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书法新经典时代的来临

 率我真 2014-07-12

 

书法新经典时代的来临

——从“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看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及趋向

 

洪  亮

全国首届册页书法作品展览的终评审工作于5月23日至25日在河北廊坊圆满完成。作为新闻观察成员,笔者目睹了整个终评工作的全过程;对册页这一古老的传统书法款式,在当代焕发出来的强大生命力,引发出诸多思考。我们似乎通过册页展看到了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看到了书法艺术的新经典时代的来临。

一、当代书法创作的现状

我们所说的当代书法,是指改革开放以来的三十年书法。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伴随着中华大地出现文化热,书法热也迅速兴起。与当代中国改革开放带来的经济持续高速增长和社会全面进步一样,当代书法出现了前所未有的持续快速发展。

1981年5月,中国书法家协会成立。各省、市、县书协也先后成立,全国建立起引领书法发展的工作网络体系。各级书协组织,通过举办展览、比赛、培训、研讨等多种形式推动着书法创作、学术研究、书法教育和人才培养。

各地书法成果的体现,年青书家的脱颖而出,最直接、最快捷的途经就是通过书法作品在各种展赛中入展、获奖,特别是在中国书协主办的以国展为中心的各种书展中入展、获奖。书法展览为推动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重要的平台。当代书坛以展览为中心,书协的工作和活动,书法报刊和书法网站,书法高等教学和书法展前培训,书法创作与书法理论研究,以及画廊的书法经营和相关产业等等都被书法展览所联动。可以说:一部当代书法的展览史就是一部当代书法的发展史。全国大展(国展)引领着当代书法的发展,由大展引发出的魏碑热、小楷热、章草热、汉简热,米芾风、王铎风、尺牍风、抄经风、二王风等等各种书法现象此起彼伏。当代书法30年间,几乎把书法史的所有成果都复演了一遍,形成了当下的书法创作的书风多元,在继承中创新,形式多样,作品的构成融入现代审美理念。书法队伍快速增大,书法爱好者大幅度扩加。传统的书法艺术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获得了大繁荣、大发展。

书法的展览时代,作品追求展厅效果一时成为了书法创作的重要特征。为了追求展厅效果,当代书法创作以突出形式对视觉的冲击力为特点,追求作品的大气势、大感觉、大效果。以求作品在展厅的众多展品中令观众抢眼。

耐人寻味的是册页这种传统的书法样式悄悄地走进了展览,立刻得到了评委们的青睐。由于册页款式是经过精心“包装”的作品,与其它未装裱的作品同时参加评选,其赢得选票的概率要高出许多,以致在许多重要书展中册页入选的比例越来越大,造成了另一种不平衡和不平等竞争。为了改变这种现象,中国书协在大展中限定了册页入展的比例。但历年来经过了许多大展,册页款式已形成了与古代册页不同的装饰特征,册页书法也渐渐形成了与其它形式书法创作不同的创作特征,为了深化册页形式的书法创作,中国书协举办此次册页形式的专题书法展,这对进一步深化、完善、丰富册页书法创作无疑将起到极大的推进作用。同时集中搞册页专项展览,也为研究当代书法创作提供了一个典型案例。

二、传统书法样式和审美方式与当代审美追求在册页展中的展现

当代书法创作与传统书法书写有着明显的区别。传统书法主要是在实用书写中完成,其情感在作品中的表达方式,较多地是自然的流露。以展览会为标志的当代书法创作主要是为参加各种展览和比赛所创作的展品,其情感在作品中的表达方式,较多地是自觉地表现。

当代书法在数以万计的书法人经过了30年的上下求索,逐渐走向了成熟。当代书法走向成熟的标志就是从注重书法的外在形式的探索到注重书法的内在精神品质的自省的转变。这种转变突出表现在首届全国册页书法艺术展览的作品中。也就是以往展厅的展品注重的是作品的外在形式美及其书法的气势,这次册页展的作品在注重作品的外在形式美的同时,更注重书法所表现出来的韵致。当然,这与册页这种特定传统审美的书法样式是息息相关的。

