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甲状腺功能亢进症中医治疗诊断方法/中医治疗方药方剂

 johnney908 2014-07-13
中医部分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原因是什么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原因是什么?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简称“甲亢 ”),是因为甲状腺 激素分泌过多所致的一种常见内分泌病。临床以甲状腺肿大、食欲亢进、体重减轻、心动过速、情绪易于激动、怕热多汗、手抖、突眼等症状为主。以女性多见,其发病率甚高,近年似有增长趋势,其确切病因不明。现代西医学在治疗上有一定的局限性,且可产生不良反应和副作用。

  甲亢一病,与中医瘿病中的“忧瘿”、“气瘿”非常类似。隋代《诸病源候论》指出:“瘿者,忧圭气结所生,亦日饮沙水,沙随气入于脉搏颈下而成之。”阐明了瘿的发生与情志内伤和水土因素相关。唐代孙思邈在《备急千金要方》中介绍了治瘿气的方药和灸法。至宋代,《圣济总录》指出:瘿症“贞彐人多有之,缘忧圭有甚于男子也。”首先观察到本病的发病具有女多于男的特点。清代《杂病源流犀烛》认为瘿之发生乃气血凝滞而成。至今对中医证治仍有一定指导意义。近代1934 年就出现针灸治疗本病的文章。50~60年代已有用中药治疗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临床观察报道,但多以个案为主,治法倾向于清胃胆之腑热。70年代加强了对本病的治疗研究,并主张疏肝化痰、益气养阴为主,重视运用昆布、海藻、黄药子等含碘丰富的药物。80年代以来,随着对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认识的深化,辨证分型渐趋完善,专方治疗也日益增多。特别是通过实践发现,碘剂有缓解持续时间不持久、容易复发加重的缺点,故自80年代中期以来,逐渐突破传统治疗甲亢所沿用的含碘 丰富的中药 。最近有人统计与分析了目前中药治疗甲亢的情况,结果发现含碘较少的药物有效率最高。

  甲亢合并突眼症在治疗上是一个难题,目前多主张从肝论治,采用清肝明目,滋阴清热等法;也有人在理气治肝方药中,注重桂枝的运用,获比较好的疗效。值得一提的是,近10年来,针灸治疗本病也获得满意疗效,无论在临床与原理研究上,都获得了较大的进展,应用体针、水针及电针、光针等,各种穴位刺激法,取得良好的效果。为甲亢的治疗开拓了一个新的领域。据所收集的有疗效分析的文章共30篇统计,治疗1707例,结果治愈714例,显效468例,有效423例,无效102例,总有效率为94%。

  近几年来,在机理研究方面取得了不少成果。通过对甲亢肾阴虚 患者外周血rk细胞活性,血浆cAMP含量变化与辨证分型关系,阴虚阳亢病机与头发微量元素变化关系,阴虚火旺患者尿羟脯氨酸排量等观察,在一定程度上阐明了不同证的生化基础。对针刺后患者血液流变性、心血管功能、体内激素代谢、甲皱微循环以及内分泌功能的影响等也作了系统观察,初步证实了针刺主要是通过调整内分泌系统功能而达到治疗目的的。

  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的原因:

  通过大量临床实践,比较一致的意见是,甲状腺机能亢进症病因主要是情志内伤、体质因素、饮食和水土失宜。而肝郁气滞,气血运行失常,痰湿凝聚,壅结颈前是甲亢基本病机。甲状腺机能亢进症初起多实,久病多虚。


  痰饮食失调或因水土失宜,影响脾胃运化功能,脾失健运,聚湿生痰,复因肝气郁结,气血运行不畅,痰与气结,壅于颈前而成瘿肿。

  邪长期忿郁恼怒,情志不舒,致肝郁气滞,津液为之不运,凝聚成痰,痰气交阻而渐成甲状腺机能亢进症。若气郁日久,或患者素体阴虚,易于化火而成肝火亢盛之势;若痰结日久,气血运行失常,造成气滞血瘀,可使瘿肿坚硬。

