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州市级1号绿道开建 此次将建25公里,分六大主题,是闽南生态文化长廊示范段组成部分 闽南网7月15日讯 从荔枝海驿站到三古新驿,全长25公里的绿道已于近日开建。这是市级1号绿道的组成部分,也是闽南生态文化长廊示范段建设的组成部分。 漳州市城乡规划局相关人士介绍,结合324国道沿线不同文化资源,市级1号绿道依次设有园艺游赏、问古溯溪、半山揽翠、芳林映厝、滨河湿地、花博观光等六个主题。绿道设置于绿量、资源景观较丰富的一侧,突出融入自然、生态走廊的主题,同时尽量减少拆迁量,尽可能减少国道上的转换,降低投资,同时打造安全绿道。 主题一:园艺游赏 (荔枝海驿站—木棉庵) 从水仙花大桥桥头的荔枝海驿站出发,绿道主线沿国道西侧(苗圃为主)布局,穿过龙厦高铁衔接木棉新驿。 这里有大片的荔枝林海、丰富的植被群、鲜艳的各类花圃。同时,荔枝海公园大门将改造,从闽南传统建筑中提取元素,一改其原先茅草屋顶给人的破旧感,体现古典特色。该段有“翠屏石韵”、“栈桥飞渡”等景点。 “翠屏石韵”是在原有景观石园的基础上进行美化设计,使其成为绿道途中一处亮丽的风景。“栈桥飞渡”则是通过设置木栈桥和梳理周边植物,形成自然、生态的滨河景观。 主题二:问古溯溪 (木棉庵—九龙岭) 在原有山路的基础上溯溪而上,建立骑行车道以及休闲平台。同时,通过行道树和缓丘片林种植,营造秋冬两季满树繁花、落英缤纷的植物景观。溪流蜿蜒曲折,景色若隐若现,游客见流水而思源,登高山而望远。 “桃园密幽”以密植的桃林为主,辅以凉亭溪泉,人们在这里品茶休憩,远离都市喧哗,唯闻花香扑面。 主题三:半山揽翠 (九龙岭—东头村) 该段绿道由山脚引入半山,形成独特的半山穿行体验。有九龙阁伫立于国道一侧,古风凛然,溯溪而上,行于林中而融于自然。 穿行中偶遇一亭,名曰揽胜亭,立于半山之中,驻留休憩,凭栏远眺,领略片林绿意,一览山峦叠翠,缓坡溪流处有桃花朵朵绽放,陡峭处有杜鹃洒满眼帘,丰富的植物层次,为观赏者带来极致的视觉体验。 主题四:芳林映厝(东头村) 该路段古厝较多,利用竹子片林、芒果片林设计,柔化古厝的厚重感,亲近自然,同时也为建筑群落增加植物背景,丰富层次变化。建筑立面上融合闽南文化特色进行统一改造。 主题五:滨河湿地(马坪新驿—甘棠新驿) 从马坪新驿出发,绿道主线沿国道西侧(浮山村、东头村建筑前空间)布局,跨越南溪衔接西岸的甘棠新驿。景观主要体现自然生态、野生保护等理念。 “竹影亭廊”是对自然景观的诠释,可以为游客提供自然风光、湿地景观。“古韵流芳”是对古厝文化的展示,体现地方历史底蕴。通过对绿道原有古建筑的保护,使得古文化与景观绿道完美结合。“东头戏台”是对当地民俗文化的展示,在使当地特色民宿成为景观一部分的同时,也勾起人们对当地文化认识和传承的愿望。 主题六:花博观光(甘棠新驿—三古驿站) 绿道主线沿国道西侧布局,通过栈桥连接沙洲跨越南溪,继续沿西侧布局,经花博园转换到国道东侧至三古新驿站,对接至官浔镇和漳浦县城的绿道,结合绿道支线可体验花博园和海峡花卉集散中心。该区段主要景点有“热带花廊”、“花港闻香”、“银滩棕榈”。 “热带花廊”结合东南花都及花博会入口的景观整治,提升景点形象。同时,利用现状地形设置自然假山、阵列棕榈和流线型花带做映衬,绿道穿行于鸟语花香中,使人能感受花卉中心带来的魅力。“花港闻香”以花香作为切入点,绿道周边种植各类浪漫香花,同时设计休憩节点,游人可以在廊架下驻足停留,情醉于花香之中。“银滩棕榈”穿行于国道与棕榈片林之间,此外,国道两侧增加热带风情的棕榈行道树阵。(海都记者 苏禹成)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