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老北京—回龙观

 LuXin4164 2014-07-16

老北京——回龙观 - 绿葉 - 来了您呐

         回龙观位于昌平区东南部。东起黄土南店,西北至拨子南为海淀区东北旺乡上地村,以观得名。
    回龙观这个地名源于当地的一个村庄——回龙观村。这个名字可追述到明代,源自明代皇帝十三陵谒陵。相传此地旧有一处道观,名为玄福观,是皇帝谒陵后回京途中小歇之处。久而久之,此观便被叫作回龙观,现道观遗址已无处可寻。现在人们常误认为回龙观村南的一座庙宇旧址就是回龙观旧址,其实不然。在村北也有一处相等规模的庙宇旧址,两处庙宇只是回龙观村的古庙,俗称南庙和北庙。与玄福观无任何关系。在旧时附近的村庄都有庙宇,而且多为两座分南北。现在,城铁回龙观站东面铁路北面有一棵受保护的老槐树,那就是原来此地村庄北店村南庙的遗物,那时树上还挂有一尊清代的铁钟。有北店就有南店,南店原址就是现在的“宽HOUSE”。南北店又合称黄土店,因此地盛产黄土。
    明代皇帝出行谒陵净水泼街黄土垫道的黄土多采自此地。现两处村庄已消失,移至北店嘉园和龙乡小区、南店新村。
    回龙观位于北京城北,南距德胜门约16公里,北距昌平城约18公里,东边是天通苑,位于八达岭高速路东侧,离沙河镇不远。
    六百多年前,明王朝初期,回龙观地区尚是一片牧马草场,附近的西二旗、西三旗就是由牧马军卒的居住地而形成的村落。到了明代中期,弘治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往来经过这片牧马草场,在此建玄福宫。这位皇帝曾迷恋道教,引起文武大臣极为不满。在宫里修道,要经常听大臣们聒噪,于是弘治帝琢磨着另找地方。他以谒陵驻跸为由,传下一道御旨,在沙河南边的牧马草场上修建道观,赐名“玄福观”。道观由弘治十七年始建,正德十年建成,并最终改名为“玄福宫”。工程前后持续了十二年。
    据史册记载,当年的玄福宫规模很大,山门即有内、外两重,钟楼、鼓楼、龙殿、虎殿、左右殿、正殿、南北方丈等俱备。正殿供奉玄武之神,即真武大帝。整座建筑“琳宫贝宇,杰出霄汉,轮奂完美,丹碧辉映”,成为京都城北的一大观瞻。显然,玄福宫是明中后期的一座皇家道观,兼有明帝谒陵时往来途中一处行宫的功能。其建成后,明朝皇帝到天寿山拜谒皇陵,回銮途中多驻跸于此。大概就是这个原因,玄福宫又俗称“回龙观”,一直流传到现在。
 
  评论这张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