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款多路编码红外线遥控器制作( VD5026 发射, VD5027 接收,红外接收头FPS-4091)
![]() ![]() 当FPS-4091接收到红外信号时,
第2脚输出由高电压变成低电压输出,与0038型相同。.
第2脚→高电平时为+5v. 这是应一位网友的要求而做的。为简化电路设计和制作,这里采用多路编、解码器VD5026、VD5027及红外专用接收组件FPS-4091,用数字进行编码,实现多路遥控。是电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线路简单使用的特点。下面介绍其工作原理和制作方法。
图1为发射电路部分。图中门电路F2、F3构成中心频率为40KHz的方波振荡频率,用于调制从VD5026第17脚输出的编码信号及控制信号。控制信号(数据)由D1-D4提供,调制的信号由红外发射管发射出去。 如果想改成遥控关机,一种方法是在利用一个数据线控制一只三极管切断VT1基极电压既可。或用另一中方法,在VD5927第17脚接一个双稳电路即可。该机控制负载功率大于400W,遥控距离大于8米。 另外,基于该电路还可演变出很多种其他控制电路,这里只做了一些抛砖引玉的介绍,网友有兴趣可以自己分析尝试,这对提高制作兴趣、学习电子技术非常有帮助,同时此电路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也非常实用。
编码译码集成电路VD5026/VD5027 VD5026,VD5027是CMOS大规模数字集成电路(见图1)。前者是编码器,后者是译码器。他们组合应用起来构成一个发射—接收数字编译码系统。 VD5026编码器是一种8位编码发射器。它的第1~8脚是编码的输入端,每个输入端可以有3种状态,即“0”、“1”或“开路”,其中“0”表示为低电平,“1”表示为高电平,因此8个脚可以组成38=6561个不同的编码。如果需要更多的编码,可将输入端改为4态连接方式,这时第1脚是第4种状态的公共连接脚,第2脚~第8脚与第1脚连接时为第4种状态。所以第2脚~第8脚都可以有4种状态,即“0”、“1”、“开路”、“接1脚”。在这种情况下可以组成47=16384个编码。第10脚~第13脚也可作为编码地址线,与第1~第8脚联合起来组成12位编码地址线,这时编码数可高达411=4194304个。本文要介绍的是VD5026与VD5027配合应用,VD5026的第10~第13脚用作数据输入线,根据需要这几个脚可以置“0”或置“1”。第14脚是发射指令端,当此脚接地时,VD5026输出端则发出一组编码脉冲。第15脚、第16脚是一个内置振荡器,外接几十到几百千欧的电阻即可产生振荡,振荡频率为fosc=1600/R(KHz),式中R为外接电阻,单位为千欧。第17脚是编码输出端,第18脚、第9脚分别是电源的正、负极。 ![]() VD5027接收解码器有相应于VD5026的12位信息。第1脚~第8脚是地址线。当VD5026发出的地址编码与VD5027预置的编码相同时,则在VD5027的第10脚~13脚有数据输出,该输出信息与VD5026的第10~第13脚所置的数据相同。第14脚为输入端,第15脚、第16脚是振荡器,外接电阻值应与VD5026完全相同。第17脚是输出端。编码器VD5026发射时,如果密码相同,VD5027就会输出高电平。VD5026、VD5027的管脚排列见图2。附表列出了他们的电气特性参数,供大家参考。 该编译码集成电路工作电压范围较宽,可以在2~6V范围内正常工作,而且耗电极小,静态电流仅有1uA。集成电路内部含有振荡电路,不用再外加晶振。它的外围电路也很简单,也容易与射频、红外线、超声等方式结合起来,组成遥控发射、接收系统。因此这种电路应用非常广泛。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