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易经之十二消息卦

 maqianzi 2014-07-13

易经之十二消息卦
       
易学中十二辟卦之说渊源很远,据悉在干宝注<周礼>所引<归藏>文字中,即有十二辟卦之说。也就是说,它与周易应属同龄人。而真正形成一套理论,是通过汉人之笔留传下来的,亦称为十二消息卦。简单的介绍是:

       
在一个卦体中,凡阳爻去而阴爻来称为;阴爻去而阳爻来称

         “
十二消息卦即被视为由二卦各爻的”“变化而来的。” 是君主的意思,这里取其主宰之义。用十二个卦配十二个月,每一卦为一月之主,是谓十二辟卦即十二月卦。这十二卦是:复、临、泰、大壮、夬、干、姤、 遯、否、观、剥、坤。配以地支排序之月份,就是:复主十一(子)月,临主十二(丑)月,泰主正(寅)月,大壮主二(卯)月,夬主三(辰)月,干主四(巳) 月,姤主五(午)月,遯主六(未)月,否主七(申)月,观主八(酉)月,剥主九(戌)月,坤主十(亥)月。 

易经之十二消息卦 - ay1012 - 独行的博客
  此十二卦中,阳爻递生的六个卦,即从子月复卦到已月干卦,阳爻从初爻的位置逐次上升:复卦初爻为阳爻,临卦是初、二爻为阳爻,泰卦是初、 二、三爻为阳爻,大壮卦是初、二、三、四爻皆阳爻,夬卦是初、二、三、四、五爻皆阳爻,而干卦则全为阳爻,在此六个卦象中阳爻逐次增长,故称为息卦” “即为生长之意。反之从午月姤卦到亥月坤卦,阴爻逐序上升,阳爻依序递减,从干卦到到姤卦,初爻为阴爻所取代,从姤卦、遯卦、否卦、观卦、剥卦、以至 坤卦,此六个卦象中阳爻逐步消失,以至全无,故称为消卦。在十二辟卦中,子月(中气冬至)为复卦,为一阳来复之像(初爻为阳爻),表示冬至过后阳气初 生,而午月(中气夏至)为夏至过后,阳气盛极而转衰、阴气初生(初爻为阴爻),寅月阴阳调和(三阳爻、三阴爻)故初春为三阳开泰,其义即源于十二辟 卦。 

如果我们留意一下就可发现,十二辟卦既是全部都集中在”“为上下卦的乾坤区内,也是全部集中在八宫中的”“二宫之中。它们处在乾坤二宫的第一到第六卦,也就是”“二宫除去游魂卦(晋、需)和归魂卦(大有、比)以外的全部的卦。 
在干宫的辟卦是:干(巳)、姤(午)、遯(未)、否(申)、观(酉)、剥(戌)。它们具有相同的六亲属性:兄弟金、子孙水、妻财木、官鬼火、父母土。 
在坤宫的辟卦是:坤(亥)、复(子)、临(丑)、泰(寅)、大壮(卯)、夬(辰)。它们相同的六亲属性是:兄弟土、子孙金、妻财水、官鬼木、父母火。 
这些十二辟卦的特性,在纳甲法中是早已标明了的。只是通常都是把它与其它卦混在一起来讨论,没有注意它的特殊性,更没有留意它们与地支(子、丑、寅、卯……)的对应关系,是一个不小的疏漏。 
楚竹书周易各卦的首尾符提醒我们不要忽略这一点。

临卦六三 大寒   遁卦九三 大暑
泰卦九五 雨水   否卦六五 处暑
大壮初九 春分   观卦初九 秋分
夬卦六三 谷雨   剥卦六三 霜降
乾卦六五 小满   坤卦六五 小雪

消息卦以卦含子、丑、寅、卯、辰、巳,卦含午、未、申、酉、戌、亥,以两卦十二爻表示一年的十二个月。(或称为一年循环周期)
     从复至乾,阳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阴爻逐渐减少,表示阳气逐渐增强,阴气逐渐减弱。为阳息阴消过程;从姤至坤,阴爻逐渐增加,从下往上增长,阳爻逐渐减少,表示阴气逐渐增强,阳气逐渐减弱。为阴息阳消过程。

附:

1、一网友评论:

