衢州市位于中国浙江省西部,地处浙江、福建、江西、安徽四省交界,素有“四省通衢”之称,衢州又是国家历史文化名城,境内青山碧水、风光秀丽。地质构造属江南古陆南侧,华夏古陆北缘,即跨越两个一级构造单元,中部为钱塘江凹陷地带。其独特的地质结构造就了延贯古今的赏石文化。较为有名的有常山石,千层石,石笋石,常山假山石,西石,开化石等,南宋杜绾所著《云林石谱》中均有不同程度的记载,可见衢州石从古至今都倍受人们的喜爱。《云林石谱》常山石:“衢州常山县思溪,又地名石洪,或云空宇。石出水底,侧垂如钟乳,杂泥沙,不相连接,采人车戽深水,得之甚难。或大或小,不逾数尺,奇巧万状,多是全质。每一石,则有连续尖锐十数峰,高下峭拨嵌空,全若大山气势。亦有拳大者,又于巉险怪岩窦中出石笋,或欹斜纤细,互相撑柱之势。盖石生溪中,为风水冲激,融结而成奇巧。又峰峦耸秀,有洞穴委曲相通,底坐透空,堪施香烬,若烟云萦绕乱峰间。一种色深青,石理如刷丝,扪之辄隐手。又一种青而滑,或以磁末刷治而然,率皆温润,扣之有声。间有质朴全无巧势者,石性稍矿,不容人为,非如灵璧可增险怪也。”(《云林石谱》:书成于南宋绍兴三年,作者杜绾,字季阳,号“云林居士”,浙江山阴人,平生好石,乃时风所薰。)
而今,奇石作为一种大众收藏品,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起,在国内逐渐升温。衢州城里也涌现出一批赏石、玩石、藏石爱好者。依托本地资源,衢州奇石爱好 者大多把收藏方向定位在了石中精品“黄蜡石”上。为什么会选择黄蜡石而不是众所周知的常山石呢?这由几个因素决定的。中国的传统赏石观是:皱、瘦、漏、丑、秀、奇。对石之美的评价标准是:湿、润、密、透、凝、腻。不用说,黄蜡石多少都具有了这些特点。而黄蜡石主产地,主要分布在我国的岭南一带的潮汕,台山,连山这少数的几个县中的小溪流里。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人们对奇石认识的提高,奇石的需求量越来越大,然而这些地方随着人们的不断开采挖掘,黄蜡石资源也日渐枯竭。衢州目前黄蜡石产量暂不清楚,但衢州黄蜡石的出现,对于缓解黄蜡石市场的紧缺,对于喜爱黄蜡石的玩家来说,都是一件快事。 二、质地相当好,胶蜡、冻蜡都非常润泽,硬度、密度都较高。我们能从蜡石上感觉到玉石般的温润柔美,就象一位小家碧玉,让人一见就生欢喜之心,令人爱惜,柔中有刚,很有亲和力。特别是冻蜡,透剔晶莹,无论是从视觉,手感都给人一 种愉悦感,“石不能言最可人”也许这就是最好的注解,它在这一点上与我们的国石田黄石可是有异曲同工之妙,有一种清雅之气,让人怜,让人惜。而且其硬度却又比田黄石高很多,所以天然成形的冻蜡,都是大自然的杰作,而无半点人工斧凿的痕迹,可遇而不可求,堪称绝品,其价值自然就高。而四大名石中的太湖石,灵壁石在这一点上却是无法与之比拟的。有的冻蜡还有皮有壳包裹,从千百年沙石水冲磨擦出的小口则可见到里面的晶莹,实在是妙不可言。 诸上因素决定了衢州奇石爱好者对黄蜡石的百般推崇,万般喜爱。可是,因为其产量、分布暂无资料可考,加之近几年衢城才涌现出一批奇石爱好者,赏石规模,赏石文化,赏石宣传还有待提高,衢州黄蜡石不可能象常山园林石那样享誉海外,作为一种鲜为人知的地方奇石,要将黄蜡石真正发扬光大,还有一段很长的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