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心灵的桃花源
关于人生,要说的东西很多,却又不知从何说起,因为人生太过复杂,在短短的几十年内,有那么多的纷扰,有那么多的诱惑,有那么多的争斗,有那么多的矛盾和困惑,每个人身上所带的名缰利锁,都是那么牢固,都是沉甸甸的。但另一方面,人生又异常简单,生、老、病、死,如此而已。在生与死之间,奔波劳碌,所为的不过是名和利。名有当代之名与后世之名,当代之名就是各种各样的荣誉称号,各种各样的奖励,这些实际上又都与利联系在一起。后世之名也就是所谓的不朽,所谓的流芳百世,这有点远,有点虚,于是绝大多数人都放弃了这个梦想。
于是就只剩下了利,与之紧密相连的是房子、车子、级别、职称……看着大街上熙来攘往的人流,像是被什么驱赶着,不知奔向何方。挣钱、穿衣、吃饭、买车、买房、退休、故去,这就是整个人生吗?如果真的如现代科学所言,人死如灰飞烟灭,没有灵魂,没有来世,这样短暂的一生有何意义?我们的奔波劳碌又是为了什么?
对现代人来说,幸福更加虚无缥缈,不仅因为所谓幸福几要素聚合起来很难,更因为对绝大多数人来说,幸福还不在于那些要素本身,而是在于同别人的比较,不仅要自己过得好,更重要的是比别人过得好。我们为了那些自己并非真正需要的东西,奔波劳碌终生,根本没有时间静下心来想一想究竟为什么如此奔忙。人世的功名利禄真的如黄粱一梦,但觉醒的没有几人。
所谓的适意,也不一定就是回归田园,只要是自己心里感到安适的生活,就是适意自然的生活。实际上,如果剔除种种非自然的欲望,最适意的生活往往就是最简单的生活。正因为如此,陶渊明笔下的桃花源成了无数人的梦想。
在这个生存竞争激烈的现代,在这个欲望横流的时代,在这个大自然一步步被侵蚀殆尽的时代,我们要重建一个桃花源,只能是在心里建立自己的桃花源,就像在钢筋水泥丛林中浇灌一小块人工绿地。在钢筋水泥浇制的都市中,只要心在,桃花源就在。
























 .
.  . 






 .
 .
 ..

 . .
 .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