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大连普兰店曾出土汉代马蹄金 东北仅一对(图

 天上星星期二 2014-07-12

大连普兰店曾出土汉代马蹄金 东北仅一对

来源:辽宁日报

大连普兰店曾出土汉代马蹄金 东北仅一对(图 - 樂陶居士 - 元古齋藝術館(建文帝文物陳列館)

大连普兰店曾出土汉代马蹄金 东北仅一对(图 - 樂陶居士 - 元古齋藝術館(建文帝文物陳列館)

大连普兰店曾出土汉代马蹄金 东北仅一对(图 - 樂陶居士 - 元古齋藝術館(建文帝文物陳列館)

  大连普兰店市地区曾出土两块汉代马蹄金,后被转至旅顺博物馆收藏,如今想拿回几无可能,令普兰店的考古学者至今引以为憾。

  如果仅仅是两块普通的古代金块,交流给其他博物馆收藏倒无足轻重,但这却是极其罕见的马蹄金,迄今为止,即便在全国范围内,出土的马蹄金也屈指可数。马蹄金绝非市场流通的兑换货币,而是当年汉武帝征服西域大宛国后,为彰显收获天马之功,特意铸造的用于宫廷赏赐,仅在权贵高层间流通的“纪念币”。谁拥有马蹄金,就意味着谁拥有荣耀与恩宠;哪个州郡拥有马蹄金,必是家国枢纽地、富庶兴旺邦。

  远征大宛扬威汉武帝铸造马蹄金

  所谓马蹄金,言下之意就是指由工匠打造的马蹄壳状的黄金,普兰店发现的这对马蹄金的含金量高达98%,绝对是价值连城的稀世之宝!

  汉武帝为何要造这批马蹄金?幕后是有一段曲折的故事的。西汉初年,北方的匈奴经常南下抢劫掳掠,匈奴成了汉帝国的心腹大患,必欲除之而后快。但击败匈奴,就必须跨出长城、进军漠北,就必须培养出一支强大的骑兵部队,在这一时代大背景下,驯养大批优良战马即成当务之急。

  古人信占卜,汉武帝占得“神马当从西北来”的卦辞,在汉武帝心目中,得天马者得天下,雄心勃勃的汉武帝将目光锁定在盛产良马的西域。

  此前,张骞通西域与乌孙结盟,带去金币作为献礼,乌孙国则献马数十匹报谢。公元前105年,乌孙又献马千匹求聘汉家公主。汉武帝得乌孙马,命名“天马”。天子爱马,西域贡使纷纷前来。

  《史记》名篇《大宛列传》有这样一段记载:先是汉武帝听西去归来的汉使说,大宛在贰师城有好马,此马名为“蹋石汗血”,蹋石者马蹄坚利,踩石有迹,汗血者前肩流沫如赭血,速度极快。汉武帝立即命使臣带重金远赴大宛寻“蹋石汗血”宝马,谁知大宛王以汉距大宛甚远,“无奈我何”而不肯给,双方言语争锋势同水火。大宛国君认为汉使无礼,指令其东边小国郁成国王截杀汉使,取其财物,汉武帝闻讯后大怒,派兵攻打。

  太初元年(公元前104年),武帝拜其宠姬李妃之兄李广利为贰师将军,率骑兵六千、步兵数万前往征讨大宛。但汉军此行须横越盐泽(今罗布泊),还须穿越沙漠,兵马饮水十分困难,并且一路受阻,当道小国,各守坚城不肯给食,攻之不能下,及到郁成,士兵所剩不过数千人,且饥疲不堪,被郁成守军杀伤甚众。李广利上书汉武帝请求暂且罢兵,增兵后再战。汉武帝大怒,下令派人到玉门关拦截李广利,称有敢入关者即斩之,李广利只得留在敦煌。

  当年夏天,汉将赵破奴率两万人攻打匈奴,全军覆灭,朝廷公卿都主张停止征大宛,而集中力量对付匈奴。汉武帝力排众议,他认为既然开始征伐大宛,大宛为小国若不能下,必会招致大夏等国的轻视,大宛的好马也到不了手,同时乌孙、轮台等国更不会善待汉使,因此极力主战,甚至把坚决反对用兵的大臣邓光治了罪,决定增兵再战。

  再征大宛,汉武帝对出征大军进行了精心准备,全军共六万余人,马三万匹,驴、骡、骆驼等共万余匹,粮草充足,兵械精良,随征校尉五十余人。考虑到大宛王城中无井,依靠城外河水,因此特派水工随行以改其河道,断绝城中用水,另外还有相马师二人以备破大宛后,择取其好马。

