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黄龙玉疯狂的理由

 山子558 2014-07-17

1. 黄龙玉有没有“玉”的成分?

 “玉”有专一的固定成分吗?没有!各种玉只有各自特有的成分。“玉”既可以是由多种矿物组成的“复杂成分岩石”(如翡翠、独山玉及和田玉中的绿玉、墨玉等),也可以是由单矿物或1~2种矿物组成的“简单成分岩石”(如和田羊脂玉、白玉、青白玉、澳洲玉、阿富汗玉等)。

 用人切忌“唯成分论”,选美“唯成分论”可笑,审玉“唯成分论”既不科学也不公正!审核一个石种或玉种是不是“玉”?着眼点应视其是否具有:“出类拔萃的温润凝透、坚韧致密而永恒的优异赏玩、加工特性和保值的收藏价值”;就和选拔人才一样,重在品德和才能。您知道吗?与翡翠矿物成分、化学成分完全相同的“砖头石”在缅甸有的是,在其它几个国家也有分布,但都成不了翡翠;虽然“拥有玉的成分”,但不具“玉”的优异特性,它还是石头。

当然,各种玉都有自己特有的基本化学成分和矿物成分。但自然界并不存在共有的某个“通用玉成分”,而只有大致统一的“玉的优异特性”条件。 图片

  2. 黄龙玉是“石”还是“玉”?

  自古有训:“石之美者为玉”;“君子比德于玉”,即指人之美德者为君子。“黄龙玉”是省内外的识玉者、石农、石友、石商、珠宝商、收藏家、企业家以及研究者几经实践后,才逐渐认识和日益重视的一类“石之美者”,所以它不是一般的黄蜡石,而是另类的“玉”——黄龙玉。

如前所述,审核一件石品是不是“玉”?着眼点应视其是否具有“出类拔萃的温润凝透、坚韧致密而永恒的优异赏玩、加工特性和保值的收藏价值”。黄龙玉何以能迷倒如此众多的黄蜡石、黄龙玉爱好者?仅仅几年的研发利用就一跃而成人见人爱的“石中灵秀、玉中新宠”呢?这并非只靠人为的主观努力,而主要在于“黄龙玉”本身所特有的,符合“玉的优异特性”要求的“五大完美特性”。

图片   3. 什么是“玉的优异特性条件”?黄龙玉也具有吗?

 不论是哪一种玉,其审核玉的“优异特性条件”都包含有“看得见、摸得着”的五个方面:质优、种好、色美、工艺性能优良、稀有。所以,只要是能满足这五个方面“优异特性条件”的,由多矿物或单矿物组成的天然岩石或矿物集合体都可以称之为“玉”;简要说明如下:

1 审视各种玉的“优异特性条件”,笔者归纳为五个方面:

1质优-耐久性好(硬度高、韧性好,抗风化、氧化的物理/化学稳定性好);

2种好-细腻、温润有宝气;种好必然“地”也好, 纯净、凝透而有灵气;

3色美-色品高雅纯正而象征某一类地域性或民族性文化,突显玉色美感;

4工艺性能-各向结构构造均匀致密,切磨、雕琢、抛光的加工性能优良;

5量稀-具一定稀有性的资源量;产出量过多或容易获得,其价位便走低。

请再来和黄龙玉所拥有的优异特性,进行逐一对比:

2 )黄龙玉“优异特性条件”的几个方面:

1 ——化学性质稳定而力学性质致密坚韧,韧性明显超过水晶、石英及普通玉髓、玛瑙,而硬度接近或等于水晶——玉质优;

2 ——隐晶质晶体极为细微,显微镜下难辨颗粒,晶粒之间为显微镶嵌结构,超微晶隙、孔隙之间还有胶状铁矿和再生玉髓充填胶结,故玉种温润凝透水灵——地好、水种好;

3 ——以正黄/艳黄/橙红的温润富贵玉色为基调,冷暖、素艳、浓淡、黑白的色种俱全,体现了国人所崇尚的“以黄为贵”之民族图腾色——色泽美;

4 ——结构构造及各向力学性质均衡匀韧,不崩、不裂,打孔、切磨、雕琢、抛光等加工性能优异,更适于深加工作为高档饰品——精雕细琢;

5 ——既有资源的稀有性,又有可满足市场多功能需求的十多个玉种的丰富品类及小规模产量——恰到好处;

6 ——成因类型丰富多彩,既有内生成因更有外生成因,既有原生山坑石、又有鸡窝坑石、草皮坑石、田坑石等山流水玉料,更有水坑石的优质籽料;

