中的归经理论和诸家论述作一全面总结、分析、归纳,并结合现代临床实践及其实用价值,确立一个比较完整的归经理论体系。
4.1.2 统一归经学说
  
应用统一的标准、统一的方法,制定出中药的归经范围。逐一将每味药的归经统一起来。此外,对于历代本草没有记载,或当前出现的新药,缺少归经记载的,应加以研究,增添归经论述,以使归经理论体系更趋完善,同时也为归经的实验研究提供研究依据。
4.2 加强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
  
归经的实验研究难度很大,是一项具有探索性、创新性的工作,作者认为应在以下几个方面加强研究。
4.2.1 中药活性成分的体内药物动力学研究
  
该方法就是通过现代药物动力学的技术,观察中药中的某些成分在体内脏器的分布特点,以此来说明中药活性成分在体内分布与中药归经的关系,从而揭示中药归经的实质。该研究方法所采用的技术有同位素示踪、高压液相色谱分析和放射自显影等。陆氏和郭氏等人在同位素示踪和放射自显影方面作了许多工作。所得结果是指药物某种活性成分在某脏器、组织及细胞的浓度分布。这样就存在着如下几个问题:①首先应继续深入地对某味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分布、代谢的放射自显影进行研究,并加无标记物的同位素空白对照。在此基础上对标记中药有效成分在体内代谢过程及代谢产物的血清药效学进行研究;②其次是对某味中药的几种有效成分进行上述的对比研究,以便解决阐明中药有效成分间归经是否具有一致性的问题;③再次是要解决好中医脏腑归经与现代器官概念之差异;④中医有“引诸药直达病所”之叙述,说明引经药在方剂配伍中可使其他药物的归经发生变化的作用,因此,有必要对引经药物的增强、协同和诱导作用进行深入的实验研究,研究其归经的潜在规律和本质。
4.2.2 归经的受体学说研究
  
目前这方面的实验成果尚未见报道,说明它难度大、复杂。例如在中药归经理论基础上,运用现代受体学说的含义、思路来探求,从方法学上有所突破。作者还认为中药归经“归”是药物作用部位的归属;“经”是脏腑的经络,也就是说,中药归经和受体学说一样,其“选择性愈高,适应性愈强,产生的效应则越大”的观点相吻合。为此,一旦归经与受体关系的实验研究取得进展和突破,必将对归经理论给予一个明确、较为完整的科学阐述,必将为中医药现代化作出贡献。我室近几年来已在这方面进行了有意义的探索。
4.2.3 中药药效研究
  
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药物对某经某脏的药效就是归经。在研究中药药效与归经的关系时应注意:①药物作用的对象是病体,而不是正常机体,所以研究对象也应该是以致病动物或患者为主;②要在中医理论指导下进行系统、全面的研究。药效指标可选与文献记载归经有关的功能进行研究,但也不应拘泥于文献记载,因为随着中医药研究的不断深入,对中药疗效增添了许多新的内容和认识,所以中药归经内容也随之充实;③可采用多种实验研究手段,如血清药理学、血清药效学等技术方法。
4.2.4 中药化学成分的研究
  
中药中所含的化学成分是其发挥药效的物质基础,也是归经的物质基础。无论单味中药或是复方,其组成成分都相当复杂,其药效发挥是多种成分共同作用的结果,所谓中药有效成分,并非唯一成分,因为中药归经的物质基础也不是单一成分,还有多数单味中药同时归数经,其物质基础也不一定是相同的或单一成分。因此在进行化学成分与归经关系的研究时,既要注重有效成分的研究,又要注重各种成分之间的相互影响及成分的转化与药物归经的关系。
4.2.5 中药微量元素的观察
  
有的学者认为中药的某些作用也与微量元素有关,与归经也有关。但人体是一个极为复杂的有机体,中药的化学成分也非常复杂,大多数中药的有效成分并不仅仅是微量元素,也不一定都是以与微量元素络合的状态存在,中药中微量元素的种类、含量又受栽培土壤及收割季节等多种因素影响,因此仅用中药中含有的微量元素在体内器官中的分布特点来推测中药的归经显然是不足的。
4.2.6 其他相关研究
  