十二辟卦在六爻预测上应用较少,但在风水,奇门遁甲等学术上应用很多。他体现了一年四季的阴阳消长状况。但学易要举一反三,灵活应用。那么他就可以体现万物发展的规律。我们可以发现以下规律:
1
.顺时针看时,他代表事物向前发展,代表产生反之逆时针代表消灭。我们可以发现生成一个事物要从内部开始,或由近及元,由下到上(因为顺着看内卦先变内卦代表内部的,近处的,下面的),毁灭事物要从外部开始。例如:盖搂(生成事物)要从第一层开始,吃苹果(毁灭事物)要从外向内吃。
2.
阴阳是此消彼长的。从社会上说,人类社会曾经历了一个母系社会,所以发展到现在现在变成了父系社会。进一步可以发现,现在的社会阳爻不断上升,阴爻越来越少,代表人不断注重外表,社会越来越活跃,而不注重内在修养,不注重根本(阳为外为动,阴为内为根本)。也象征着人类把地下的的石油、煤炭等资源挖到地面上来。
   
大家可以灵活推倒出更多的规律。我想:《推背图》就是用这种方法得出来的。


       2
                                             易经中有十二个消息卦
易经中有十二个消息卦:乾、姤、遁、否、观、剥、坤、复、临、泰、大壮、夬,分别依次代表一年中从四月开始到次年三月的十二个月。在这里,我简单地将十二个消息卦相互转换的原理粗略解说一下。
    1  
首先我们从阳气最旺盛的四月开始,在易经中代表四月的消息卦是乾卦。它的6个爻都是阳,属于纯阳之卦,形状如下:
———
———  
上卦为乾;
———
———
———  
下卦为乾;
———
    
按照《易经》里面变易的理论,虽然四月是阳气最旺盛的时刻,但是这种情况不能持久不变。阳极阴生,是自然法则。必然将产生变化,阴气将悄然滋生。变化是从最下方的阳爻消退,阴爻滋生开始的。
    2   
如果乾卦最下方的初九变成阴爻,就变成了姤卦 ,代表五月,形状如下:
———
———   
上卦为乾;
———  
———
———   
下卦为巽;
—  —
这样51阴,代表阴气产生,代表五月。
      3   
如果姤卦的九二,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二个爻变成阴爻的话,姤卦就变成遁卦了,代表六月, 形状如下:
———
——— 
上卦为乾;
———  
———
—  —  
下卦为艮;
—  —
    4  
阴气逐渐上升,遁卦的九三,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三个阳爻变成阴爻的话,就变成否卦,代表七月, 形状如下:
———
———  
上卦为乾;
———
—  — 
—  —  
下卦为坤;
—  —
    5 
阴气逐渐上升,遁卦的九四,也就是从下面数第四个阳爻变成阴爻的话,就变成观卦,代表八月, 形状如下:
———
———  
上卦为巽;
—  — 
—  — 
—  —  
下卦为坤;
—  —
    6 
阴气逐渐上升,观卦的九五,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五个阳爻变成阴爻的话,就变成剥卦,代表九月, 形状如下:
———
—  —  
上卦为艮;
—  — 
—  — 
—  —  
下卦为坤;
—  —
    7 
阴气逐渐上升,剥卦的上九,也就是从下面数第六个阳爻变成阴爻的话,就变成坤卦,代表十月,形状如下:
—  — 
—  —  
上卦为坤;
—  — 
—  — 
—  —  
下卦为坤;
—  —
    
此时此刻,所有的阳爻都消失了,全部是阴爻,阴气达到了极其旺盛时期。可以说是阴的顶点,但是满盈则溢,不可持久,达到极盛之时刻,必然要变化。
    8 
阳气逐渐上升,坤卦的初六,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一个阴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变成阳爻的话,就变成复卦,代表十一月, 形状如下:
—  — 
—  —  
上卦为坤;
—  — 
—  — 
—  —  
下卦为震;
———
    9 
阳气逐渐上升,复卦的六二,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二个阴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变成阳爻的话,就变成临卦,代表十二月, 形状如下:
—  — 
—  —  
上卦为坤;
—  — 
—  — 
———  
下卦为兑;
———
    10 
阳气逐渐上升,临卦的六三,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三个阴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变成阳爻的话,就变成泰卦,代表正月, 形状如下:
—  — 
—  —  
上卦为坤;
—  — 
———  
———  
下卦为乾;
———
    11 
阳气逐渐上升,泰卦的六三,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三个阴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变成阳爻的话,就变成大壮,代表二月, 形状如下:
—  — 
—  —  
上卦为震;
——— 
———  
———  
下卦为乾;
———
    12 
阳气逐渐上升,临卦的六五,也就是从下面数第五个阴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变成阳爻的话,就变成夬卦,代表三月, 形状如下:
—  — 
———  
上卦为兑;
——— 
———  
———  
下卦为乾;
———
    
