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金匮要略》卷十二痰饮咳嗽

 johnney908 2014-07-16
卷十二 痰饮咳嗽 1.概述 ①命名。②病理产物。③致病因素   痰饮(广义):泛指饮邪为患的一类疾病,四饮的总称(痰饮、悬饮、溢饮、支饮)。   痰饮(狭义):指饮邪停留心下(胃)、肠所致的疾病。       外湿:少量的水份,沾着于肌肉、关节间。(微发其汗)   饮病:一定量的比较清稀的水液,停聚于人体局部。(当以温药和之)   水气病:大量的更为清稀的水液,泛溢于人体的四肢、肌肤。(腰以下肿,当利小便,腰以上肿,当发汗乃愈)       留饮:留而不去。   伏饮:潜伏不出。   (留饮、伏饮部位深,病程长,病势重,一般的药物难以攻出,留饮分属四饮之中,而伏饮属于支饮的一个类型。)   微饮:狭义痰饮的轻证。   肺饮:支饮的轻证。 原文   第一条 问曰:夫饮有四,何谓也?   师曰:有痰饮,有悬饮,有溢饮,有支饮。 第二条 问曰:四饮何以为异?   师曰:其人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谓之痰饮。饮后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谓之悬饮。饮水流行,归于四肢,当汗出而不汗出,身体疼重,谓之溢饮。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谓之支饮。   原文分析:脾运失司,不能化生精微。   狭义痰饮:心下(胃)、肠,素盛今瘦,水走肠间,沥沥有声——痰饮。   悬饮:胁下(胸胁),水流在胁下,咳唾引痛——悬饮。(气机:肝、肺气机失和)。   溢饮:四肢肌肤(周身肌表),四肢肿,身体疼重,无汗——溢饮。   支饮:胸、肺,咳逆倚息,气短不得卧,其形如肿(水气上逆)——支饮。 第三条 水在心,心下坚筑,短气,恶水不欲食。 第四条 水在肺,吐涎沫,欲饮水。 第五条 水在脾,少气,身重。 第六条 水在肝,胁下支满,嚏而痛。 第七条 水在肾,心下悸。   原文分析:水在五脏的证状。   心:心下坚——胸胁支满,筑——悸(心悸),痰饮。   肺:吐涎沫,欲饮水——支饮。欲饮水——津不上承,津液不布。   脾:少气,身重——溢饮。   肝:胁下支满,嚏而痛——悬饮。   肾:水在肾,心下悸——痰饮。 第八条 夫心下有留饮,其人背寒冷如掌大。   原文分析:背寒冷如掌大——腧穴是人体脏腑经络气血输注、流入之所,背寒冷表示阳气不达,不能舒展。 第九条 留饮者,胁下痛引缺盘,咳嗽则辄已。   原文分析:痛引缺盘——肝胆循行部位(悬饮中的留饮)。 第十条 胸中有留饮,其人短气而渴,四肢历节痛,脉沉者有留饮。   原文分析:支饮中的留饮。   短气而渴——肺气不利,气不布津。   四肢历节痛——溢饮的留饮。   四饮的留饮——脉沉。 第十一条 膈上病痰,满喘咳吐,发则寒热,背痛,腰痛,目泣自出,其人振振身瞤剧,必有伏饮。   原文分析:外寒引动内饮。寒哮,治疗:小青龙汤(外寒里饮),葶苈大枣汤(泻肺),苓桂术甘汤(治本)。 第十二条 夫病人饮水多,必暴喘满。   凡食少饮多,水停心下,甚者则悸,微者短气,脉双弦者寒也,皆大下后虚,脉偏弦者,饮也。   原文分析:饮水多,食少饮多——脾运失司,有素体中阳不足(食少),运化水湿失司(饮多)。   甚则悸,微则短气——饮停心下。   脉偏弦,脉双弦——痰饮的主脉象。 第十三条 肺饮不弦,但苦喘短气。 