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治伤寒的白虎汤

 跃动的泪滴 2014-07-16

  [组成]石膏一斤,碎(30g) 知母六两(9g) 甘草二两,炙(3g) 粳米六合(9g)


  [用法]上四味,以水一斗,煮米熟汤成,去滓,温服一升,日三服。


  [功用]清热生津。


  [原书主治]


  (1)伤寒,脉浮滑,以表有热,里有寒,白虎汤主之(《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2)三阳合病,腹满身重,难以转侧,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若自汗出者,白虎汤主之(《伤寒论?辨阳明脉证并治》)。


  (3)伤寒,脉滑而厥者,里有热,白虎汤主之(《伤寒论?辨厥阴病脉证并治》)。


  [主治病证]阳明气分热盛。壮热面赤,烦渴引饮,汗出恶热,脉洪大有力,或滑数。


  [方解]原书指出本方证的病因有


  一是失表,或汗出不透,郁而化热。如“太阳初得病时,发其汗,汗先出不彻,因转属阳明,续自微汗出,不恶寒”(《伤寒论?辨太阳病脉证并治》)。


  二是邪热内盛,津液为热迫外泄,如“阳明病,外证云何?答曰:身热自汗出,不恶寒,反恶热也”(《伤寒论?辨阳明病脉证并治》)。


  根据以上病因、病机,故本方在原书主治证见有以下特点:


  一是邪热内盛,而致壮热不恶寒,脉洪大或滑大或滑数。


  二是热迫外越而有热汗自出。


  三是热伤津液,于是烦渴引饮。


  四是热郁不达,而现阳明热甚,并发脉滑肢厥的真热假寒证。


  五是二阳合病,侧重于阳明热势充斥,津液耗伤,表现为阳明热证为主,伴见腹满、口不仁、面垢、谵语、遗尿、自汗出等,均为阳明热盛所见,与阳明里实犹有不同。


  本方在后世温病学说中辨证使用:如“上焦太阴温病,脉浮洪,舌黄,渴甚,大汗,面赤,恶热者,辛凉重剂,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一》)”,“上焦暑温,形似伤寒,但有脉洪大而数,左脉反小于有,口渴甚,面赤,汗大出者,名曰暑温,在手太阴,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一》)。中焦阳明病“下后无汗,脉浮洪者,白虎汤主之”(《温病条辨?卷二》)。温病学使用白虎汤证的病机,仍渊源于《伤寒论》,不外是阳明气分热盛,表里蒸灼津伤。用本方一以清阳明内盛邪热,一以滋润内耗阴津。


  总之,本方证邪既离表入里,故不可发汗;虽里热炽盛但尚未至腑实便秘,故不宜攻下。根据《素问?至真要大论》“热者寒之”的治疗原则,当选用大清里热之品。然因热盛伤津,若用苦寒直折,则恐伤津化燥,愈伤其阴。正如柯琴所说:“土燥火炎,非苦寒所能治矣。经曰:甘先入脾。又曰:以甘泻之,……以是知甘寒之品,乃泻胃火、生津液之上剂也”(《伤寒来苏集》)。因此,针对无形邪热弥漫,热盛津伤,当以甘寒滋润、清热生津而立法治之。


  方中石膏为君,取其辛甘大寒,辛能透热,寒能胜热,故能外解肌肤之热,内能清肺胃之火,甘寒相合,又能除烦生津以止渴,可谓一举三得。如张锡纯认为石膏:“寒凉之力远逊于、龙胆草、知母、黄柏等药,而其退热之功效则远过于诸药……诸葛亮药之退热,以寒胜热也,而石膏之退热,逐热外出也。是以将石膏煎服之后,能使内蕴之热息息自毛孔透出”(《医学衷中参西录》)。配知母苦寒以清热泻火,质润以滋阴为臣;用甘草、粳米护胃和中为佐,庶乎大寒之品,无伤脾胃之虞;甘草调和诸药,兼作使药。诸药配伍,共成清热生津,止渴除烦之剂,使其热清烦除,津生渴止,由邪热内盛所致之主证自解。


  本方不用苦寒直折以泻火,是由于热盛津伤,阴已不足,迳用苦寒直折,难免苦燥伤阴;不用苦寒攻下,是由于里热虽盛,但尚未成实,早投苦寒攻下,徒伤无病之所,故用清里除热,苦寒直折,苦寒攻下皆非所宜。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