  大军出动,各地震动,沿途小国均为汉军提供饮食,而轮台不服,被汉军攻下屠城。大军到大宛王城时还剩三万人,先改其水源,围城40天,外城被毁,勇将煎靡被俘,大宛形势危急。退入中城后,大宛贵人紧急商议,认为汉军前来是因国王毋寡藏匿好马并杀汉使,因此决定杀死毋寡,献出好马任汉挑选,但不准汉军进入中城。李广利等权衡形势,周边国家的援军已进抵大宛城下,若继续打下去难免腹背受敌前景难测,不如见好就收既威慑大宛又能收取良马不辱君命,岂不一举两得?于是接受了大宛的建议,选取好马数十匹,中马以下三千余匹,并立大宛贵人中亲汉者昧蔡为新王,未入中城而返,在归途中攻破郁成杀其国王。大军回到玉门时仅剩万余人,军马千余匹。士卒大量死亡,既非战死,亦非缺粮,多为将吏不爱士卒,虐待致死。战后,李广利被封为海西侯,大批军官将吏得到封赏,征大宛之役前后历时四年。

  西汉战胜大宛后声威大震,汉武帝借势下诏书威慑匈奴,西域各国亲汉势力大增,争相与汉交结,送其子弟入汉为人质,或遣使奉献礼品,双方使节往来不断。于是自敦煌以西至盐泽修建驿亭,在渠犁(今新疆轮台东南)、轮台(今新疆轮台县东)等地均有屯田士卒数百人,设置校尉领护,以方便和保护出外使者。尽管后世学者对汉武帝为获取天马,穷兵黩武征大宛多有微词,但从当时的形势看,这次距离远、耗时长、代价大的远征的确起到了孤立匈奴,壮汉军声威的宣示效用。

  汉武帝为彰显自己此次远征的功绩,还亲自谱写了一首流传后世的《西极天马之歌》。歌曰:“天马来兮从西极,经万里兮归有德。承灵威兮降外国,涉流沙兮四夷服。 ”与此同时,汉武帝还将过去的金饼、金币,改铸成麟趾和马蹄形状的黄金币作为上币用于宫廷赏赐和馈赠收藏,以资纪念,这便是马蹄金的由来。

  史书中是这样记载马蹄金的来历的:麟趾金和马蹄金的名称最早出现在汉武帝太始二年。据《汉书·武帝纪》记载:西汉武帝太始二年“三月,诏曰:有司议曰,往者朕郊见上帝,西登陇首,获白麟以馈宗庙,渥洼水出天马,泰山见黄金,宜改故名。今更黄金为麟趾酼蹄,以协瑞焉。因以班赐诸侯王。”汉武帝自称得自上天授意,在祭天时捕获白麟,水边又出现天马等罕见的祥瑞,加之武帝为北击匈奴求得大宛马,故将黄金铸成麟趾、马蹄之形。

  险些被当做普通金子卖掉

  这对马蹄金能保存至现在,还有一段不寻常的收藏故事。1983年1月27日下午4时40分左右,大连新金县(今普兰店市)花儿山公社驿城堡大队农民王兆和在距张店古城址东南约1.5公里的南海甸子挖碱泥时,挖出了一对马蹄金。王兆和捡起马蹄金后,向一同挖碱泥的四弟王兆清说:“你看四弟,我挖了一块金子。”王兆清说:“什么金子?是黄铜吧。”王兆和又让隔壁坑挖泥的李学财看,李学财让他用牙咬一咬,说是能咬出牙印就是金子。王兆和在马蹄金上咬了个牙印。“是金子”!王兆和火速跑回家中。

  当天晚上,左邻右舍纷纷来到王兆和家看“金子”,有的用手摸,有的用鼻子闻,还有的用嘴舔。直到第二天,来看金子的乡民还是络绎不绝。这时,有个农民给王兆和出了个主意:“还不赶快把这玩意给处理了,当心叫人给敲了去! ”

  1月28日中午,王兆和到大队(村)开了介绍信,计划到新金县人民银行去卖金子。当天中午,他同妻子王丽来普兰店镇找到王丽的哥哥王元增,询问这些金子往哪里送或是到哪卖掉合适。 1月29日早8时许,王元增往县人民银行挂电话,咨询银行收不收金子,都需要什么手续?银行说:“若是真的黄金,银行就收,不需要什么手续。”大约十分钟左右,王元增拿着马蹄金来到县人民银行。银行收购员当时用喷灯烧验了一下,便问王元增:“这金子是从哪里来的?”王元增说:“是亲戚家传下来的,等钱花,才送来卖的。 ”于是,收购员收下了马蹄金,并开了票,付给王元增6624.80人民币。

