乱停乱靠 逆行斜穿 直击襄阳人力三轮车之“怪现状” 汉江网 记者 韩江 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襄阳市第一批人力客运三轮车登陆市场,方便了居民出行,同时也解决了一部分人员的就业问题。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力三轮车在运营过程中产生了种种混乱的现象,不同程度的影响了城市交通秩序和驾乘人员的人身安全。自今年4月,我市开展“三车”整治工作以来,受到了市民的广泛关注,人力三轮车影响道路交通及市民安全的问题又被市民和网友热议。 为此,汉江网记者分别在襄城和樊城人力三轮车比较集中的地方蹲点采访,直击了襄阳人力三轮车市场之“怪现状”。 2006年之后的“孔明车” 怪现状之一:乱停乱放 横冲直撞 樊城白鹤市场和新华游乐园附近是人力三轮车的一个密集地,这里有前进市场、白鹤市场及新华市场等多个商品批发市场,也有数个公交车站台。是我市人流量比较密集的场所。7月11日,记者通过一个上午的观察,三轮车大都停在人行道,大多占用公交专用车道,公交车无法进站通行。随即,记者坐上了一辆人力三轮车,从白鹤市场去往科技馆。 “早上,没生意,少收一块钱,7块。”记者被告知了价格后,得知车主龚师傅是一名下岗工人,上世纪九十年代就以人力三轮车拉客为生。说着,一辆三轮车从旁呼啸而过差点撞到时,龚师傅说:“这些马达车,跑起来’飞飞神’的,太不安全!” 记者看到,在新华市场门前有不少龚师傅口中的“马达车”,在施工本就狭窄的道路上,有的飞快地行驶,有的则是逆向行驶在马路中间。 “现在风气都被他们带坏了,乘客也愿意坐,因为速度快啊,搞的我们蹬地累死的还没有生意。”龚师傅向记者说。 事故现场资料照片 怪现状之二:逆行占道 事故频发 7月12日下午,记者在襄城东门公交站台看到,许多人力三轮车聚集于此,有的在人行道上,有的则是肆无忌惮的停靠在机动车道上,让本来通畅的道路变得异常拥挤。 “成天都是他们的车挡在路上,有的逆行还骑得飞快,躲都躲不及。”市民吴先生跟记者说道。“哎呀,他们车挡在我店门口,你也不能撵走,生意都挡完了。再说了,这是人行道,都被他们占完了。”东门公交站边的店主小王说。 记者于是搭乘三轮车从四中出发前往鼓楼昭明台。在横穿荆州街路口时,本已经在逆行道上的车主,不顾记者的劝阻,坚持要加速闯过已经红灯的路口,途中还与对向车道的行人险些发生冲撞,行至中心医院门前,坚持逆行的车主差点与一辆私家车刮蹭。不足二千米的路程,记者惊得一身冷汗。 记者从交警支队了解到,事故大队的不完全统计,每天襄阳市区道路发生涉及人力客运三轮车交通事故的就有3至5起。 怪现状之三:遮挡牌照 漫天要价 7月13日上午,记者再次来到白鹤市场附近的人力三轮车聚集地,在停靠的一排三轮车中随机挑选了一辆,准备再走科技馆之路。“科技馆,十块!”车主道。当记者讨价说,经常坐这个路程,只要7块时,车主厉声说:“那你去坐7块的吧。”一番讨价还价,最终以8元成交。 行车过程中,记者便发现该车主的遮阳篷与其他的不同,并不是红白相间的“孔明车”样式,下车后更是发现车身后面并没有人力三轮车的牌照。只有一个宽胶带黏贴过的印迹。 下车后,记者在科技附近询问车主前往白鹤市场的价格时,一位车主主动说只要5块钱。正说着,另一位乘客一跃而上,“给你20块钱,赶紧走,到火车站。”留下记者扬长而去。 记者手记: 说起穿行在大街小巷的人力客运三轮,大家并不陌生,然而,随着城市的发展,人力三轮车随着市场的竞争,逐步进入了城市公共交通运行的边缘。起步价格越来越高、坐地起价、私装马达动力等乱象也把人力三轮车推到了三车整治的最前沿。怪现状为何产生?乱象如何根治?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