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清代阮元手稿

 书楼寻踪馆 2014-07-14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阮元手稿

 

    阮元(1764-1849),字伯元,号云台、雷塘庵主,晚号怡性老人,扬州仪征人。清代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数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阮元于高宗乾隆二十九年甲申(1764)出生于江苏扬州府城一个以文兼武的世家。他的祖父阮堂武进士出身,官湖南参将,曾率军征苗,活捉苗人数千人。父亲阮承信系国学生,修治《左氏春秋》,为古文大家。母亲林氏也出身于士宦之家,通晓诗书,有修养。  
    阮元5岁开始跟从母亲学字,6岁进私塾就学。他的母亲对他偏重于文字的教育,他的父亲则令他通文义和立志向学。阮承信熟读《资治通鉴》,对阮元讲“成败治乱,战阵谋略”,并教他骑马和学射箭,并对他说“此儒者事,亦吾家事也”,希望他文武兼备。  乾隆五十四年(1789)廿五岁的阮元中进士,入翰林院任庶吉士,次年授翰林院编修。一年后因学识渊博,受高宗赏识升任少詹事,入值南书房、懋勤殿,迁任詹事。1793年至1795年,提督山东学政,曾数游济南名泉,留下不少赞泉诗,写有《小沧浪笔谈》,杂记济南掌故风物等;广交山东及寓鲁金石学家,遍访山东金石文物,在毕沅主持下,撰成《山左金石志》24卷,对山东乾嘉之际金石学的兴盛贡献颇巨。后历任浙江学政,仁宗嘉庆三年(1798)返京,任户部左侍郎,会试同考官,未几又赴浙江任巡抚,抚浙约十年。在任期间,除吏治军政之外,又纠合浙江文人,编书撰述不辍。嘉庆六年(1801)在杭州建立诂经精舍,聘王昶授词章,孙星衍授经义,作育英才。以嘉庆十年丧父,服除,任职兵部,又先后出为湖南、浙江巡抚。在浙江巡抚任上,政绩颇多,其最大的功劳就是平定海盗。  
    嘉庆十九年(1813)调江西巡抚,因捕治逆匪胡秉耀有功,加太子少保,赐花翎。嘉庆二十一年(1815)调河南,升湖广总督。任期内修武昌江堤,建江陵范家堤、沔阳龙王庙石闸。嘉庆二十二年(1816年)调两广总督。在粤期间,建议禁鸦片,对英商采用较严厉的政策并上书嘉庆帝,认为“宜镇之以威,不可尽以德绥”。嘉庆廿五年(1820)在粤创立学海堂书院。道光元年(1821)阮元兼任粤海关监督。当时来往中国的外国船只常常挟带鸦片入境,阮元对敢于经售鸦片者予以严办。道光六年(1826)迁云贵总督,一方面罢免贪官污吏,加强对盐税的征收和管理;另一方面,组织偏远地区的百姓开荒种地,防御蛮族的进攻。道光十五年(1835年)召阮元回朝,拜体仁阁大学士,,管理刑部,调兵部。道光十八年(1838)因老病致仕,返扬州定居,道光帝许之,给半俸,临行加太子太保衔。道光二十九年(1849)卒于扬州康山私宅,谥“文达”,享寿八十六岁。入祠乡贤禂、浙江名宦祠。

                                                                                                 

延伸阅读

一代文宗阮元
  阮元字伯元,号云台,清朝嘉庆、道光间名臣。他是著作家、刊刻家、思想家,在经史、小学、天算、舆地、编纂、金石、校勘等方面都有着非常高的造诣,被尊为一代文宗。

  平步青云

  阮元出生于江苏扬州府城一个以文兼武的世家。他的祖父阮玉堂武进士出身,官至参将。父亲阮承信系国学生,修治《左氏春秋》,为古文大家。母亲林氏也出身于士宦之家,通晓诗书,有修养。