  银行的工作人员感觉这应该是件文物,立即上报,经专家鉴定,证实这对马蹄金是国宝,将其送至北京。期间,大连相关文物部门从一篇报道里获知此事,当旅顺博物馆派人到普兰店时,方知此物已调至北京。后来,依据有关规定,大连文物行政主管部门最终才将这对马蹄金调归大连,并收藏于旅顺博物馆。

  马蹄金见证普兰店的悠久历史

  普兰店市博物馆馆长傅文才表示,普兰店地区的这两块马蹄金是在今普兰店市张店城城东南约1.5公里的南海甸子出土的,这充分说明了该城的重要地位,张店古城很可能就是史书中记载的大连母城——秦汉时代的“沓氏县”。

  傅文才介绍说,马蹄金就全国而论,发现的不多。就东北而言,大连出土的“马蹄金”是罕见之物,是东北地区唯一且最完整的两件金制货币实物,东北地区仅此一对。

  普兰店出土的这对汉代马蹄金大小基本相同,底平作椭圆形,体中空,呈马蹄壳状,均高为2.8厘米,这两件马蹄金的形状一件直径5.6×5.9厘米,重259.45克,底部中心刻有“上”字圆印,底侧刻有“□□□□川”符号;另一件直径5.6×6.1厘米,重260.45克,刻有符号。据测定,两件马蹄金含金量均达98%,1984年参加过文化部文物局、故宫博物院在故宫博物院联合举办的“1979-1984年全国出土珍贵文物展览”,是当时展览中唯一的两件马蹄金。汉代以后,黄金逐渐成为玩赏、装饰、保值的物品。马蹄金这种在汉代视为贵重礼物的特殊货币在普兰店出土,证明早在汉代,普兰店就是达官显贵的居住地,朝廷要员顾及之要地。

  难得一见的镇馆之宝

  近四十年来,在普兰店张店城址内外,出土了大量战国和两汉时期的珍贵文物,除马蹄金外,还出土了玉璧、玉圭、铜贝鹿镇、临秽丞印封泥等珍贵文物,在大连地区唯“张店城址”所独有。

  封泥是秦汉时期官府之间传递公文信件时用于封缄并钤盖有官印的泥块,临秽是中原一带的地名,“临秽丞印”封泥的出土,证明普兰店地区在古代就与内陆官府之间往来频繁。

  1975年以来,张店城周围先后清理三十余座两汉墓葬,出土文物数百件,其中出土的“鎏金铜贝鹿镇”、“射襄之印”铜印、“高阳”玉印、铜车马饰和各种彩绘陶器均为重要文物。

  其中首现东北地区的嵌贝鎏金铜贝鹿镇与马蹄金一样值得关注。嵌贝鎏金铜贝鹿镇,是1975年10月于新金县(今普兰店市)花儿山乡驿城堡乔家屯7号墓出土,一套4件。这套鹿镇是专门用来压席角的,称为席镇。古籍《广雅释诂》解释为:“镇,重也”,就是用重物安定物件。席镇的历史源远流长,春秋战国时已被人们广泛使用;西汉时,镇的使用及制作都达到了顶峰;魏晋以后,席镇逐渐消失,现在的这套鹿镇是东北地区首次发现的西汉席镇。这套鎏金铜贝鹿镇高6.2厘米,长11.4厘米,鹿作卧伏状,雌雄各两个,雌雄鹿身均镶嵌天然虎斑贝壳,内以细砂填充,铜铸与嵌贝按接处均以红彩勾描,造型别致,构思巧妙,铸造工艺精湛,尤其铜鹿憨态可掬,流露着汉代贵族追求奢华福禄长寿之时尚。席镇除了有实用功能外,还拥有辟邪祛恶、祈祥纳福的作用。镇的造型除少量收录人物外,其余大都取材于各种动物形象,如虎形、豹形、羊形、鹿形、狮形、龙蛇形等。在东北地区发现如此保存完好的汉代鹿镇,这还是第一次。

  普兰店博物馆目前正在翻修扩充,开辟了数个展览室,新馆开张之日,大量平素难得一见的馆藏珍贵文物将与公众见面,将成为人们了解普兰店地区古老历史的鲜活佐证。 □张松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