最后, 阳气逐渐上升,大壮卦的上六,也就是从下面数第六个阴爻开始悄悄发生变化,变成阳爻的话,就变成乾卦,代表四月, 形状如下:
——— 
———  
上卦为乾;
——— 
———  
———  
下卦为乾;
———
    
到了这个时候,阴气全部消失,取代它们的纯阳的乾,也就回到了起点。 


  3                                                      太极图解意
     太:初始、宗源、无上。极:最端之位、结构之元。太极的字面含义:即最高级、最标准、最完美之义;太极的真实含义:万事万物都存在于太极中,并在太极的主宰下运动、变化、发展着,并且以旋极为其运动形式,以中气以为和的圆融为运动品质。  
   
太极图是线条最简洁、图象最简单的图案,同时她又是最博大精深、内涵最丰富、造型最完美的图案,古今中外没有哪个图案有如此深刻的意境,它是可以概括宇宙本源的道生德一、道无生万有、无极生太极、太极生阴阳,阴阳演万物的宇宙万生万有的模式。太极的表象形式是由阴阳两部分构成的统一体,太极的品格就是德一。无极大道所生出的太极,是一气含三、一元四素(象数理气)的物质表象复合体。大道化生出的德一,是一种无形的高级光气能量物质,是生育、滋养宇宙万物的能量源泉,是一切生命结构、运动的主宰。一个简单的太极图,可以揭示出宇宙、生命、物质的起源及其发生、发展、运动的自然规律性。可见我们的祖先是多么聪明慧智! 
      
太极图是对事物运动和结构成因的图解,有以下几方面的含义: 
     1
、太极图中的“S”线将太极图清晰地分为阴阳两个部分,表明任何事物的内部都有个太极结构模式。 
     2
、太极图的两个部分用不同颜色相区别,分为阴和阳,以“S”线相隔,表明这两部分既是一个互根互生、不可分离的整体,同时又是相互分立、各有其属性的相对独立体。  
     3
、太极图的两个独立的阴阳鱼各有一个小鱼眼点,即阳鱼中有阴鱼眼,阴鱼中有阳鱼眼,表明任何事物结构中,都包含着两个方面的因子,是一种我中有你、你中有我的包含关系。也就是说,虽然阳中含阴,阴中含阳,互相包含,但是不论是鱼体还是鱼眼,都又是相对独立的。 
     4
、太极图圆形的含义:一是圆形图边,就是无极,就是道;二是表示宇宙万物的结构和运动,都是圆形的,而且是循着各自的圆轨规则而运转着;三是表示万物运动都是以旋转为基本运动形式,而且具有顺转与逆转的双向运动。四是表示万物的阴阳运动是以德一为主宰的中气以为和为法则,因而表现出事物发展的流畅与圆融,万物才能生存发展;否则则意味着万物的消亡。   
 5
、太极图的对称性:太极图的整体结构均衡对称,表明它的体征是一个稳定的结构,维持其稳定的基本保证,就是太极中德一能量是中和之气,驾驭着阴阳两侧的运动始终是均衡的、平衡的、稳固的。同时,阴阳两者又是相对独立的体系,阴中生阳,阳中生阴,既对立又统一,双方均衡的互抱为一,处在平等的结构地位。  
     6
、太极图圆周内部的对称含义:说明太极圆四周蕴含着四象,即东、南、西、北四方;春、夏、秋、冬四季;仁、义、礼、智四德,德一(即厚德信土)居于中心,主宰、平衡着四方、四季、四德,表明了太极的运动是平稳的、有序的旋转运动。 
     7
、太极图的阴鱼和阳鱼都有大头和小尾的形状,表明事物的生、长、成、坏、亡,完成各自的一个自然规律性,循环不已,永无停歇。而且这种运动是有正反两个方向性,顺生与逆返,显示太极图阴极阳生、阳极阴生的正旋与反旋的旋转方向。 
      8
、太极图阴鱼和阳鱼的大头与小尾,还表示着阴和阳在旋转中的强弱互相变化,大头为强,小尾为弱,在大头处各有对方的鱼眼,同时与对方的小尾衔接,这显示了太极内部阴阳的互生互克,互相制约,以及阴阳两种能量由小到大的可变性,同时又有由大到小的变易性,呈现出物极必反的状态,这就是易理产生的变易之理。
  