  阮元5岁开始跟从母亲学字,6岁进私塾就学。他的母亲对他偏重于文字的教育,他的父亲则令他通文义和立志向学。阮承信熟读《资治通鉴》,对阮元讲“成败治乱,战阵谋略”,还教他骑马和学射箭,并对他说“此儒者事,亦吾家事也”,希望他文武兼备。

  乾隆五十四年(1789年),阮元中进士,充庶吉士,次年任翰林院编修。五十六年(1791年)大考翰詹(朝廷组织翰林院的翰林、詹事府的詹事们进行考试,通常每六年举行一次。大考翰詹是决定翰林、詹事们前程的重要一关),取得一等第一名,为此很得乾隆皇帝赏识,被任命为少詹事、南书房行走。同年,晋升为正詹事。年轻的阮元仕宦之路颇为顺利。

  嘉庆二十一年(1816年),阮元升任湖广总督,次年改任两广总督,直到道光六年(1826年)。其间,他还兼任过广东巡抚、粤海关监督。离开两广后,改任云贵总督。道光十五年(1835年),他奉旨进京,任体仁阁大学士,管兵部事。十八年,阮元75岁,因病获准退休。二十六年,获加太傅衔,道光二十九年(1849年),阮元病逝,享年86岁,谥文达。

  重视教育

  两广总督阮元一上任,即修复贡院,开经古课,教导诸生。并在广州粤秀山(即越秀山)筹建学海堂,由他直接主持,取得了“岭南人物蒸蒸日上”的好成绩。道光三年(1823年),开癸未科举,广东吴川人林召棠中状元。两广在癸未与临近的几科中,有陈继昌、林召棠中状元,张岳松、罗文俊中探花,吕龙光得会元。这在科考中,算得上荣极一时了。自道光至光绪,学海堂主讲名师有55人,历届学生中有著述问世的达300来人,出书千数种。

  阮元对子女们进行的也是读书传家的教育。他任两广总督时,有一次到钦州阅兵,钦州恰是其祖父阮玉堂最后的任所,于是他写了一首示儿诗,其中两句是“后人有庆先人德,文武科名岂易哉”。他在京时听到子女们夜读,十分高兴,作诗道“秋斋展卷一灯青,儿辈须教得此情”。

  阮元作为实干教育家,除了自己有扎实的治学功夫外, 还善于把教学、学术研究、收藏充实图书、刊刻印刷书籍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为培养人才服务。他在两广总督任内,汇集自清初迄乾嘉近两百年汉学的成果,厘别精粗,编辑刊刻《皇清经解》180种、1400卷,对推动清代汉学的发展起了很大作用。

  诗联天才

  阮元多才多艺,撰写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联。

  阮元在两广总督任上,对西方列强强盗式的通商活动十分警惕,多次上书朝廷,请求严禁鸦片和加强海备,并修筑了大黄窖、大虎山两处炮台。他在书房内悬挂自己撰写的一幅对联“烟禁宜严,免得银荒兵弱;海防须紧,保障国泰民安”,表明爱国之心和不忘疆臣之责。阮元官居杭州时,熔铸秦桧及其妻王氏的跪像于岳飞墓前,还即兴撰一联:“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此联诙谐、深刻,表达了痛恨奸佞的感情。他的学生梁章钜巡抚广西,他也曾撰联相赠:“江乡仁惠传荒政,岭表恩威播外夷。”

  阮元多次巡视广西,热爱八桂山水。在阳朔画山,他题刻了“清漓石壁图”五个大字,还留下了《清漓石壁图歌》:“天成半壁丹青画,幡然高向青天挂。上古何人善画山,似与荆关斗名派(“荆关”指荆浩、关仝,两人均为五代时著名的山水画大家)。“清漓一曲绕山流,往来何人不举头。六年久识奇峰面,五度来乘读画舟。”

  阮元56岁生日那天,独自前往桂林隐山避客。作有《隐山铭》:

