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斯洛说,人的需求分5层。离了网络活不下去的网民也被分了层,看看网络满足你什么需求?你在金字塔的哪一层? 
第一层:生理需求(吃穿住行)
中国的大部分网民位于这一层。物联网时代,吃穿住行也都和网络紧密联接在了一起。吃东西可以网上团购,可以网上购买,衣服更是数不清的淘宝款,出门住店可以网上预订,再也不用毫无眉目四处乱找。出行也可网上订票,火车票、飞机票、汽车票应有尽有。
处在这一层的中国网民网络大多满足他们的现实需要。

第二层:安全需求
第二层的网民除了满足生理需求外,还要满足更高层一点儿的安全需求。
一方面,要从网络获取各种信息,包括自身社交网络内的信息,以及大的社会环境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信息,以获得对于环境的安全感。
另一方面,他们也许仅仅是网络依赖,没有网络,就六神无主、无所适从。

第三层:自己干吹
书写在资本主义发展初期,还是贵族的专利。随着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印刷技术的改进,纸张的廉价化,识字率提高,书写才更加的普及。但是,书写任然是一种精英的象征。
时间来到21世纪,教育普及,更为重要的是,网络普及开来,任何人都可以在网上发出自己的声音,不用经过出版社、不用什么许可证、不用什么具有门槛的媒介……
在这样的背景下,网络书写满足了无数人“干吹”的虚荣心,仿佛每个人都是作家。每个人也都可以随心所欲书写自己的故事。

第四层:对朋友吹牛逼
书写之后,有一部分人,大部分还是草根,在自己的社交网络内吹牛逼,求得点赞、转发和评论。
对朋友吹牛逼满足了这层人的虚荣心和社交欲望。

第五层:对陌生人吹牛逼
第五层是在第四层的基础上,以社会化媒介为手段,将自我推向更广大的未知的陌生的受众。
这一层一方面是个人,如微博大V,这些在网络中充当意见领袖的少部分人。
另一层是抽象化的个体,大多为公司、团体。

第六层:粉丝货币化
少数拥有大量陌生吹牛逼观众的大V已经成功实现粉丝货币化的人生终极理想。
中国网民分层,实际上是金字塔形社会结构在互联网上的投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