        
以上所述仅是概言,太极图有无限的含义:但她的主旨纲领是德一能量的主宰、驾驭性,在德一的演生、调控下,才产生出阴阳二元性、三生万物性、四象五行性,以及她的简易性、不易性与变易性;同时表现出她的圆周结构性、运转圆规性、旋极双向性、均衡对称性、中和圆融性、相反相成性、互克互生性、变易互动性等等特性,举不 胜举,意难尽言,唯在以心去悟,感而遂通。所以自古以来《易经》又被称为心易,其理即在此也。

     4                                                     十二消息卦与中医病象的关系
     十二消息卦又叫十二壁卦,它是取《易经》六十四卦中十二个特殊的卦形,配以每年十二个月(纯太阴历)。以反映四时、八节、十二个月等,阴阳消长规律。亦以阴阳损益来表示人体精气的盛衰变化。
字的古意为,圭是测日工具,君则以示其统领四时万物。又指外圆内方的礼器,外圆象天,内方法地,外圆为在天的二十八宿,内方为在地的十二地支、十二月,壁卦及四时八节。内方边上是二至二分四立的日晷影长,中心为北斗星。这样就把十二壁卦的天文背景反映了出来。
    
根据天人相应学说,古人发现疾病在二分二至四个节气变化尤为明显,而二分二至又与天象的尾、箕、参、壁四宿及卦象的复、垢、大壮、观四卦分别有着相应关系。二分二至是一年中阴阳消长的转折点:冬至、夏至为阴阳之气接合之时,春分、秋分为阴阳之气分离之时。二月的春分节,斗柄指卯,其时太阳行至二十八宿的壁宿。这一日,日岀卯正刻,入酉正初刻、昼五十刻、夜五十刻昼夜长短相等。春分过后,则阴阳分离昼渐长,夜渐短、阴气退、阳气进,气候渐暖,万物生复,在卦象上用大壮表示(雷天大壮)。
在病理上,阴虚寒症的疾病至此日减轻,阳虚热症的疾病至此日趋重,新疾多发于肝胆,素有脾胃病的,此时易复发或加重甚至恶化。
     
五月中气的夏至节,斗柄指午,太阳行至二十八宿的参宿,日出寅正四刻入戍初刻,昼五十九刻,夜四十一刻,所以这一天昼最长、夜最短,为阳极生阴之时。这在壁卦中以夏至一阴生的姤卦表示,(天风姤)是邂逅之意,指阴阳相遇,在这阳旺阴生之际,人体的病理变化较剧,危险度也高。
秋分八月中,斗柄指酉,太阳行至二十八宿的箕宿,秋分日,日岀卯下初刻,入酉正初刻,夜五十刻、昼五十刻,昼夜长短相等。此后与春分相反,阴气渐进、阳气渐退,夜渐长,昼渐短,时令已凉,万物开始收藏,在卦象上用观表示(风地观)其病热轻寒重,不利于肝脏。
     
十一月冬至节,斗柄指子,日行至二十八宿之尾宿,冬至日,日岀辰初刻,入申四刻,昼四十一刻,夜五十九刻,这一天昼最短,夜最长,阴气长至极点,阳气始生,是阴消阳长之时。这在壁卦中用复卦表示,(地雷复)一阳生于五阴之下,阴极而阳复,与五月的姤卦阴阳变化正好相反。此时对患急性疾病,特别是沉寒痼疾者,是为诱发或加重病情的时刻。
    