  虚肝火亢盛,燔灼肝经,耗伤阴血,加之妇女经、带、胎、产、乳等特点也易致阴血不足,成阴虚火旺之体;又因“壮火食气”,火旺日久则伤气,导致气阴两虚之证。 以上病因病机往往是相互联系的。


中医认为,由于七情不遂,肝气郁结,气郁化火,上攻于头,故甲亢患者急躁易怒,面红目赤,口苦咽干,头晕目眩;肝郁化火,的伤胃阴,胃火炽盛,故消谷善饥;脾气虚弱,运化无权,则消瘦乏力;肝郁气滞,影响冲脉,故月经不调,经少,经闭;肾阴不足,相火妄动,则男子遗精、阳萎;肾阴不足,水不涵木,则肝阳上亢舌震颤;心肾阴虚,则心慌、心悸,失眠多梦,多汗;阴虚内热,则怕热,舌质红,脉细数。患者素体阴虚,遇有气郁,则易化火,灼伤阴血。总之,患者气郁化火,炼液为痰,痰气交阻于颈前,则发于瘿肿;痰气凝聚于目,则眼球突出。

(1)肝郁脾虚痰结型: 证见精神抑郁,胸闷胁痛,吞咽不爽,胃纳不佳,餐后饱胀或有恶心,有消瘦乏力,大便溏薄,又目突出,甲状腺在大,舌质淡胖,可有齿痕,苔薄白、腻,脉弦细,或细滑。肝郁木气不达则精神抑郁,胸闷胁痛,突眼;气机郁滞,脾虚生痰,痰浊壅阻颈部,故见吞咽不灵,颈前肿块。脾失健运,胃失受纳,不能升清降浊则纳差,餐后饱胀或有恶心,消瘦乏力,便溏。舌淡胖有齿印,苔薄白、腻,脉弦细或细滑,为肝郁脾虚、痰湿内结之象。

 (2)气阴两虚型: 证见形体消瘦,神疲乏力,怕热多汗,心悸怔忡,腰膝酸软,甲状腺肿大;舌质红,苔薄黄,脉细数。气虚气不化血,阴虚阴精失于充养,则形体消瘦,神疲乏力;阴虚内热则怕热多汗;心阴亏虚,心失所养则心悸怔忡;肾阴亏损则腰膝酸软。气虚气不化津而生痰则颈部可见肿块。舌红苔 薄黄,脉细数为气阴两虚之象。 

(3)阴虚阳亢型: 此系心肝肾同病,气阴不足,虚阳上潜,证见心烦失眠,心悸怔忡,腰酸乏力,怕热多汗,面红升火,急燥易怒,手指震颤,多食易饥,口渴,消瘦,舌质偏红或边光红,脉弦数或细数。心阴虚,心失所养则心烦失眠,心悸怔忡;肾阴虚则腰膝酸软;阴虚火旺则怕热多汗;阴虚阴不敛阳,肝阳肝火上炎则面红升火,急躁易怒;虚风内动则手指震颤;肝郁化火,的伤胃阴,胃火炽盛故多食易饥、口渴、消瘦。舌质红或边光红,脉弦数或细数为阴虚阳亢之象。