翻开中国古代书法史,我们不难发现明代以前存世的大件书法均为石刻。以书法墨迹形式存世的作品为尺牍、手卷和册页等居多。明代立轴形式流行,并出现竖式大幅立轴作品。据学者考察这与明代建筑内部空间增高有关。但明清以来,横式与竖式作品还是同时流行。竖式大件作品的大量集中展示,是近30年来展厅时代的产物。

传统的书法审美方式主要是文人雅士之间在书斋、厅堂对尺牍、手卷和册页等书法作品的展读、品味与把玩。这是一种近距离的反复地对书法品评的审美方式,自然要求书法的章法、字法、笔法、墨法等都表现出势态的畅达与细节的精致,,乃至神采、气质等都表现出耐人品读的内在韵致。如果我们把这种文人书斋雅玩式的书法审美方式称为“案上读”的话,那么,当代书法展览悬挂于展厅集中展示的书法审美方式可称为“壁上观”。当然古代也有“壁上观”的书法作品,如古代的石刻和碑刻,家居的厅堂以及庙宇、茶室等处的题壁、匾额、中堂、屏条、对联等等都属于长期供人们观赏的“壁上观”的作品。

“案上读”与“壁上观”是两种不同的书法审美方式。“案上读” 在把握作品整体的同时,对作品细部的辨析犹为细腻 ,注重作品的韵致和笔法流美,内涵丰富和内在文化张力。“壁上观”所关注的是作品的整体气势。注重作品的整体形式美,突出作品的外向视觉冲击力。这是当代书法展厅时代审美追求的产物。“传统的书法审美方式是‘读’,也就是用心去读,去解读文字、解读笔势、解读作者;今天的书法审美方式是‘看’,也就是用眼去把握作品的形式美,去感受笔墨上的情感宣泄。古人的‘读’,是体会沿文辞与笔势展开的音乐般的时序之美,今人的‘看’是把握沿空间展开的建筑般的结构之美;古人的‘读’,在于把握书法作品内在的文化价值,今人的‘看’,在于把握作品外在形式美;古人从文化价值上去判断书法,今人从艺术形式上去判断书法(当然艺术形式也是文化的一种独特内容)。这就是当代书法艺术价值的新变。”①

我们从这次册页展中可喜地看到,册页这种传统的书法款式,伴随着传统审美方式经过现代审美的洗礼在册页书法艺术展览中得到充分的展现。

传统册页极为朴素,内页均为素面相叠,展开后与手卷相同,都是横式长幅。只是它们的收藏方式不一样,册页是一页接着一页地折叠成册,长卷是卷成一卷的收藏方式。我们这次册页书法艺术展所展出的作品,已经不再是完全传统意义上的册页书法艺术的呈现,而是充满着当代审美追求的全新的册页书法艺术展览。

首先,以往中国书协举办的各种展览都不允许作者个人装裱,首届册页展第一次实行投稿作者提交作品照片进行初评,初评入选的作品,由作者自行装裱,送终评。这一举措,使当代视觉艺术的所有成果都有可能运用于册页的装裱之中。这就使作者从追求作品的形式张力、视觉冲击力的书法创作过程中解放出来。因为部分内容可由装裱设计来完成。作者在总体设计基本完成之后,便可专心至致地投入到书法创作的书写过程之中,去实现属于自身通过书法艺术本体语言所要完成的审美表达和情感表达。由于在未装裱之前的册页均为单页,在创作过程中,作者如对某一个单页不满意就可以反复书写、反复调整,直至满意。

由于册页单页的尺幅较小,作者在创作的书写过程中注意力自然集中在对书法语言表达的精益求精上,特别是对书法细部的韵致表达更是倾注心力。这无疑是追求书法作品的经典化过程。

第二,当代的装潢、设计、制作等手段的介入,成为册页展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这是不可抗拒的当代艺术审美介入书法艺术的表现。整个册页展色彩的丰富不必言说,几乎所有的色彩都可以在册页展的作品材料中找到。为了与整体设计的色调相谐调,书家们已不满足于传统墨色的书写,金粉、银粉、红、黄、蓝、绿、白等诸色皆有。走进册页展大有“赤橙黄绿青蓝紫,谁持彩练当空舞”之美感。这分明是当代视觉艺术的审美追求在册页展中的展现。我们相信,通过首届册页展的锻炼,以后会更加丰富更加成熟。