由此可见,壁卦形象地反映了天象与病象的变化,仔细推敲,可加深对易学的领会。

                                                                                十二辟卦的运用
十二辟卦是什么?辟是特别开辟的意思,而十二卦代表了生命乃至宇宙的消长。根据乾坤二卦所辟的卦,就叫做十二辟卦(其中有关节气之划分,是以中国大陆中原为标准)。十二辟卦中,各卦经管一方,就像是诸侯各管一方一样,所以又称为诸侯之卦或侯王之卦。
要了解十二辟卦就要了解一岁六阴六阳之象。十二辟卦的法则,一定要记住。一年当中,分十二个月,这十二个月,一半是阴,一半是阳。以一天计算,同样一半是阴,一半是阳。以每天的子、丑、寅、卯、辰、巳六个时辰,亦即深夜的十一时零分零秒至次日上午的十时五十九分六十秒是阳,而午、未、申、酉、戌、亥六个时辰,亦即上午的十一时零分零秒至夜间的十时五十九分六十秒为阴,这是我们中国古代的科学。现代西方人研究中国针灸,也就以现代的科学来求证,证明它的道理,不能说它不科学。
我们中国的这个历是夏禹的历法,又叫夏历,又叫阴历,因以太阴——月亮为标准,每月十五,月亮从东方出来,一定是圆的,用这个标准,可以知道各地潮水的起伏升降,推测出农作的时间等等。我们中国人过年,还是喜欢过阴历年,而正月是寅月,十二地支,以开始,而夏历的子月是十一月,十一月的节气有冬至、大雪。一个月有两个节气,其中一个是节,一个是气;大雪是节,冬至是气,这个时候是复卦。所谓复卦,我国古人即知道,地球的外面,是太阳,月亮,金、木、水、火、土五大行星围绕,月亮本身不会发光,是借太阳的光反射而亮的,而且知道月亮半圆时,另一半是在黑影中,并不等到近世用仪器或太空人爬上去才知道的,而且知道各星球都有放射能量的功能,而地球一方面在吸收其他星球放射的功能,同时它本身也在放射其能,和其他星球的功能相互影响;这些理论在古书上都有记载,可知我国古人对宇宙的科学,非常了解。地球吸收太阳和宇宙的功能原是这样的:夏至一阴生以后,开始渐渐吸收宇宙的功能,一直到冬至吸到地心,在古代是说阳气下降到地心,到了冬至才开始渐渐外放。古人并说阳气从地球放射到高空的时候,可到达九万六千多丈,这不能说我们的古人不科学。几千年前,他们就知道地球的放射功能,到太空的其他星球,有一个界限,也就是现代所称的游离电子层那个界限。地球到了冬天把阳能——现在可称作太阳的放射能吸到地心去。我们从井水的情形就可以知道,夏天的井水是凉的,冬天的井水是温的,就是因为地下有阳气。所以我们中国人吃东西,也是依照宇宙的法则来的,冬天可以吃冰淇淋,吃大凉的东西也没有关系,因为胃的阳能内敛,夏天外面热得很,而阳能向外放射,里面是空的、是寒的,所以不吃冷的,因此中国人以前空腹不吃水果,饭后也不吃水果,一冷一热,慢慢易出毛病,现在却学西方了,饭后吃水果,反认为科学。
到了十一月,阳气重新生起来。中国人冬至进补,就是这个道理,因为这时消化力特别强,补品吃进去,营养容易吸收,同地球的道理一样,所以冬至一阳生,是十一月开始,卦象是复卦,上面都是阴爻,代表寒冷,一阳生,从地底的功能发生来的。
古书上说: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那么阳是什么?它是说明地球的物理,这是其中之一。《易经》包括的学问太多了,如学医,先要把《易经》研究透,因为人体的内部也有一阳生,有些年纪大的,或者比较衰弱的,不必害怕,因为人随时有一阳生的现象,只要把握住这初生的一阳,适当调摄,就对健康有益。像有些人睡不着,好像是失眠,其实是体能消耗到要恢复以前,可能精神非常旺,不想睡,要注意,这不是阳气而是阴气,和地球物理一样,但过了这个阶段,非常想睡,会大睡,那就是一阳生的现象,这就是复卦。