治疗

病初治宜理气化痰,软坚散结;后期治宜柔肝滋肾。 (1)肝郁脾虚痰结型:治宜健脾解郁,化湿豁痰,软坚消瘿。方用逍遥散合六君子汤加减:柴胡、当归、白术、茯苓、甘草、制半夏、陈皮、香附、白芍、白蒺藜、夏枯草、白芥子、泽漆等。 (2)气阴两虚型:治宜益气养阴。方用生脉饮合六味地黄汤加减:党参、麦冬、五味子、生地、山药、萸肉、白芍、黄杞、枸杞子、生牡蛎、制首乌、生甘草等。 (3)阴虚阳亢型:治以益气养阴,滋肾潜阳。基本方可用黄杞、党参、生地、枸杞子、制首乌、山药、龟板、白芍、鳖甲、夏枯草、香附等。甲状腺肿大明显者加白芥子;心悸失眠加远志、灵磁石;手震颤剧者加珍珠母,钩藤;胃热重、易饥者加生石膏、知母;伤阴明显者加天花粉、麦冬、玄参等。 对甲亢患者的多汗,可用牡蛎散,或用大剂量的黄芪、浮小麦。对甲亢中常见的心悸、失眠、多梦等心神不宁症状,可在一般性治疗的基础上用酸枣仁、远志、龙骨、夜交藤、珍珠母等。

《诸病源候论·瘿候》说:“瘿者,由忧恚气结所生”。说明中医早就认识到情绪和精神因素对甲亢发生的影响。情志抑郁,肝失疏泄,气郁化火,若原来体质就肝肾阴亏,则更易炼液成痰,壅滞经络,结于项下而成瘿。

 【甲亢吃什么好】甲亢的饮食

宜食

  供给足够的含糖类食物,以满足过量的甲状腺素分泌引起的代谢率增加。多食用含蛋白质的食物,但应限制动物性蛋白质。应供给丰富的多种维生素,因高代谢消耗能量而消耗大量的酶,多种水溶性维生素缺乏,尤其是B族维生素和维生素C,以及脂溶性维生素,如维生素D、维生素A。适量服用钙、磷,以预防骨质疏松;病理性骨折,应适量增加钙、磷的供给。增加餐次,为补充体内消耗,除每天三餐主食外,上、下午两餐间宜各增加1次点心。可经常用食物枸杞头、菊花脑、旱芹、金针菜、马兰头、荷叶、荸荠、西瓜、桑椹、莲子、苦瓜、决明子、白菊花、鸭肉、百合、蚌肉、鲍鱼、蛤蜊等食物。

  忌食

  含碘食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不是缺碘所致,故忌多食用海鱼、紫菜、海带等含碘量高的食物。强烈刺激性食物,如生葱、生青蒜、辣椒等都是强刺激性食物。甲状腺功能亢进患者虽食欲亢进,但消化功能差,营养吸收不良。因此,应忌食用油腻、煎炒等食物。含纤维多的食物,如韭菜、芹菜、粗粮等忌多食用。应限制的食物,如狗肉、羊肉、桂圆肉、辣椒、胡椒、肉桂、白酒、人参等食物。

  食疗食补

  绿豆海带粥

  原料:绿豆60克,海带30 克,大米30克,陈皮6克,红糖 60克。

  制作:将海带洗净泡软切丝,铝锅内加清水,入大米、绿豆、海带、陈皮,煮至绿豆开花为度,放入红糖溶匀,备服。当粥食用。

  功效:主治肝火亢盛,甲状腺肿大,眼球突出,烦躁易怒,面红目赤,汗多,怕热,口苦。

海带苡仁汤

  原料:海带30g,苡仁30g,鸡蛋3颗,盐、味精、胡椒粉、猪油适量。

  制作:洗净海带,切成条,洗净苡仁,加水共放锅内炖至熟烂,连汤备用。再将锅置旺火上,放适量猪油,将打匀的鸡蛋炒熟,随即将海带、苡仁连汤倒入,加盐、胡椒粉、味精即成。每日1剂,连服数周。