如环核苷酸含量及比值检测法,中药毒性与归经的关系,归经与中药作用机制的研究,归经—归时—择时的关系及中药血清药理学和血清药效学和药代动力学等方面的研究也有报道。可相互配合使用。
  综上所述,几种研究方法各有所长,各有所短。应该相互配合,相互补充。探讨中药归经理论的研究思路和方法,中医药研究方法学问题是值得深入探讨,如有突破性进展,必将对中医药的发展产生重大影响,对最终研究归经的实质和进一步发扬归经学说具有重要意义。可以预测,古代医学家对药物性能的实践经验完全可以通过现代科学实验得以验证并使之更加完善。随着科学技术手段和方法的不断完善与提高,对归经理论的进一步整理和研究,定会使该理论体系发展到更高水平。

  本文承蒙烟建华教授审阅,并提出宝贵意见,特此致谢

作者单位:北京中医药大学 北京100029

参考文献

 [1]董江涛.归经理论体系的形成.中国医药学报,1997,12(2):13~15
 [2]蓝 石.中药归经学说概述.黑龙江中医药,1985,(3):54~55
 [3]张 添.张元素归经理论探析.四川中医,1995,13(4):4~5
 [4]叶显纯.论“归经”.山东中医学院学报,1980,(4):11~13
 [5]张 翠,裴淑华.中药归经学说的发展与现代观.中国医药学报,1990,(3):8~9
 [6]王儒飞,陈 涌.中药归经新论.河北中医,1991,13(3):37~40
 [7]聂 晶.归经意义琐谈.江西中医学院学报,1997,9(1):25~26
 [8]杨 昶.引经药的临床应用.河南中医,1988,(3):21~21
 [9]刘友梁.谈引经报使药.中医药学报,1987,(2):42~44
 [10]王利胜.中药的定向“载体”——药引.陕西中医,1995,16(4):183~184
 [11]刘继斌,薛宏福.浅谈引经药的临床应用.湖北中医杂志,1987,(2):38~39
 [12]郭顺根,牛建昭,贲长恩,等.3H-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放射自显影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9,4(3):17~21
 [13]郭顺根,贲长恩,牛建昭,等.3H-川芎嗪在动物体内分布与排泄的定量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9,4(4):22~25
 [14]郭顺根,牛建昭,贲长恩,等.3H-白首乌总甙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显微放射自显影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9,4(5):17~20
 [15]牛建昭,郭顺根,贲长恩,等.3H-白首乌总甙在动物体内分布与排泄的定量研究.中国医药学报,1989,4(6):30~32
 [16]郭顺根,贲长恩,赵软金,等.3H-芍药甙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整体放射自显影及图像分析的动态定量观察.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1993,13(特集):344~346
 [17]郭顺根,贲长恩,赵丽云,等.3H-栀子甙整体放射自显影及图像分析与栀子归经的关系.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6,19(4):28~31
 [18]郭顺根,赵丽云,贲长恩,等.3H-柴胡皂甙在动物体内分布的整体放射自显影及图像分析的动态定量研究.China Medical Abstract Internal Medicine,1996,(Supp):13~15
 [19]郭顺根,杨美娟,贲长恩,等.3H-栀子甙在体内分布与排泄的定量实验研究.ChinaMedicalAbstractInternalMedicine,1996,(Supp):88~91
 [20]郭顺根,杨美娟,贲长恩,等.3H-柴胡皂甙在体内分布与排泄的定量实验研究.China Medical Abstract Internal Medicine,1996,(Supp):15~18
 [21]郭顺根,贲长恩,杨美娟,等.3H-淫羊霍甙定量分析与淫羊藿归经关系的研究.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1997,20(1):40~43
 [22]许国振.中药归学说研究方法述评.中医杂志,1990,(4):47~50
 [23]陆光伟.中药归经及其成分在体内的分布.中成药研究,1984,(5):38~39
 [24]梁爱华,薛宝云.归经实验研究现状和展望.中国中药杂志,1996,21(1):58~60
 [25]王树荣,孙 冰,丁国明.中药归经的实验研究.中国中药杂志,1994,19(8):500~502
 [26]施怀生,冯俊婵,赵怡蕊,等.试论中药归经理论及其与体内代谢过程的关系.山西中医,1996,12(6):32~34
 [27]史正新.中药归经与受体学说.陕西中医学院学报,1993,16(2):4~5
 [28]徐经采.微量元素与衰老.微量元素,1987,(2):23~24
 [29]龚跃新.中药归经理论与微量元素的关系探讨.中医药研究,1990,(5):23~25
 [30]高其铭.当归的药理研究与其归经功效关系的探讨.中成药研究,1985,(5):32~35

收稿日期:1998-10-21

分享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