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工作,呼吸这里被污染的空气,公司需要给你多少钱?如果你是可口可乐的外籍驻京员工,这个答案将是工资15%的奖金,不过中国员工虽然呼吸着同样的空气,却无法享受同样的奖金。那么,发放环境困难津贴是不是足以维持维持跨国企业在中国的外派员工呢? 正常人只要理智地分析一下居住在中国尤其是北京的健康风险,就可以得出结论——是个正常人是不会为了这点钱选择来中国工作的。举个例子,在中国,有些污染较为严重的日子里,污染水平是美国空气质量安全上限的25倍,过去三十年里中国的肺癌死亡人数增长了465%,最近有研究显示北京未来的空气质量也不会明显好转,生活在这样的空气中只会给身体带来问题。在中国,环境污染意识已经觉醒,许多人早晨醒来后的第一件事不是查看天气,而是查看PM2.5指数和空气质量评级,他们也会有意识地选购空气净化器和口罩。 外籍人员正在悄悄地离开这座中国最大的城市,许多人抱怨环境污染已经影响到了自己的孩子。我(原文作者,下同)在上海居住了12年后还是选择了离开这里,我知道身边有许多朋友同样选择离开上海,他们有的是医生,有的是记者也有知识产权方面的律师。污染同样也给人力资源经理们带来了不小的麻烦,如何吸引并留住高质量的雇员成了一件极为艰巨的任务。毕竟,如果前任们离开的理由是因为环境污染损害了自己孩子们的健康,这样的地方有谁还想来呢? 可口可乐的做法有点类似美国国务院向驻外员工发放的“驻地艰苦津贴”,其中就包括一项“严重损害健康环境津贴”。可口可乐在阿富汗、中非共和国、伊拉克、利比亚等国家的部分地区的外派高管可以拿到35%的津贴,这是最高的比例。如果在加拿大的温尼伯工作,就什么津贴也没有。在中国,津贴的比例从相对干净的昆明的0%,到高度工业化的沈阳和武汉的30%。上海为10%,北京为15%。 今年三月份松下公司也宣布将为外派到有空气污染问题地区的员工提供补助。 说到底靠发放津贴就想吸引并留住人才,这让人有点不敢相信。对于已经在中国工作的外派员工,当他知道在某个寒冷的冬天,他呼吸的空气不仅可疑,而且的确有害,15%的津贴可能不够他继续留在这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