  功效:主治肝郁气滞,湿痰凝结,甲状腺肿大(常时称),柔软不痛。伴有胸胁闷痛,喜太息。

  什锦豆腐

  原料:豆腐4块,西红柿150克,木耳、冬笋、豌豆各15克,湿淀粉9克,生油9克,葱,盐等调味品适量。

  制作:上述原料烩汤服食隔天1次,连服数次。

  功效:主治肝郁气滞,湿痰凝结,甲状腺肿大(常对称),柔软不痛。伴有胸胁闷痛,喜太息。


【昆布海带煮黄豆】

  配方:昆布、海带各30克,黄豆150~200克。

  制法:上三味洗净后共煮汤,加盐或糖调味。

  功效:消痰软坚消瘿。

  用法:佐餐食用。

  【海带绿豆粥】

  配方:海带、绿豆、小米各适量。

  制法:海带、绿豆、小米共煮成粥,加红糖调味。

  功效:化痰软坚散结。

  用法:作早晚餐服食。

  【桂圆益心膏】

  配方:桂圆肉150克,当归100克,远志50克,天门冬50克,五味子30克,大枣20枚,黑桑椹30克,黑芝麻20克。

  制法:除芝麻外,均入砂锅内水煎煮,每半小时滤出药液1次,再加水复煎,如此3次,将所有药液合在一起,以小火煎熬浓缩成黏稠膏状,加蜂蜜1倍,将黑芝麻研细撤入,再煮沸,置冷,储于瓷罐中即可。

  功效:补养心阴。

  用法:每日2次,每次1匙,热水冲化,1次饮完。

  【五味粥】

  配方:大麦150克,酸枣仁10克,五味子10克,麦门冬10克,嫩莲子20克,龙眼肉20克。

  制法:将酸枣仁、五味子捣碎,与麦门冬同煮,浓煎取汁。莲子去心入水中煮烂。大麦煮粥,将熟时,兑入药液,放入莲子、龙眼肉,稍煮,加糖调味。

  功效:滋养心阴,宁心安神。

  用法:每日1剂,作早晚餐食用。

  【加味二冬粥】

  配方:天门冬15克,麦冬15克,沙参15克,荷叶30克,甘草10克,粳米100克。

  制法:将天门冬、麦冬、沙参、荷叶、甘草加水1500毫升,煎汤取汁,入粳米用文火煮粥,将熟时加入红糖调味,稍煮片刻即可。

  功效:滋养心阴。

  用法:每日1剂,分2次服食。

  【干烧冬笋】

  配方:冬笋300克,枸杞子10克,麦冬10克,鲜菊花5克,生栀子2克。

  制法:冬笋切成菱形块,入油锅低温炸成金黄色,捞出入另一锅加清汤及调料和上述四药,旺火烧开后移至小火,熬至卤汁干,即可装盘食用。

  功效:清肝泻火,消痰育阴。

  用法:佐餐食用


西医部分 
甲亢按病因不同,可分为以下十余类:
①弥漫性甲状腺肿伴甲亢:简称弥漫性甲亢。本症主要由于自身免疫反应和精神刺激所致,高代谢率症状常和弥漫性甲状腺肿、突眼同时或先后发生,是甲亢中最常见的一种。本症又称弥漫性毒性甲状腺肿、突眼性甲状腺肿、Graves病或Basedow病等。
②自主性高功能甲状腺结节:本病病因未明。功能亢进的结节或腺瘤为引起甲亢的主要组织。③毒性甲状腺肿伴甲亢:原因未明,常见于原来甲状腺呈多结节性肿大多年的患者,引起甲亢的组织为整个甲状腺组织(见"毒性甲状腺肿"条)。
④垂体肿瘤:如促甲状腺激素(TSH)瘤,罕见(见"垂体肿瘤"条)。
⑤甲状腺滤泡性癌:产生过多甲状腺激素,引起甲亢。
⑥异位TSH综合征:如支气管癌和胃肠道瘤等均可分泌TSH或与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相似的甲状腺刺激物,引起甲亢。
⑦碘甲亢:本症与长期摄入较多的碘有关,但患者甲状腺可能原有内在缺陷,常有结节,临床上很少发生突眼(见"碘甲状腺功能亢进症"条)。
⑧桥本甲状腺炎伴甲状腺毒症: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桥本甲状腺炎)和弥漫性甲亢有共同的自身免疫基础,在部分慢性淋巴细胞性甲状腺炎的早期可表现为甲亢,后又常转变为甲状腺功能减退症。
⑨亚急性甲状腺炎初期:甲状腺滤泡破坏,摄碘率减低,甲状腺激素溢,出至血循环,引起血清甲状腺激素增多,临床上也可有短暂的甲亢表现,但甲状腺本身功能常不亢进,可正常甚而偏低。
⑩卵巢甲状腺肿:甚少见,在卵巢畸胎瘤中可含有甲状腺组织,分泌过多甲状腺激素而致甲亢。⑾药源性甲亢:如甲减患者或因其他目的摄入过多甲状腺激素,可引起甲亢症状,实际上和亚急性甲状腺炎所致的一过性甲亢表现一样,甲状腺本身功能并不亢进,可正常或偏低。 