通过本届册页展,说明书法本体表现语言(诸如字法、笔法、章法、墨法等)之外的工艺性装饰手段已影响、渗透、介入书法审美之中,成为书法创作技法和书法审美的一个组成部分。尽管在过去的展览中,一些运用染色、做旧、拼接等装饰手段的作品往往比素面朝天的白纸作品入选、获奖的概率要高许多,书法本体之外的工艺装饰效果参与书法审美判断的现象已有明显的表现,但在这次册页展中却表现得最为充分、集中和典型。通过这一典型,我们不但可以作技法层面的总结,更需要在理论层面上作出深入思考。

第三,如果要指出这次册页展还有哪些不足的话,那就是从册页展的作品来看,当代书法字体、书体发展还很不平衡。据约略统计,册页展的投稿,行草书作品约占百分之85以上。篆、隶、楷、草作品较少,现代书法作品极少。这就告诉我们书法艺术的内容广泛与形式、风格、技法的开拓空间还很广阔。

三、社会的全面进步,呼唤着书法作品新经典时代的来临。

改革开放30年来中国社会全面进步,已经解决了温饱的中国人,开始走向幸福富裕的生活。如今绝大都数中国人对生活的要求不再是吃饱、穿暖、有住处。而是吃得营养,穿得体面,住的舒适。社会的全面进步,对书法艺术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高科技的发展,电脑的普及,特别是电脑键盘的汉字输入代替了传统汉字手写,书法的实用时代的生存方式渐渐地离我们而去,书法艺术存活于每一位写字者的日常书写之中的时代即将结束。这正如金开诚先生在《试说中国书法的纯艺术化趋势》中指出的“由于电脑的普遍使用,将导致实用书法与艺术书法的分流,从而出现书法创作纯艺术化的趋势”。“所谓‘分流’实际上是指电脑打印的实用书法与手写的艺术书法的分流。至于手写的实用书法,则无论是毛笔还是硬笔,都将基本上不用了。”②这里所说的“电脑打印的实用书法”是指电脑的汉字输入,必将代替汉字的实用手写。以后人们的汉字书写,不再是以实用为目的,而是以书法艺术为目的。由于人们的书写目的的变化,将导致书写观念与书写行为的一系列变化。这一系列变化都朝着一个共同的指向,那就是中国书法的纯艺术化趋势。这种纯艺术化趋势为当代书法艺术走精品化之路,孕育新经典作品提供了历史的机遇和时代的必然条件。

(一)从首届册页展中我们看到了当代书法的新经典时代趋向

传统书法的经典作品,是从实用书写中孕生,书法的实用书写时代产生了不朽的传统经典书法作品。当代书法不再以实用书写为目的,而是以艺术创作为归指,进入了一个全新的书法纯艺术时代。我们从首届册页展中看到了当代美学观念通过视觉艺术的设计与装饰已经融入到册页的装裱艺术之中,我们相信当代美学观念必将进一步融入到书法艺术的本体,在书法作品创作的整个过程中得到越来越充分的表现,从而迎来我们当代书法的新经典时代,产生当代的新经典书法作品。

正如,《中国书法发展纲要》(2005-2020年)主要战略中的精品带动战略所指出:“艺术精品是一个艺术门类的代表,一个艺术家的旗帜,具有强烈的示范性和导向性。要充分开掘中华优秀人文资源,开掘传统书法经典宝藏,建立保证精品力作不断涌现的创新和管理机制,打造既承载传统精髓内涵又具有时代审美特色、彰显时代人文精神的书法精品,带动中国书法艺术事业的更大繁荣。”这就为我们指明了新经典书法产生的途径及其基本标准。