子月,到了一阳初生的时候,卦是复卦,到了十二月阳能又逐渐上升了一些,初爻和第二爻都是阳爻,有两个阳了,因为内卦变了,成为兑卦,兑为泽,于是重卦成了地泽临卦了。在节气上,小寒是节,大寒是气,到了正月是寅月,是地天泰卦,所谓三阳开泰,就是说已经有三个阳了。律吕是太簇之音,节是立春,气是雨水。二月是卯月,卦象,内卦是乾卦,外卦是震卦,震为雷,雷天大壮。二月是大壮卦,大陆上放风筝,可以飞起来了。二月的惊蛰节非常重要,在立冬以后,蛇虫青蛙就看不见了,口里含一团泥巴,钻到地底下,不食不动,半死状态,现代科学上称作冬眠,我国古代称作蛰伏,要到二月间雷天大壮的时候,第一声春雷一鸣,这些蛰伏的蛇虫青蛙,吐出口中的泥巴出洞了,称作惊蛰。过去农夫惊蛰以后下田耕作,一不小心,触到毒蛇含过的泥巴,会中毒肿痛。
三月的卦,到了春天了,节气是清明、谷雨,大陆的气候,最舒服是清明,真是天朗气爽,和风徐来。另一个是相对的秋分。孔子所以写《春秋》,因为春分和秋分都是均衡的,气候不冷不热,这时以《易经》的地球物理来说,是央卦,外卦是兑卦,兑为泽,内卦是乾卦,乾为天,泽天央,这个卦象,表现出地球物理的气象,与我们人类生活息息相关的,阳能快要全部上升完了。
到了四月是乾卦了,这是阳能到了极点,实际上每年最难受、最闷热的是四月,跟着来的是五月。这个卦的六爻,阳气开始减少了,每年十二个月如此,每天的十二个时辰也是一样。这在熬夜的人就会知道,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到了深夜十二点,子时正的时候,不管自己睡不睡得着,闭起眼睛休息一下,十分钟,二十分钟就行了,过了这个阶段,可以再熬下去,真的要睡觉的时候,是早上四五点的时候,这时候不要去睡,如果睡下去,整天都会头脑昏昏,过了寅、卯这两个时再睡,才能睡得舒坦。人的身体内部生理变化,和《易经》所说的宇宙法则完全一样,懂了这个道理,则养生之道,操之在我。四月阳能的放射到了极点。
到了五月,于是有一个节气夏至来了,所谓冬至一阳生,夏至一阴生,开始回收了,以现代的地球物理来说,地球又开始吸收太阳的放射能进来了,就像人类的呼吸一样,要吸气了。中国老祖宗说过,地球、太阳、月亮,都是物也”——一个东西,这个东西,人类把它害了。五月是夏至一阴生。一阴生的现象,从人类社会中也可以看见。现在都市中由于冷暖气的影响,较不显著;试到乡下去观察,就可看到土墙房屋的墙壁,在夏至以后便发霉了,表示潮湿来了,阴气来了。人的身体保养要注意,如果多吹电扇,加上吃冰淇淋,没有不生病的,那时生病的人特别多,就是一阴生的关系。
六月是小暑、大暑的节气,所谓三伏天。这时常看到有些人去贴膏药治病。这时是阳气慢慢要退伏了,所以名为,每十天一伏,三伏有三十天。所以夏天我们体外感到很热,这是身上的阳能向外放射,而身体的内部还是寒的,所以夏天的消化力,反而没有冬天好。
亥月,是农历的十月,在卦上为坤卦,是纯阴的境界,不过十月有一个小阳春,阴极则阳生,这时有几天气候的气温要回升。诸葛亮借东风,就是利用这个气候。曹操当时敢于把战船合并起来,因为他识天文,知道气候的变化,把战船合并起来,唯一的缺点是怕火攻,但自己的水上阵地在长江上游,是西北方的位置,东吴的战船在下游,处于东南,时间正是冬天,吹的是西北风,东吴不能用火攻。诸葛亮、周瑜也知道可以用火攻,可是周瑜愁于没有东南风可助,于是诸葛亮借东风。这完全是诸葛亮玩的花样,东风哪里真是他借来的,真正的原因是诸葛亮懂得《易经》,知晓天文,在某一个气候的前三天后三天,会转东南风。他算准了这个日子,所以装模作样借东风,展开攻势,打败了曹操。
一年有十二个月、二十四个节气,再在节气下面分气候,以五天算作一候,那么一年有七十二候,天象天气,每逢五或六天,则有一个转变的现象,三候为一气,两气为一节。候代表植物的变化,气代表天地之间的变化。 
十二辟卦,易学之内容也。易者,易也,变易的哲学。”“在天成象,在地成形,变化见矣。变的哲学强调变的原则,宇宙间万事万物没有不变的,不变的物,不变的人,不变的东西,不变的环境永不存在,无一而不变,也不可能不变。