典型表现包括高代谢症候群、甲状腺肿和突眼三方面,但轻症病人可能类似神经官能症,老年和儿童患本病的表现常不典型。 
(一)神经系统  患者易激动、精神过敏,舌和双手平举向前伸出时有细震颤,多言多动,失眠,焦虑,烦躁,猜疑,思想难集中,有时有幻觉,甚至亚躁狂症,腱反射活跃。也有表现淡漠者,以中老年多见,尚有嗜睡、抑郁、无精神,面容早老而憔悴、发呆,往往还有心力衰竭和恶液质,病情多较重,易发生甲状腺危象。 
(二)高代谢症候群  烦热、多汗,常有低热,发生危象时可出现高热。基础代谢率增高。食欲明显增加,但乏力、消瘦。 
(三)甲状腺肿  甲状腺肿大常呈弥漫性对称性,质软,吞咽时上下移动。由于甲状腺血流量增多,故在上下叶外侧可闻及血管杂音和们及震颤,尤以腺体上部较明显,此为本病一特殊体征。 
(四)眼征  突眼由自身免疫机制引起。甲状腺球蛋白与相应抗体的复合物沉积于眼肌肉的细胞膜而引起水肿和淋巴细胞浸润,眼球外肌体积增大,引起突眼和球后肌麻痹;球后脂肪及结缔组织细胞发生免疫反应,严重时上下脸不能闭合,眼球调节作用差,幅辏反射消失或失调。甲状腺激素引起交感神经活动亢进,使患者上睑退缩,眼裂增宽,凝视。  非浸润性突眼又称良性突眼,占大多数,一般属对称性,主要因交感神经兴奋眼外肌群和上睑肌张力增高所致,球后组织改变不大,其眼征为①眼睑裂隙增宽,少瞬和凝视;②眼球内侧聚合不能或欠佳;③眼向下看时,上眼睑因后缩而不能随眼球下降;④眼向上看时,前额皮肤不能皱起。  浸润性突眼又称内分泌性突眼、恶性突眼。患者眶内、眶周组织充血、眼睑水肿,伴眼球胀痛、畏光、流泪,眼球突出,眼睑不能闭合。可发生角膜溃疡、穿孔,结膜充血、水肿,眶内压增高影响视神经血供,可引起视神经乳头水肿、视神经炎或球后神经炎,甚至视神经萎缩、失明。 
(五)心血管系统  患者心悸、气短,窦性心动过速,安静状态下心率仍快。常有早搏,阵发性或持久性心房颤动,扑动及房室传导阻滞等心律不齐也可发生。心尖区第一心音亢进,常闻及收缩期杂音,偶可在心尖区闻及舒张期杂音。病久者尤其是男性重症病人可有心脏扩大和心绞痛,合并感染或应用β一受体阻滞剂容易诱发心力衰竭。 
(六)消化系统  过多甲状腺素可兴奋肠蠕动而致大便次数增加,有时因脂肪吸收不良而呈脂肪痢。甲状腺激素对肝脏的毒性作用可致肝肿大、ALT增高和BSP滞留。 (七)血液和造血系统  白细胞计数偏低,淋巴细胞绝对值、百分比及单核细胞增多,血小板寿命也较短,有时可出现紫瘢症,偶可见贫血。 
(八)肌肉与皮肤  肌肉软弱无力。小部分患者有双胫前对称性粘液性水肿。皮损初起呈暗紫红色,皮肤粗厚,以后呈片状或结节状叠起,最后呈树皮状,可伴继发感染和色素沉着。 
(九)内分泌与生殖系统  女性患者常有月经减少,周期延长,甚至闭经,部分患者仍能妊娠、生育,分娩时应防止甲亢危象。男性多见阳萎。肾上腺皮质于本病早期常较活跃,而在重症患者中功能常相对减退或不全;垂体分泌ACTH增多,血浆皮质醇浓度正常,但清除率加快。 
(十)甲亢性周期性麻痹  需与甲亢肌病鉴别。甲亢肌病的血钾正常,肌电图异常。甲亢性周期性麻痹则血钾小于3. 5mmol/L,钾分布异常,血糖升高可使钾由细胞外移向细胞内,故葡萄糖和胰岛素静脉滴注可诱发本病。麻痹的发生机理尚不明了,主要和钾的细胞内转移及稀释有关,过多的甲状腺激素能促进Na+ -K+ -ATP酶的活性,引起K+的转移。 
(十一)甲亢危象  感染、精神创伤、手术、妊娠、分娩、骤然停药等可诱发危象,老年病人较多见。出现危象早期患者原有症状加重,伴中等度发热,恶心、呕吐,以后发热可达40℃或更高,心动过速常在160次/分以上,尚有大汗、腹痛、腹泻,甚而谵妄、昏迷。淡漠型甲亢与老年性甲亢发生危象时表现不典型,应特别注意病情变化。甲亢危象死亡原因多为高热虚脱、心力衰竭、肺水肿、水电解质紊乱。甲亢危象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加,可达(10~20)× 109/L,肝、肾功能有异常。

