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分数高了,就是知识水平上去了吗?

 庸庸学馆 2014-07-16
分数高了,就是知识水平上去了吗?
——一位北京中考考生家长的困惑
阿喵

    中考是选拔性考试,科学的命题应合理区分学生层次;中考命题是中学教学的“指挥棒”,难易程度应具有稳定性而不能忽高忽低。用上述标准审视北京市今年中考命题,确有可反思之处。

    北京市2014年中考落下帷幕。分数公布的一瞬间,不少考生和家长顿时陷入狂喜,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很多考生都比一摸成绩提高20分以上,提高30甚至40分的也不乏其人。然而欢乐如此短暂,众多考生和家长随即吃惊地发现,成绩上升了,名次却大幅度下降了;甚至分数提高20分,区排名却降了1000名。原本看到高分时的惊喜,被排名下降可能进不了心仪高中的焦虑和担忧所代替。考生们惊呼:今年中考的分数,毛了! 

    今年春节过后,教育部门就透露出了明显的中考改革意向,不仅引起了社会各界注意,也承载了考生和家长的期望。教育部门表态期望平均教育资源,并将示范校名额更多分配给普通初中,考生和社会也得到了诸如降低试卷难度、逐渐减少特长生等信息。这一切表明了教育部门改革的决心,也向全社会诠释着一个信号:北京的中学教育将更多趋向于均衡教育资源,将在推行素质教育的康庄大道上快步前进。然而中考分数公布后考生和家长的恐慌心理,以及各种对2014年中考越来越高的不满声却表明,我们的改革在哪里出了问题。而此时,京城一些媒体却在宣传今年北京中考成绩上升显著。需要追问的是:分数上去了,就是学习成绩上去了,就是知识水平上去了吗? 

    那就揭开现象看本质吧!分数的大幅度提高,实际上是建立在试卷难度大幅度降低的基础上和判分尺度的掌握上。 

    再回归中考的本质。中考是一个什么性质的考试?虽然从2008年起,北京市中考招生说明不再提“选拔性考试”,但是根据学生的中考成绩将学生录取到不同的学校,这一录取标准并没有改变。高中已经不再是义务教育,中考仍然是选拔好学生到好学校,中等学生到中等学校,薄弱学生到薄弱学校。考生三年的学习准备,也是按照这个标准安排的。每个考生根据一摸成绩填写志愿,根据一摸难度准备考试并为之付出了巨大的努力。而2014年中考由于题目难度比照一摸大幅度降低,分数完全拉不开距离,人数众多的海淀区1分之间甚至有将近200学生,考生和家长一时措手不及,此前报的志愿极大失准,考生和家长陷入焦灼和躁动之中,而分数虚高的后果也显而异见: 

    一是分数差距过小,使得三好、特长、军人子女等加分因素成了进入好学校的重要砝码。如海淀区1分差距是170至180人,那么即使只有5分的加分,也会在该区领先“裸分(中考的纯考分,不含各种加分)”相同考生850至900名!这就是成绩相同的考生因为加分而拉开的排名差距,也是造成部分考生家长不满甚至愤怒的根源。何况还有相当数量考生有10分甚至20分的加分。二是题目过于简单,使得分数差距过小,原本成绩好的学生略有失误立刻坠入不可知的深渊。今年大量边缘高分学生突击报考名校国际部(将来考国外大学)就是明显的例子。三是考生是参照一摸成绩报考志愿的,正式考试命题和判卷方式与一摸严重不符,导致考生志愿失去了参照准星。一些考生按照经验以一摸成绩减20分报的保底校,但今年由于考分非常接近,如果在考试中有失误,很可能保底校的分数线都达不到,而高中不是义务教育,这令相当一部分考生茫然失措,陷入恐慌。四是名校国际部提前招生,从表面看给了与一摸相比发挥失常的考生一个机会,今年各名校国际部报名非常火爆就是明显的例证。但大批分数较高但又处于统招目标校边缘的考生,此前是无意上国际部的,只是因为今年中考分数公布后种种对未来不确定的恐慌,才临时加入各校国际部考试的大军,在辛苦中考过后又再次陷入四处投考的境地。很多考生是在一天之内就改变了原来在国内上学的想法,重新决定了自己的命运。 

    西城一个考生,原本不想上国际部,也没有留学的打算,却不得不在和家人抱头痛哭一场后选择了国际部;另一个考生家长,在孩子考上国际部之后还在犹豫,仍然不甘心,四处求人预测统召分数线,并且对其他家长说,“孩子自己不愿意出国,将来要是他始终不喜欢,我不是把他害了吗?”临时去投考国际部的考生,大多是处于530分以上的高分段,但又对所报学校录取没有把握的考生,也是中考中的优秀学生。由于今年分数拉不开,大量高分段集中胶着,导致这部分考生临时改变了自己的命运,并且在不很情愿的情况下选择就读国际部日后出国读书,而家长也将为此付出金钱上的代价,北京市的高中和中国的大学未来也失去了这部分优秀学生。笔者周围7个考生,成绩在530-555分之间,其中有5个去了国际部,有3个是临时改变决定去的。 

    中国要实现“中国梦”,需要大量优秀人才,需要努力学习的优秀学生。学生的成绩应该有真实的反映,中考负有将优秀学生录取到相应的学校,对他们努力的成绩予以肯定,中考负有为国家培养优秀人才的责任和义务,中考改革要稳妥慎重。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