第十四条 支饮亦喘而不能卧,加短气,其脉平也。   原文分析:苦——病重之意。脉不弦,脉平,病轻或病缓期。 第十五条 病痰饮者,当以温药和之。   原文分析:治则。   ①痰饮的形成:   内因,脾运失司(中阳素虚);外因,感受风寒(冬季多发),寒湿浸渍、冒雨、久坐湿地、涉水,饮食劳欲(食少饮多,思虑劳倦)。   脾运失司,上不能输精以养肺;脾胃虚弱,下不能助肾以化水——肺失通调,饮邪停聚,饮邪犯肺;肾气不化水,饮邪停聚,饮邪害肾。   饮邪:波及五脏,流溢四处。   水液代谢:饮入于胃分布于脾,通调于肺,流行于三焦,滤于肾,出于皮毛,归于膀胱。“水者,节制于肺,输引于脾,敷布于肾,通调于三焦、膀胱。”   ②饮邪的病理特性:   质地清稀,停于局部,责之于脾胃,为阴寒凝聚之邪。   饮为阴邪,有形之邪。阻遏阳气,伤人阳气,得温则行,得寒则聚。   ③温药的治疗意义:   补胃阳,燥脾土,发越阳气,开腠理,通水道。   虚+邪,阳衰阴聚,本虚标实——痰饮的形成。   补胃阳——甘温药(本虚);燥脾土——苦温药,发越阳气——辛温药,(标实)。   扶助阳气,振奋阳气,阳气得布,阳气通达,肺的通调能下降,脾的转输能上升,肾的蒸化能开合,气化功能才得以恢复。   和之:   调和,平和。不可过于温补,以防碍邪;不可过于刚燥,以防伤正气。   温补之中,酌加行消开导之品,达到温补助阳,行水蠲饮之效。   “温药和之则阳回气化,而饮自去矣。”温运,温化。   解决脾肾阳虚的问题:   病浅者,治脾、温脾(外饮)——苓桂术甘汤。   病深者:治肾、温肾(内饮)——肾气丸。   初宜分消,次宜调养,虚宜补中,久宜暖肾。   饮停于上——治肺(标)。   饮停于中——治脾(制)。   饮停于下——治肾(本)。 狭义痰饮   第十六条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目眩,苓桂术甘汤主之   原文分析:狭义痰饮证治。   心下有痰饮,胸胁支满,(心悸)——水气凌心。目眩——清阳不升。(小便不利)。   1.苓桂术甘汤(茯苓4两、桂枝3两、白术3两、甘草2两)   分析:本方温阳蠲饮,健脾利水。   (茯苓配桂枝)温阳利水;(白术配甘草)健脾利水。   茯苓:补利兼优。 第十七条 夫短气有微饮,当从小便去之,苓桂术甘汤主之,肾气丸亦主之。   原文分析:狭义痰饮轻证,短气,小便不利。   脾阳虚证,呼气短,心悸,眩,小便不利。   肾阳虚证,肾不纳气,吸气短,腰膝酸痛,拘急不舒,畏寒肢冷,少腹拘急,小便不利。   脾阳虚——苓桂术甘汤。   肾阳虚——肾气丸。   当从小便去之:温脾阳温肾阳。有小便不利证;给邪以出路;小便得利,气化恢复。   脾的运化,肺的宣化,肾的蒸化,膀胱的气化,三焦的通化。   2.肾气丸(金匮肾气丸)(干地黄8两、薯蓣4两、山茱萸4两、泽泻3两、牡丹皮3两、茯苓3两、桂枝1两、附子1两)。   分析:(生地、山茱萸、山药)补肾阴;(茯苓、泽泻、丹皮)行消开导;(附子、桂枝)温补肾阳。 第十八条 病者脉伏,其人欲自利,利反快,虽利,心下续坚满,此为留饮欲去故也,甘遂半夏汤主之。   原文分析:狭义痰饮之留饮。心下(胃)留饮——脉伏;留饮欲去;心下坚满(胸胁支满)。   3.甘遂半夏汤(甘遂大者三枚、半夏12枚、芍药5枚、炙甘草1枚如指大、白蜜半升)   分析:本方为因势利导。   甘遂、甘草为相反,在煎法上,可(甘遂、半夏)煎;(甘草、芍药)煎;然后去滓合蜜煎。 第二十九条 腹满,口舌干燥,此肠间有水气,已椒苈黄丸主之。   原文分析:口舌干燥——气不布津;肠间有水气——饮邪停于胃肠。   