(一)血循环中甲状腺激素浓度测定 用放射免疫分析法测定,TT4的正常范围为65~156nmol/L (5~12μg/dl), TT3为1.23 ~3.08nmol/L(80~200ng/dl);FT4 为32.5±6.5pmol/L(2.5±0.5ng/dl),FT,为6.0~ 11.4pmol/L(3.9~7.4pg/ml)。用间接法测得游离甲状腺素指数(FT4I)正常范围为2.23~ 7.08,游离三碘甲腺原氨酸指数(FT3I)为130~165。 (二)甲状腺激素合成功能检测 1.甲状腺摄131 I试验 甲状腺部位3小时及24小时摄131 I率分别为5%~25%及20%~ 45%(近距离法)。甲亢除有吸131 I率升高外,多伴有高峰提前出现。本试验受很多药物和食碘食物的影响,故在检查前2~3周应避免这些干扰因素。 2.甲状腺显像 有多种方法:示踪剂有131 I或99mTc,成像方法有扫描机、γ一闪烁照相机 或单光子发射型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仪,利用显像技术可了解甲状腺的大小、位置、形态及放射性分布;搜索异位甲状腺,寻找有功能的甲状腺癌转移灶以及判断甲状腺结节的性质。一 般腺瘤为热温结节,桥本氏病及甲状腺癌为凉结节。 
(三)下丘脑-垂体-甲状腺调节功能检测 
1.血清TSH测定正常范围为2~10mU/L。
 2.高灵敏TSH免疫放射测定(HS一TSH IRMA)上海华山医院59例正常人实测范围 为0.05~5.9mU/L本法优于TSH放免测定,能区别正常人和甲状腺功能亢进(甲亢)、甲状腺功能减退(甲减)患者,在灵敏度与特异性方面较FT4放免测定更好,可减少TRH兴奋 试验的应用例数,因此被推荐为甲状腺功能试验的首选项目。
 3.TRH兴奋试验甲亢患者由于血清T3、T4水平升高,通过负反馈机制在垂体前叶能 阻断TRH对TSH的刺激作用,因此患者对TRH刺激无反应性,当然也要排除其他垂体病变的可能性。
 4.T3抑制试验正常人服外源性T3后能抑制内源性TSH的合成与分泌,而使甲状腺摄131 I率较服药前明显降低,但Graves病患者存在病理性甲状腺刺激物(LATS、HTS、TRAb 等),刺激甲状腺引起摄131 I率增高,且不为外源性T3所抑制,故甲亢时抑制率<50%,恶性突眼不受抑制;而正常人及单纯性甲状腺肿的抑制率>50%。具体方法为先测摄131 I率,然后每日口服T360μg(20μg, 每8小时一次),共服6天,第7天作第二次摄131 I率测定,从2次摄131 I率计算抑制率。 
(四)甲状腺抗体检测 常用的有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甲状腺滤泡上皮细胞浆成分抗体(MSA)、甲状腺微粒体抗体(TMA)。其他如抗核抗体(ANA)、抗平滑肌抗体(SMA)及抗胃壁细胞抗体(PCA)等。 
(五)其他 1.基础代谢率(BMR) BMR能反映甲状腺激素的外周代谢情况,但易受多种生理、病理及药物因素影响。在无实验室条件下可用间接法计算:脉率十脉压一111= BMR (%)。 2.血胆固醇测定。 3.外周血白细胞。