(二)新经典书法是对传统经典书法继承与发展

首先,当代书法已经进入了纯艺术书法创作的时代。在书法创作观念上,与传统书法有着质的区别。传统书法的经典作品是从实用书写中产生,无论是被誉为天下第一行书的《兰亭序》,还是被誉为天下第二行书的《祭侄稿》等等都不例外,同类的例子举不胜举。当代书法的创作观念是明确的非实用性,是为书法艺术而创作的纯艺术书法作品。新经典书法必将在当代书法创作的观念中诞生。“当然,纯艺术书法是古已有之的,并非始于今日,更不有待于未来。例如对联出现在五代,至宋而大为流行。至于堂幅、屏条、横幅、册页、手卷、扇面等等,则晚在明清时代已大备于世了。这些作品自然也有装饰布置等实际作用,但主要却是供人观玩欣赏的,应该说属于纯艺术创作之列。”③但是,我们知道,这些传统纯艺术书法作品的基础仍然是实用书写,传统书法家创作的纯艺术书法作品的基本风格与他们的实用书写具有一致性,只不过是书写形式上的不同而已。其实,我们今天公认的传统经典书法作品中有许多是书家们当时实用书写的手札、尺牍等。不过草书是传统纯艺术书法的一个特别现象,值得我们另作研究。

第二,任何人学习书法都是从开始的那一天直至以后的数十年的书法生涯中,必须以传统书法的经典作品为范本或为参照系进行学习和创作的。不同的是每个时代的书法创作都会带上这个时代的审美烙印。

当代书法的创作是在当代审美观念的支配下,以当代审美的要求激活所有的历史经典书法资源和雅化非经典书法资源使其经典化为目标的,并创造出属于当代书法的新经典作品。不可否认,目前,当代书法创作仍然有着传统实用书法观念的强大惯性。突出表现在各种综合性书法展览中行草书居多的现象。我们透视这种现象不难发现其中就有实用书写的观念在起作用。这里的所谓实用书写的观念,是指书家在书法创作过程中考虑到要便于观众对作品文字的辨识和接受。这是长期以来实用书法在书写过程中形成的美用合一的书写观念。如何建立当代书法进入纯艺术创作时代所须要的新观念,仍然须要向古人学习,向传统经典学习。古人书法更多地表现出为己而作,而今人则表现出为人而作。书法创作只有建立起人人为己而作的观念,从而达到为人,为己对立之间的一种和谐,真正的书法艺术个性才能不断地张扬,书法艺术才能全面繁荣。

由此看来,中国书协举办的正书展、隶书展、草书展等单项展,一方面是为了评审的公正性,同时也是为了推动当代书法纯艺术化的全面发展和全面繁荣的有力举措。

(三)新经典书法是当代社会文明进步的需要

当代社会的文明进步,经济的快速发展,高速公路、因特网使我们的日常活动半径不断扩大,人与人之间交流的空间距离不断缩小。住房现代装修的精致,使我们对用于雅化家居的艺术品的要求越来越高。

传统经典书法告诉我们一个恒常不变的道理,就是纵观中国书法史,经过历史筛选被沉淀下来的书法作品,都是各个历史时期的书法经典。这些书法经典有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典雅、自然、流美。也是作品中所流露出来的经过雅化了的人性美与物性美的和谐统一。由此我们懂得了,对书法不断的锤炼过程,是对书法作品的不断雅化过程,其本质是通过对书法作品的锤炼,达到对书写者内在人性的雅化和与自然物性的沟通与和谐。经典书法是雅化了的人性美的外化。即所谓我练书法,书法练我的道理。书法作品所表达的境界也就是书法家的心境。

中国书协在《贯彻<中国书法发展纲要>总体实施方案》中的“近期重点工作与措施”的第一条是:深入开展“中国书法进万家”活动,并明确要求:“各团体会员应根据本地区的特点,采取多种形式送书法下基层。在书法家进农村的同时,也要进军营、进学校、进机关、进社区,一定要将这项活动作为持久工作,不断深入,不断丰富,不断拓展,力争在普及宣传书法艺术的过程中,更好地服务社会,服务人民。”

虽然书法艺术将不再混合于我们民族的日常书写之中,但是,书法艺术的高等教学和书法家队伍迅速成长了起来。由于我们民族对汉字具有与生俱来的亲和力,书法艺术作品的收藏热正在兴起。书法艺术必将从当代展厅走进千家万户。新经典书法作品对我们当代生活环境的雅化和对当代人的雅化将起到积极的作用。

 

注:

①李刚田《不是标准缺失而是多元与新变》,《美术观察》2007年第10期,第11页。

②《金开诚全集》第三卷,第420页。浙江教育出版社出版,2007年12月第一版第一次印刷。

③同上,第421页。

(作者单位:《中国书法》杂志社)

(本文在刊登于《中国书法》2008年第八期,第29-32页。)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