7 保——在资源开发的早期,政府就适时采取措施,有管理机构、技术力量的及时介入,黄龙玉的宝贵资源和生态环境得到了有效保护和有序开发;

8 ——出自素有玩玉识宝天赋的滇缅边陲,正逢民生向上、盛世收藏、投资热、旅游热盛行的时期——天时地利人和。

综上所述,“黄龙玉”是迄今为止的一切国产玉种中,各项特性指标最为理想的新玉种,而且不仅弥补了以往国产玉种缺乏暖色系列的不足,还拥有丰富多彩的富贵吉祥、倍受人们亲?8?4的优异玉色;我们在猜想:黄龙玉将来有望成为首屈一指的“国玉”。

  图片

4. 黄龙玉不就是由二氧化硅或者石英组成的,怎么能叫“玉”?

 回答是肯定的,黄龙玉是“玉”。道理很简单:黄龙玉不折不扣地全面拥有和满足了看得见也摸得着的五个方面的“玉的优异特性条件”。即:质优(坚韧耐久)、种好/地灵(温润凝透)、色美(绚丽色丰)、匀质(精工细琢)、稀有(珍稀名贵)。所以,它是“石之美者”故为“玉”。

 由二氧化硅或者石英组成的矿物及其亚种变种系列共有十多种,它们都是在不同环境下所生成的,性质各异的“同质异相”或“同分异构”产物,请不要把它们混为一谈。

 您知道吗?自然界仅有接近100种的自然元素,但为什么却可以组合成亿万种的不同特性的物质?除了元素、原子、电子、离子、分子之间的结合外,这其中就有一个不被一般人知晓的“物质组合的基本原理”——“同质异相”,也称“同分异构”原理(现象)。其核心道理是:“不同环境下,同样成分的物质,往往生成不同状态、不同特性的多样化新物质”。这也和人一样,双胞胎自幼分别在差异很大的不同环境下成长,其结果必然会使两人的智力、体质、性格、爱好和才能都大不一样。

 所以,相同化学成分(或矿物成分的几种矿物或岩石,不等于它们都是相同特性的同一种矿物或岩石。虽然黄龙玉的主要成分也是二氧化硅,是石英,是玉髓;但黄龙玉形成的内生、外生环境都很特殊,它是一种不同于普通石英、普通玛瑙或普通玉髓的“新变种”,是与它们性质有别的优秀新玉种。所以,尽管在龙陵产地发现了十多个品种黄龙玉的山料和水料,数量超过上万件,但为什么就总是见不到一块地道的有完整环状色带的玛瑙呢?

  图片

5. 明明就是“玉髓”,为什么要叫“黄龙玉”?

 云南省观赏石协会正式定名“黄龙玉”是在2006年,是尊重当地石农、石商的主要原始习称之一而确定并研究、解释的,也是按照国际、国内对新玉种、新石种命名惯例而进行的。

 国内外对“珠宝玉石”命名的原则都比较一致:一般都习惯于将其另取一个专用的更接近文化及生活的商品名称,而不会原用与矿物成分有关的原来学术名称。如:钻石(金刚石)、红宝石(透明红刚玉)、蓝宝石(透明蓝刚玉)、祖母绿(透明/半透明翠绿色绿柱石)、海蓝宝石(浅蓝色透明绿柱石)、碧玺(透明电气石)、和田玉(细润凝透的透闪石)、田黄石(黄而温润的叶腊石、地开石等)、翡翠(温润而具翠性的钠铬辉石等)、澳玉(翠绿色玉髓)、阿富汗玉(温润细腻的白云石)、紫牙乌(镁铝石榴子石)、芙蓉玉(蔷薇石英)……不胜枚举!都一概不用原矿物的学术名称(学名)。所以,我们按宝玉石命名的常规及法则,尊重产地原有习称而命名为“黄龙玉”,专指由内源氧化转色及外源浸润染色双重成因机制自然形成的,以黄色系列为主色系的玉髓质硅质玉,以区别于其它普通玉髓或其它硅质玉。这个命名,既突出了“黄”是中华民族祖祖辈辈象征富贵吉祥的玉色特征,又颂扬了中华龙的民族文化“精神图腾”及产地“龙陵”的缩义;更是定性、定位了其优异的“美石为玉”之特质而有别于黄蜡石等其它石种或玉种;所以,这应该是无可非议的经典命名——黄龙玉.

图片

 

图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