本病尚无明确的针对病因的治疗,患者应避免精神紧张等对本病的不利因素,注意适当休息,摄入足够热量和维生素,以补充本病引起的消耗。治疗目的主要是控制高代谢症候群,促进免疫监护的正常化。对含碘中药的使用应权衡利弊。传统治瘿的方剂中的一些药物,如海藻、昆布等含碘量甚高,而在甲亢的治疗中,碘的应用是比较局限的。碘能暂时性地抑制甲状腺内碘的有机化,其主要作用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释放,而不是象硫脲类药物主要是抑制甲状腺激素的合成。临床上主要利用碘迅速奏效的特点用来在紧急情况下控制甲状腺激素的分泌,如在甲亢危象或危象先兆,或在甲亢患者需作紧急手术时。此外,碘可减少增生的甲状腺的血液供应,故也作为术前准备。但另一方面也应看到,单独用碘作为甲亢的决定性治疗效果不但不好,而且在应用一阶段后会出现“脱逸”现象。这时由于甲状腺内尚有大量激素贮存,会给改用其他药物带来困难。用碘治疗在停药后甲亢的症状还会加重,因此,使用含碘中药时应充分考虑这些弊端,要持谨慎态度。

甲亢危象系本病的严重表现,主要诱因为精神刺激、感染、手术前准备不充分等。故应强调预防措施:①避免精神刺激;②预防和尽快控制感染;③不任意停药;④手术或放射性同位素碘治疗前,做好准备工作。

附件:并发症
重用提升药治疗耳聋。

笔者在几十年的临床实践中另辟新径,逐渐摸索出一条新路子,即治疗神经性耳聋则重用升提药,继以益气健脾法奠后。

    重用升提药,是指升麻、葛根、柴胡、蔓荆子四药合用,重者并非谓其加重药中剂量,而是重用升提的药味数,使其升举清阳,冲击空窍,勿虑升之太过。因为耳聋乃几年甚至几十年的顽疾,一直处于古井无波,一潭死水的状态,治之之法,就是投石下井,激造波澜,然后籍机取治,以益气健脾奠后。何以独独弃肾而从脾呢?主要是崇尚李东垣学说,他认为:脾居中州,主运化水谷精微,且将精微物质上输于肺,再由肺的“朝百脉”,使诸窍得到濡养而清健,若脾土一衰,难化精微,则属于“诸窍”的耳窍失其滋养而作聋矣。《灵枢·口问篇》云:“耳者,宗脉之所聚也,故胃中空,则宗脉虚,虚则下留,脉有所竭,故耳鸣。”《嵩崖尊生全书》亦云:“脾胃一虚,耳目九窍不利,故治脾为耳症第一要义。”脾土一健,精微充足,则耳窍得养。

