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唐筛“高风险”或只是虚惊一场

 刘燕燕 2014-07-15

唐筛“高风险”或只是虚惊一场

            

核心提示:唐氏筛查是筛查唐氏儿的重要孕期检查,但唐氏筛查“高风险”并非确诊,只是代表胎儿患病风险较高,需要进行羊水穿刺才能最终确诊。

  唐氏筛查,简称唐筛,是一种通过化验孕妇的血液,来判断胎儿患有唐氏症的危险程度的检查,一般在妊娠15~20周内都可进行,最好筛查时间为16~18周之间。

  需要提醒的是,唐筛检查结果仅仅是显示胎儿患有唐氏综合症的危险性的高低,并非最终确诊。如果检查结果为高风险,应进一步进行确诊性的检查,即羊膜穿刺检查或绒毛检查。

  唐筛“高风险”并非确诊

  有些孕妇在做唐氏筛查后发现检查结果为高风险,就非常焦虑和担心,甚至有引产的念头。殊不知,高风险结果并不代表胎儿一定是唐氏儿,只是胎儿的患病风险比人群的患病风险高,需要进行羊水穿刺才能最终确诊。据报道,在所有的高风险结果中,只有1/50到1/70的胎儿是真正的患儿。

  产前诊断阳性才是真正的患病

  据人民网报道,产科医生表示,唐氏筛查高风险的结果只是缩小可能患病范围,并非确诊。唐氏筛查主要是测定孕妇血液中的AFP值、HCG值及其他非特异性的生化指标,和正常孕妇同期的均值进行比较,结合年龄、体重等信息,经过概率分析,得出每个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发病可能性是多少分之一,但这不是确诊方法。

  筛查阳性严格意义上来说,是指筛查结果高风险,产前诊断阳性才是真正的患病。按照产前筛查的行业标准,大约每100个孕妇会有5个孕妇拿到筛查高风险的结果。所以,筛查阳性只是在人群中缩小了可能患唐氏综合征胎儿的范围,缩小了需要“羊水穿刺”确诊检查的范围。

  相对的,筛查阴性严格意义上来说也是指筛查结果低风险,即胎儿患唐氏综合征的可能性低,暂不需要做进一步确诊检查,但是从胎儿医学的角度来说,仍然建议孕妇在20-26周做详细的超声波检查,排查胎儿畸形。

  医生提醒孕妇,即使唐氏筛查高风险,胎儿是唐氏儿的概率也并不高,不要因此而陷入绝望,应该携带孕期的系列检查结果,到产前诊断机构进行详细咨询,请产前诊断的专科医生给出专业性的建议。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