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听年轻的家长抱怨,最近孩子变得不听话了,比以前难带了。发生此种情况时,家长一定要留心,看看孩子是不是进入叛逆期了。 说起孩子的叛逆期,大部分人都会想到青春期。其实,在心理学上,青春期叛逆已经是孩子的“第二叛逆期”了,而“第一叛逆期”是很多人并不了解的。“第一叛逆期”又叫“执拗期”,一般发生在孩子2-3岁时,常常被家长忽视,而这一阶段对孩子以后的成长有着重要影响。 我们先来看看孩子“执拗期”的一些表现。首先,对于家长的一些安排和建议,孩子开始说“不”了,可能以前只会接受,现在却有了拒绝或选择。比如吃饭时的座位,孩子会有自己的要求。其次,会有一些“奇怪”的举动,比如你帮他穿好鞋子,他却非要你脱下来放在原位,然后他自己穿,比如你帮他搬好凳子,他却要你搬回去,然后自己再去搬,即一切都要归零,然后自己再干,如果不能满足就会有强烈地情绪反应,大吵大闹。家长如果不明就里,就会觉得孩子不听话了,难带了,其实这都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执拗期”产生的原因是什么呢?人的成长应该有两个维度,一个是身体,一个是心理,两者的发展互为依托,在成人前尤为明显。孩子到2、3岁时,语言能力有了极大发展,和外界可以互动了,而最关键的是可以自如地行走了。自如地行走让孩子的世界陡然增大了,其可以探索的范围大大增加。这样的身体变化是孩子前所未有的感觉,会极大地增强他们的自信心,这样的身体成长会影响到他们的心理,他们会觉得自己长大了,会尝试一些事情去展示和享受这种“长大”的喜悦。可以说,是身体的成长促进了心理成长的诉求。 “执拗期”是孩子主动积极探索世界的关键期,对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等能力的发展极为重要,但同时会让家长觉得难管理,费劲,有时还会有权威被挑战的感觉。因而,家长一定要正确认识,积极引导,帮助孩子更好发展。切忌粗暴地压制孩子,简单地压制孩子会让孩子对一些事物不敢去尝试,产生退缩行为,也会造成孩子与家长的疏远,这都不利于孩子的成长。当然,也不能一味顺从孩子,适当的权威,必要的规矩还是要有的,这样的度就需要家长谨慎掌握了。比如听话的内向的孩子要尽量满足,以鼓励他们的探索和尝试行为,而外向的孩子,要适当限制。 “执拗期”一般会持续半年到一年,是家长和孩子建立新的关系的过程。当你和孩子顺利的度过了,恭喜你,你的孩子又上了一个新台阶。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