4.已椒苈黄丸(防已、椒目、葶苈熬、大黄各一两)   分析:本方前后分消。兼有强心利尿作用。   如果渴仍不解,可加芒硝。 第二十五条 心下有支饮,其人苦冒眩,泽泻汤主之。   原文分析:狭义痰饮冒眩证治。   苦冒眩——头晕目眩严重。清阳不升,浊阴上冒。   5.泽泻汤(泽泻5两、白术2两)   分析:本方温利法。病在上而治下(上病下取)。 痰饮呕吐 痰饮呕吐的证治(原文二十八、三十、四十一) 第二十八条 呕家本渴,渴者为欲解,今反不渴,心下有支饮故也,小半夏汤主之。 第三十条 卒呕吐,心下痞,膈间有水,眩悸者,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第四十一条 先渴后呕,为水停心下,此属饮家,小半夏加茯苓汤主之。   原文分析:眩——清阳不升,浊阴上冒;悸——水气凌心。   6.小半夏汤(半夏1升、生姜半斤)   分析:本方和胃止呕,散饮降逆。   7.小半夏加茯苓汤(半夏1升、生姜半斤、茯苓3两)   分析:本方为温利法。加茯苓导饮下行 第三十一条 假令瘦人脐下有悸,吐涎沫而颠眩,此水也,五苓散主之。   原文分析:瘦人脐下有悸,颠眩,下焦有水。(颠眩——头目眩晕。)   治标——五苓散;治本——肾气丸。   8.五苓散(泽泻1两1分、猪苓3分、茯苓3分、白术3分、桂枝2分) 介绍 本方可用于中老年前列泉良性增生引起的尿不尽、尿潴留。治本用肾气丸。或合方治疗。 悬饮 悬饮:悬——悬结不散。 第二十一条 脉沉而弦者,悬饮内痛。 第二十二条 病悬饮者,十枣汤主之。   原文分析:脉沉弦——饮气内聚也,饮内聚而气击之,气饮相击则痛;内痛——胸胁牵引而痛。   1.十枣汤(芫花熬、甘遂、大戟各等分、肥大枣10枚)煮大枣去渣内药末,强人一钱匕,羸人半钱,平旦服,不下者明日更服加半钱。得快之后,糜粥自养。   分析:本方为急则治标之方,易伤正气。芫花、大戟、甘遂其有效成分少溶于水,宜散剂。 溢饮 溢饮:溢——满,盈。 第二十三条 病溢饮者,当发其汗,大青龙汤主之。小青龙汤亦主之。   2.大青龙汤(麻黄6两、桂枝2两、甘草2两、生姜3两、杏仁40个、大枣12枚、石膏如鸡子大(碎))   分析:(麻黄配石膏)麻黄辛温,发越水气,开腠理,通调水道;石膏,清热而不伤阴,发越水气,兼清郁热。   3.小青龙汤(麻黄3两、桂枝3两、甘草3两、芍药3两、五味子半升、干姜3两、半夏半升、细辛3两)   分析:(细辛、干姜、五味子)温化寒饮组合。   大青龙:用于外寒(饮)里热,发汗兼清郁热;   小青龙:用于外寒里饮,发汗兼温化里饮。 支饮   第三十五条 咳逆倚息不卧,小青龙汤主之。   1.小青龙汤(麻黄3两、桂枝3两、甘草3两、芍药3两、五味子半升、干姜3两、半夏半升、细辛3两)支饮的主方 第二十七条 支饮不得息,葶苈大枣泻肺汤主之   2.葶苈大枣泻肺汤(葶苈熬令色黄,捣丸如弹子大、大枣12枚)   分析:本方用于肺痈、饮邪,实邪壅塞肺气(病因不同,病机相同)。异病同治,病机相同,病位相同,症侯相同。   葶苈子泻肺气之闭,大枣顾护胃气。   应用举例:   过劳气胸——升陷汤。(升陷汤:生黄芪18g、知母9g、柴胡4.5g、桔梗4.5g、升麻3g)   悲伤所致气胸——葶苈大枣汤。 第二十六条 支饮胸满者,厚朴大黄汤主之。   原文分析:或兼有腹满。   3.厚朴大黄汤(厚朴1尺、大黄6两、枳实4枚)   厚朴大黄汤、厚朴三物汤、小承气汤比较:   厚朴大黄汤(厚朴1尺、大黄6两、枳实4枚)疏导肠胃,荡涤实邪。   厚朴三物汤(厚朴8两、大黄4两、枳实5枚)行气除胀、泻下,胀重于积。   