《伤寒论》乃医圣仲景之传世巨著。医者,意也;意是智慧之学,是思考之学,是实践之学,既要有医的根基,又必须有医的悟性,教外别传,直指人心,与禅学的教意倒有相近之处。做一辈子医生不会看病者不在少数。练了一辈子把脉,不读医不三世,不服其药,对三坟五典一概不知,怎么能学会试脉?宋明以后将凭脉称之为三指禅,没有禅的功夫,就不会有很好的临床疗效。
以上两者,我们用时间医学这个现代的名词将其串连起来,看在临床上能不能对大家有个启发?
根据乾、坤(天、地)两卦而特别开辟出来的十个卦象是复、临、泰、大壮、夬、姤、遯、否、观、剥。再加上乾、坤为十二卦。古人用此十二卦来代表生命、运动、日出、日落四季交替以至于宇宙的消长,称为十二辟卦。因每一卦又有自己的方位、时空,故又称诸侯之卦。
坤卦,代表亥月(10月),此月中有立冬、小雪两个节气,为阴极而阳欲生时,又称小阳春。
复卦(地雷复卦),代表子月(11月),此月中有大雪、冬至两个节气,一阳来复,《汉书?律历志》云:万物滋于下,孳萌于子,纽芽于丑。万物始生,出螾然也,故此月又称萌月。
临卦(地泽临卦),代表丑月(12月),此月中有小寒、大寒两个节气,二阳生,生机已现,春天要来了,养生时要注意扶阳益阴。
泰卦(地天泰卦),代表寅月(1月),此月中有立春、雨水两个节气,正月天地阴阳平和,春天开始了,养生时要注意无逆于生,披发缓形,广步于庭。
大壮卦(雷天大壮卦),代表卯月(2月),此月中有惊蛰、春分两个节气,小虫子出来了,大狗熊也出来了,大地惊雷,阳已上地面,植物生长。
夬卦(泽天夬卦),代表辰月(3月),此月中有清明、谷雨两个节气,清明时节雨纷纷,这一点阴水就纷纷,阳气旺,天之阴滋地之阳,万物生长,此时用助阳药要注意了,宜于甘淡化湿。
乾卦,代表己月(4月),此月中有立夏、小满两个节气,纯阳之期,四月天燥,春风一到,春旱一发不可收拾,白天也是渐渐变长。但物极必反,阳极阴生。
姤卦(天风姤卦),代表午月(5月),此月中有芒种、夏至两个节气,是端午节时分,一阴已生,此时在南方是梅雨季节,黄梅时节家家雨,青草池塘处处蛙,宜饮雄黄酒祛湿。
遯卦(天山遯卦),代表未月(6月),此月中有小暑、大暑两个节气,此月是白昼最长的时间,天长至于此,白天59刻,夜间41刻(14.4分钟一刻,白天14.16小时,夜间9.84小时)。夏日炎炎,麦子熟了,外热内阴已生,中暑中湿之类的病证不可不辨。
否卦(天地否卦),代表申月(7月),此月中有立秋、处暑两个节气,卦中有三阴三阳,此时秋天来了,秋高气爽,寒气已生。
观卦(风地观卦),代表酉月(8月),此月中有白露、秋分两个节气,是仲秋赏月之时,玉兔高悬,但有肃杀之气,属于收藏之季。
剥卦(山地剥卦),代表戊月(9月),此月中有寒露、霜降两个节气,此时秋风萧瑟,落叶纷飞,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只有丝丝阳气,养生重在补阳抑阴。春分、秋分各50刻,白天黑夜一样长。故孔子书名《春秋》。
以上讲了十二辟卦。
伤寒病的六经欲解时:太阳病欲解时从己未上;阳明病欲解时从申戊上;少阳病欲解时从寅辰上;太阴病欲解时从亥丑上;少阴病欲解时从子寅上;厥阴病欲解时从丑卯上。太阳病方用桂枝汤、麻黄汤;阳明病方用三承气汤;少阳病方用小柴胡汤;太阴病方用四逆类,仲景明确提出当温之;少阴病方用四逆汤;厥阴病使用调整阴阳的药。厥阴病乃阴阳之气不相顺接厥阴应下之(热厥),是不是阴尽阳生再考虑。陆渊雷先生说,伤寒厥阴篇竟是千古疑案。成无己则认为邪传厥阴,则热已深也。对于阴阳俱虚,本校李心机教授注:整体病机和症状可以用一个虚字概括。
太阴欲解是阴极阳生,一阳生;少阴欲解是阳气渐生,二阳长;厥阴欲解是阴阳各半,三阳长;太阳欲解是阳盛阴生,一阴五阳;少阳欲解是阳长阴退,二阴四阳;阳明欲解是阳退阴长,四阴二阳。均与阳气的活动有关:少阳是三阴三阳,一阴盛;阳明是三阴三阳,一阳盛;太阳是六阳盛至二阴,阳消。