  士高能隐,山静乃寿。浚之主名,辟此奇秀。一山尽空,六洞互透。不凿自通,虽探莫究。穴无雨来,岩如天覆。虚腹开潭,垂乳滴溜。寒澈镜奁,响传壶漏。引月入峡,汲云穿窦。磴曲风抟,泉清石漱。仰壁藤垂,摩崖苔绣。莲忆古香,桂凝秋瘦。招隐岩前,朝阳洞右。凉堂北开,高亭东构。独出春城,静观清昼。晓风入怀,夕阳满袖。一日小隐,千年古岫。何人能复,西湖之旧。

  阮元还在桂林王城正阳门上为连中三元的陈继昌题刻“三元及第”匾。在梧州,他为允升塔题额“秀发梧江”,并赋诗:“云山郁蒸,江水澄凝。得此高塔,势欲上腾。梧岗吉土,从此其兴。”

  从不做寿

  阮元不讲排场,虽身处高位,却从不做寿。一般说来,40岁是可以庆寿的重要年纪了,他却在正月二十生日这天,离开衙门,到工地巡查,以避免亲友和下属为自己祝寿。以后“每于是日谢客,独往山寺”,作竟日之游,有时还煮茶消遣,自称“茶隐”。他也不为夫人做寿。道光三年(1823年),他在两广总督任上时,在夫人生日这天,避开宾客,独游广州荔枝湾。

  阮元从不做寿有两个原因。一是谢绝寿礼,不慕虚荣。二是讲求养生之道,把精力放在保养身体上。他同白居易的生日相同,白居易40岁时曾作有一诗,阮元步其韵为诗“人生四十岁,前后关壮衰。我发虽未白,夜食非往时。”认为人到了40岁这个年龄,应当注意身体了。又考虑到自身政务、学术繁忙,更需要好的身体,“百事役我心,所劳非四肢。学荒政亦扮,时时惧支离”。从来不为以往的成就而沾沾自喜,而是时时注意保持身体健康,以防止“老病”的到来。

  强硬对英

  阮元担任两广总督近十年,适逢鸦片战争前的十几年,处理过对英国的事务多起。他于嘉庆二十二年(1817年)到广州,这时正是英国人阿美士德使华失败的第二年,中英两国矛盾开始激化。阮元深感问题的严重性,于次年二月和五月,先后密奏朝廷对英政策,主张采取强硬态度。他认为英人“长于水,短于陆;强于外洋,短于内洋”,因此要加强内洋和陆上防务。只是嘉庆皇帝不同意他的主张,强调“恩威相济”,并告诫阮元“断不可孟浪从事”。阮元只得遵照旨意。可是英国人不断滋事,打死打伤中国居民,清政府索凶多无结果。阮元忍无可忍。一次,又发生英国人打杀中国妇女事件,阮元便将凶手判处绞刑抵罪。道光元年(1821年)冬天,英国人又打死了两名中国农民,凶手逃回英国。阮元屡次向英方索凶,英方以停止贸易相威胁,阮元于是采取折中办法,只允许英国商船贸易,而不允许对方兵舰来华。

  清政府早在雍正年间就曾下令禁止贩卖鸦片,阮元于道光元年兼署粤海关监督,严格实行禁令,查禁英船夹带的鸦片烟,还惩办了走私的洋行商人伍敦元。

  明代后期西方传教士来华,带来一些西方近代文明,引起一些开明的中国人如徐光启等的极大兴趣,并予以赞扬。而阮元却持相反的态度,对主张向西方学习的人极为反感,他认为中国科学文化是最发达的,说“天文历算至今日而大备”。不过,他对西方学术成就亦有所承认,如认为“利玛窦、汤若望、南怀仁等,于推步一事,颇能深究”。阮元否认西方近代文明,看不起西方人及其国家,把德意志人汤若望的祖国视为“欧罗巴极西之小国”,认为清朝任用汤若望为官,是一种大气度。

  阮元十分勤奋,在长期的仕途生涯中,从未中断过学术研究,著述颇丰。他著有《研经室集》,还主编和自撰了《畴人传》、《十三经校刻记》、《经籍纂诂》等重要著作。

                                                           (据《南国早报》文/梁宇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清代阮元手稿
    阮元 行书《自书诗册》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