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不留神,年逾花甲。回首往事,竟然浑浑噩噩、醒醒梦梦虚度四十年。虽乏建树,但有感悟。意识浅罕,本不足为智者道,但想到天下大道相通,从艺先做人,赧然分享一二。
一曰寄心清尚,立意高远。
清尚、高远都是要求不论从事何种职业,特别是从艺,须一心一意,剔除杂念,保有纯真,贯穿本色。倘若念想商贾之利,必然铜臭熏心、见利忘义。落笔之际,心旁骛而驰荡,急火攻心,飘忽轻薄;施色之时,意媚世而待宠,矫揉造作,眩俗沽誉。如做人若思图政客之权,必然胸襟狭隘,心态阴暗。若作画,蒙虎皮以为旗帜,声势虚张,希高慕大,色厉内荏。艺如其格,充伪善以为宣道,镀金其表,烂铁其里,自蔽自累,心危道微。
世人不能做到清尚、高远主要是基于名利心过重,权谲心太深。原存桀纣心地,妄图尧舜事业;本为利禄之辈,却装清高之士。不仅可笑,更是可悲。
二曰先收后放,循序渐进。
在寄心清尚、立意高远前提之下,如何在自己的领域,纵横实践,既凭经验,也讲智慧。
凡事皆有自身发展规律,参透规律是要义。
以中国画,特别是山水画而言,它集哲学、文学、书法、绘画于一身,融合、渗化。合二为一,异中有同,互为形质,相为表里,是一门综合艺术。因此,对其把握,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须力戒焦躁,潜心耐烦,首当做足基本功夫,练好规定动作。在规定动作不达标时,不急于追求自选动作。因为自选动作必须建立在具备高质量规定动作基础之上,才能逐步实现,进而形成一己典型风格。风格因人而异,只有内蕴正能量者方为上品。追求上品风格,必须心态堂堂正正、磊磊落落;不以物累,不以名惑。处己也厚,取名也廉。有此心态,便能从容面对艺事,收后得放。
三曰物我两忘,方入化境。
做人最高境界,莫非物我两忘,不受羁绊,如入化境。化境并非故作潇洒,表象超脱,而是一种时时知是知非,时时无是无非,淡定超然之自觉状态。前提为忘物忘我。弃此两忘,谈何容易。
以从艺者而言,当艺术手段渐升华到高级阶段,由精能入神妙,再至超逸,若能点凡成圣,便是化境。
然画虽小道,欲善其事,实属不易。点线面交响变奏,虽重画技,更重人品。画品由人品决定,当是铁定规律。眈眈逐逐,装神弄鬼,自作多情,故作高深者,据非其称,惭甚于荣。君不见邀誉争宠,虽可欺愚,绝难欺世。
所以,真正为艺术殉道者,必贵义而不贵惠,信道而不信邪;摒弃追求肤浅视觉刺激之作,而追求深层内心感动之品,方为上乘,方成正果。做人之道何不同理邪?
车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