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的泰山地下大裂谷
泰山大裂谷溶洞里的景色美伦美奂, 颇像神话中的水晶宫。
现场看,绝对震撼。
裂谷与地下溶洞紧密相连,整体观光长度达6000余米。
溶洞的形成是石灰岩地区地下水长期溶蚀的结果,石灰岩里不溶性的碳酸钙受水和二氧化碳的作用能转化为微溶性的碳酸氢钙。由于石灰岩层各部分含石灰质多少不同,被侵蚀的程度不同,就逐渐被溶解分割成互不相依、千姿百态、陡峭秀丽的山峰和奇异景观的溶洞,由此形成的地貌一般称为喀斯特地貌。
几个美眉在前,咔嚓一张。
钟乳石和石笋大不相同,一个像冬天屋檐下的冰柱,从上面垂下来;一个象春天从地面下"冒"出来的竹笋。洞顶上有很多裂隙,每一处裂隙里都有水滴不断渗出来,每当水分蒸发掉了,那里就留下一些石灰质沉淀。一滴、两滴、三滴……水不断出现,又不断地挥发,洞顶上的石灰质愈积越多,终于生成一个乳头——这就是钟乳石的"童年"时代。以后,乳头外面又包上一层层石灰质,以至越垂越长。有的钟乳石的长度能达到好几米。
石笋是钟乳石的亲密伙伴。当洞顶上的水滴落下来时,石灰质也在地面上沉积起来。就这样,石笋对着钟乳石向上长。可以说钟乳石是"先生",石笋是"后生"。但石笋底盘大,本身比较稳定,不容易折断,所以它的"生长"速度常比钟乳石还快。石笋的最大高度能达30米,像是一座平地里长出来的"石塔"。
往下长的钟乳石,有时候也会和往上长的石笋接在一起,连接成一个石柱,两头粗,中间细,不明底细的人还认为是谁凿出来的呢。在许多石灰岩洞里,钟乳石和石笋多数不是连在一起的;那是因为钟乳石折断了,或者过多的石灰质堵塞了水滴的通路,水滴被迫改变路径转移到另一处,又长出一根新的钟乳石。这样,钟乳石和石笋就不会 "碰头"了。
大裂谷观光景点
俺们乘坐下图这种车进入大裂谷。
溶洞漂流令人非常期待。
大家到了溶洞口。
在大裂谷可以坐象皮艇漂流。每人要花2元钱买一件塑料雨衣穿上,以防漂流时水溅湿衣服。
在溶洞里漂流到最后,景色更加壮观。
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形成的石柱。
钟乳石与石笋相连时形成的石柱。
这里是溶洞漂流出口
地下大峡谷去过两次,临沂的、昆明的,都很不错,但是拍出来的效果都很差。看到你拍的地下大峡谷的照片,是真心的一个佩服,不比较不知道啊,对您的摄影技术佩服的五体投地啊,学习了。这也就是为什么您的博客那么受欢迎,图文并茂,赏心悦目!
资料来源:http://www.360doc.com/content/14/0526/13/5139114_381105041.shtml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