附表如下:

 

                大壮                            

                                              

     太阴               少阳               太阳              阳明

            少阴     

                 厥阴  

 

    《内经》云: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十二辟卦在一天之中,也是如是说:如昼夜阴阳消长。

 

 

 

 


                                         

 

       子(复)

 酉(观)         [转载]十二辟卦、伤寒欲解时与时间医学     卯(大壮)壮)                                                                                                                                                                                    


             午(姤)

 

    秋分春分,出卯中入酉中,白昼、黑夜各五十刻,每刻14.4分钟,即各12小时;

 

    夏至白昼59刻(14.16小时),黑夜41刻(9.84小时);冬至恰好相反,白昼41刻(9.84小时),黑夜59刻(14.16小时)。(《类经图翼》)

 

    《素问·生气通天论》曰:阳气者,一日而主外,平旦人气生。日中而阳气隆,日西而阳气已虚。”“邪之所凑,其气必虚。太阳病证属阳气郁于内,不会错,阳气得助则有宣泄解表之意。

 

    从现代医学来看,日中阳气盛时,人体环腺苷酸升高;子夜阴气盛时,人体鸟苷酸升高。《灵枢》云:夫百病者,多以旦慧昼安,夕加夜甚。邪气可借阴而盛,也可借阳而盛。这个道理就是从另一个层面强调阴阳和的大观念。在临床中,许多疾病的发生或加重在夜间,如心衰、心律失常、猝死、脑梗死多发于夜间;哮喘病夜间发作多见;结核病的盗汗、吐血则多发于傍晚。

 

    《素问》云:病在肝,愈于夏,夏不愈,甚于秋,秋不死,持于冬,起于春。人身节律性非常强,人体的激素分泌、酶的代谢、组织器官的代谢、体温、呼吸、血压、脉搏、心电图、脑电图,甚至眼内压、血红蛋白、葡萄糖耐量曲线、电解质水平、尿素氮、凝血机能等等,无一不在24小时内有不同的变化。如:交感神经白天兴奋,免疫机能相对下降;副交感神经夜间兴奋,免疫系统相对增强;外周血白细胞和T淋巴细胞白天低、夜间高。

 

    英国的米尔斯(Mills)与德国的阿斯霍夫(Asahoff)认为,外界和环境能影响到内节律的稳定性,此即生物钟的概念。治病者,必明天道地理,阴阳更胜,气之先后,此之谓也。这在临床中有许多现象可以证实这一点。例如,洋地黄在凌晨4点时的吸收水平比其它时间高440倍;胰岛素在凌晨4点最敏感,容易出现阿苏木现象;激素则早弱夜强,夜间用可抑制自身分泌等等。用药时补阳药和利湿药宜晨间服用;解表药宜午间服用;益气药宜午前服用;泻下药宜午后或入夜后服用;滋阴药宜入夜服用;安神药宜夜卧服用(不绝对如此)。

 

    需要注意的是,第一,对子时的概念要有灵活的观点,北京、新疆有时差,日出日落时间不尽相同,不能牵强。第二,六经病欲解时是现代时间医学的经典说明。第三,藏内之变,到象外之变,有时间传递、演变的过程,六经病欲解时亦然。第四,子午流注学说中的五脏旺时与易学十二辟卦之间没有矛盾。第五,易学十二辟卦的道理启迪我们对疾病预测与前瞻性的了解。第六,治疗疾病的关键是阴阳和,方法是知犯何逆,随症治之。

 

    临床中这样的病例比比皆是:夜半头痛用葱白,交通阴阳;夜半胃痛皆因木反侮土,当扶阳抑木,疏肝和胃;夜半喘甚皆因木旺反克乘金;夜半尿频腰痛当考虑乙癸同源,宜补肾;夜半心悸是子盗母气之故,当补肝血。夜半为阳气升时,若将此类病搞清楚,就可以举一反三,知一晓十。

 

    道教说:日出没,此精神之衰旺,月盈亏,此气血之盛衰。子午流注学说认为:肾气旺于酉时(1719时),滤过率峰值在1730分左右;肝气旺于丑时(13时),活动低峰值中午;心气旺于午时(1113时);肺气旺于卯时(57时);脾气旺于巳时(911时)。

 

    总之,时间医学是人体生命科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如何结合我国传统文化,以及行之有效的中医临床和现代高科技重新整合,为临床做出一些新的理论支持就算尽心尽力了。

 

【引用】易经之十二消息卦 - 顺从自然 - 顺从自然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