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华尔街短线冠军的成长

 JINYANG68 2014-07-13
市场永远是对的

  舒华兹谈到自己最难忘与最刺激交易经验是发生在1982年11月。当时一天就赔了60万美元。当天是国会大选的日子,共和党表现相当不错,超过预期的水准。股市也因此上扬43点,创下当时最大的单日涨点之一。而舒华兹却像傻瓜一样,持续做空。无论你在何时遭受挫折,心中都会很难受。大部分交易员在遭逢重大损失时,总希望立即扳回来,因此越做越大,希望一举挽回颓势。可是,一旦你这么做,就等于注定要失败。舒华兹在遭逢那次打击之后,立刻减少交易量。当时所做的事,并不是在于要赚多少钱以弥补亏损,而是在于重拾自己对交易的信心。将交易规模缩小到平常的五分之一,甚至十分之一。这种策略后来证明是正确的。尽管在1982年11月4日一天之内就亏损80万美元,可是在该月份结束时,总共只亏损5万7000美元。

  其实从事交易不可能不犯错,舒华兹就也犯了一个相当严重的错误。当时放空史坦普股价指数期货与公债期货,然而公司债价格却涨过其移动平均价,我舒华兹开始紧张起来。幸好国库券价格并没有和公债价格同步移动。而舒华兹的交易原则之一是,当国库券公债移动平均价形成乖离时,亦即任何其中一种工具的移动平均价还高于另一种工具时,根据自己制定的交易原则,应该把手中的公债空头部位砍仓,可是舒华兹却由空转多。结果错误的决定,造成在一天之内遭逢六位数字的亏损。这是舒华兹近年最大的败笔。市场交易最引人入胜之处在于自己永远具有改善自己能力的空间。从事其他行业的人,也许可以用其他方法弥补自己原先的错误,但是身为投资者必须直接面对错误,因为数字是不会骗人的。

  舒华兹的交易原则

  舒华兹在入市有自己的一套完整的交易原则:

  1。把握大趋势。在持有头寸之前,总会先检查其移动平均价格,看看当时的价格是否高过移动平均价。舒华兹不愿意违背移动平均所显示的走势。另外也会寻找在股市创新低价时,却能站稳于底部以上的个股,这种股票体质一定比大势健全。

  2. 最重要的原则就是资金管理。在持有部位之前。也应该事先决定到底自己愿意承担多少亏损。设立停损点,且要确实遵守。舒华兹觉得自己一直在这方面做得不够好。到舒华兹断气的那一天,还是在寻找更好的改善方法。就专业的交易生涯来说,以月为计算单位,最大的亏损是3%。舒华兹的交易哲学是,要求自己在每个月都获利,甚至每天都获利。成绩其实也相当不错。在舒华兹的交易生涯中,有90%的月份都是获利的。尤其感到骄傲的事是,在每年4月份以前都不曾遭逢亏损。因为他们宁愿赔钱也不愿意承认自己的错误。大部分投资者在面对亏损时的反应是:“只要我不亏损钱就出场。”为什么一定要等到不赔才出场呢?这只是面子问题。舒华兹之所以能成为一名成功的投资者,就是因为终于能把面子抛在一边。“去他的自尊心与面子问题。赚钱才是最重要的。”

  3. 每年都重新开始,这是舒华兹的交易原则之一,每年一月舒华兹都告诉自己是个穷光蛋。只是较平常更加专注于交易。

  4. 习惯一个人工作。以前舒华兹总会到城里的办公室去工作,因为那儿有许多朋友。可是随着时光飞逝,朋友也越来越少,舒华兹也不再到那里去了。现在,每天会和十几个朋友通电话,并且将自己的交易方式与策略告诉他们,不过他们也有自己的交易方法。

  5. 在交易获利了结之后,放一天假做为奖励。舒华兹发现自己很难持续两星期都维持良好的交易成绩。任何人从事交易时,都会经历一段持续获利的大好光景。例如舒华兹就能连续12天都赚钱。可是最后一定会感到疲累。因此9每当持续获利一段时间时,舒华兹就会减量经营。遭逢亏损的原因通常都是获利了结之后却不收手。

  舒华兹的经历对于经常遭逢亏损而难以突破的投资者而言,是一项相当大的鼓励。舒华兹在最初10年的交易生涯中,总是挫折不断,经常濒临破产边缘。可是,他最后终于能扭转乾坤,成为全球最高明的交易员之一。他是如何办到的?                                  成功的两个条件

  舒华兹的成功来自两个条件。

  第一是他找到完全属于自己的交易方式。舒华兹在不得意的那段岁月当中,都是以基本分析来决定交易的,然而在他改以技术分析来从事交易时,他的事业便开始一帆风顺。舒华兹所要强调的是,这不是说技术分析优于基本分析,而是舒华兹找到适合他自己的交易方式。

  第二个要件则是舒华兹态度的改变。根据舒华兹的分析,当他把面子问题放在追求成果的后面时,他的交易就变得无往不利。

  风险控制也是舒华兹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他的交易原则之一就是要在持有部位之前,事先确定自己在这笔交易中所能承担的风险。在遭逢重大亏损后,要减量经营,而更重要的是,在交易获利之后,也要采取减量经营的策略。舒华兹解释,亏损往往都是跟随在成功的交易之后。大部分的投资者都应该有如此的经验,因为成功带来志得意满,而志得意满却会带来得意忘形和粗心大意。。

  1989年,舒华兹组建了资本达8000万美元的投资基金,但经过一年多时间的运作,成绩并不理想。舒华兹发现其中的原因是大规模资金并不适合自己的短线操作风格,最后他果断解散了基金,重新操作自己的资金,每年获利颇丰。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