小承气汤(厚朴2两、大黄4两、枳实3枚)轻下热结。 第二十四条 膈间支饮,其人喘满,心下痞坚,面色黧黑,其脉沉紧,得之数十日,医吐下之不愈,木防已汤主之。虚者即愈,实者三日复发,复与不愈者,宜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主之。   原文分析:支饮重证。   4.木防已汤(木防已3两、石膏鸡子大12枚、桂枝2两、人参4两)本方石膏用量存疑待考。   分析:本方温利法。(虚者,未结实)   5.木防已汤去石膏加茯苓芒硝汤(木防已2两、桂枝2两、茯苓4两、人参4两、芒硝3合)微利则愈   分析:本方温消法。(实者,结实)   (木防已、桂枝)通阳利水,人参、补益正气。石膏,清里热。茯苓,导水下行。芒硝,软坚散结。 第三十二条 咳家其脉弦,为有水,十枣汤主之。 第三十三条 夫有支饮家,咳烦胸中痛者,不卒死,至一百日是或一岁,宜十枣汤。 《外台》 茯苓饮,治心胸中有停痰宿水,自吐出水后,心胸间虚,气满,不能食,消痰气,令能食。   6.茯苓饮(茯苓3两、人参3两、白术3两、枳实2两、橘皮2两、生姜4两)   分析:饮邪郁久,化热,正虚。   (茯苓、人参、白术)四君子汤少甘草。补益正气,补脾益气。(枳实、橘皮)行气,理气,调理气机。生姜,和胃降逆。 案例 胰岛细胞瘤,阵发性低血糖或昏迷,早期检查难。 支饮病案举例 (原文第三十六、三十七、三十八、三十九、四十) 第三十六条 青龙汤已下,多唾,口燥,寸脉沉,尺脉微,手足厥逆,气从小腹上冲胸咽,手足痹,其面翕热如醉状,因复下流阴股,小便难,时复冒者,与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治其气冲。   原文分析:上盛下虚(上实下虚),先治冲气。   7.茯苓桂枝五味甘草汤(桂枝4两、茯苓4两、五味子半升、甘草3两)   分析:(桂枝、茯苓)平冲降逆;五味子,敛气以平冲。 第三十七条 冲气即低,而反更咳胸满者,用桂苓五味甘草汤,去桂加干姜、细辛,以治其咳满。   8.桂苓五味甘草去桂加姜辛汤(苓甘五味姜辛汤)(茯苓4两、五味子半升、甘草3两、干姜3两、细辛3两)   分析:比较平和,治咳、痰、喘、寒饮停于胸肺,治其咳满。本方由化饮基础方小青龙汤化裁而来。(辛、干、味)温化寒饮的组合。 第三十八条 咳满即止,而更复渴,冲气复发者,以细辛、干姜为热药也。服之当遂渴,而渴反止者,为支饮也。支饮者,法当冒,冒者必呕,呕者复内半夏,以去其水。   9.苓甘五味加姜辛半夏汤(茯苓4两、甘草2两、细辛2两、干姜1两、半夏半升、五味子半升)   分析:半夏加重化寒痰的力量。 第三十九条 水去呕止,其人形肿者,加杏仁主之。其证应内麻黄,以其人遂痹,故不内之。若逆而内之者必厥。所以然者,以其人血虚,麻黄发其阳故也。   原文分析:其人形肿者,水气上逆,饮邪偏盛上犯。   10.苓甘五味姜辛半夏杏仁汤(茯苓4两、甘草3两、五味子半升、干姜3两、细辛3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   分析:杏仁,辛、散,宣肺气。 第四十条 若面热如醉,此为胃热上冲熏其面,加大黄以利之。   11.苓甘五味姜辛半杏大黄汤(茯苓4两、甘草3两、五味子半升、干姜3两、细辛3两、半夏半升、杏仁半升、大黄3两)   狭义痰饮的脉证表现:眩、悸、呕、瘦、小便不利、大便溏泄。   悬饮和支饮的脉证的表现:咳、喘、肿、满、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