    医案1 唐某,男,63岁,教授。初诊1997年12月19日。4月份右耳突然失听,当时医院诊断为“突发性耳聋”。住院治疗二十余日,听力有所提高,电测听提示:纯音听力提高约20分贝,后因出国而中辍治疗,加之疲劳,致已升之听力再度下降,几经治疗,听力仍无明显改善,刻下伴耳鸣,呈持续性,音量较大。检查:双耳鼓膜(-),舌淡苔少,脉平。突聋8月余,情如古井无波,纵然石药有灵,亦难以求效,兹拟重用升提药。处方:升麻3g、柴胡3g、葛根6g、蔓荆子6g、菖蒲3g、路路通10g、红花6g、桃仁10g、落得打10g,5剂。二诊:12月24日。5剂后,右耳稍有不适,嘱其续服原方。三诊:12月30日。药进8剂后,右耳鸣响更甚,听力反而下降,头部作胀,舌淡苔溥,质偏胖偏嫩,脉细。古井投石,总算已起波澜,今可藉机,取益气健脾法。处方:升麻3g、葛根6g、黄芪10g、党参10g、紫河车10g、淮山药10g、熟地10g、当归10g、肉苁蓉10g。四诊:98年1月13日。耳鸣已失,听力明显提高,一向失听的手表声,刻下已能倾聆而得,舌淡苔薄,脉平。习惯用药,非六味莫属,但要知耳为宗气所聚之处,徒求益肾终不及培土之直接耳,看来效果已现,务宜坚持。原方加蒲黄炒阿胶珠10g。

    按 此方中黄芪、党参、升麻、葛根益气健脾,升举清阳,且葛根有扩张血管的作用,熟地、当归虽为补血之药,但要知气为血师,血为气母,血液充足则所补之气亦有所依附。肉苁蓉一味,看似温肾阳之药,而实际上,肾阳亦即元阳,《景岳全书》云:“五脏之阳气非此不能发”,元阳一振,则脾阳亦随之而振,脾阳振奋,则脾的运化水谷精微功能旺盛,耳窍得精微而聪慧。另用蒲黄炒阿胶珠,则更具匠心,因此药乃补肺气之药,《温热经纬》中云:“肺经之结穴,在耳中,名曰笼葱。”补肺亦即聪耳,总观全方,仍是以益气健脾为主。

    医案2 陆某,男,15岁,学生。初诊1996年5月3日。两耳听力下降三年余,始于大量鼻血之后,曾先后到上海五官科,给予吹服药治疗,均无效果。刻下两耳听力不济,头昏头痛。检查:双耳鼓膜(-),舌淡苔薄,边有齿印。失听3年,似成痼疾,暂用升提。处方:升麻3g、柴胡3g、葛根6g、蔓荆子6g、菖蒲3g、路路通10g、党参10g、黄芪10g、白术10g、甘草3g,5剂。二诊:5月8日。5剂后,头痛加重,但听力依然如故,嘱其续服原方5剂。三诊:5月13日。头痛减轻,自觉听力略有上升。重用升提药已初见端倪,益气健脾之投,有所藉机而用,唯以非旦夕之功,以丸药缓图最合法规。补中益气丸,每次5g,1日2次。后来函告之,此丸药服用2月,听力完全恢复,教师讲课内容完全能听到,学习成绩也有所提高。

    结语 重用升提药常常用于突发性耳聋、药物性耳聋、老年性耳聋、及一切耳聋已久者,高血压患者忌用。运用此法一般数剂后即有效应,此效应就是头痛耳鸣,若无反应,说明此法无效,立即停药,以后也无须再用它药。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