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林下养鸡技术标准 (1)

 主动久了会累 2014-07-18
一、选址:
选择竹林、树林、果林等(最好有草),同时要求场地相对封闭,易于隔离、向阳、避风、干燥。
二、建棚、围栏:
鸡棚要求一亩地一个,支架由砖柱或木柱做支撑,固定用铁丝或铁钉,四周砌砖1—1.5米,上面用竹篱笆或竹编板隔,用石棉瓦盖顶,滴水离地面不得低于2.5米。鸡舍内面积不得小于12平方米(即长4米、宽3米),鸡舍内用竹子或木材横隔成梯子状,间隔距离为25公分,中间是走道,主要用于鸡休息或遮风蔽雨(修建标准见附图)。所需养殖场地四周用尼龙网、钢丝网或竹篱笆做围栏, 围栏高度不低于1.8米,每个鸡棚四周要设两个饮水槽和5—6个料槽,供鸡饮水采食。
三、品种:本地乌骨鸡
四、孵化、育雏、脱温:
这一阶段是鸡生长发育及防疫的关键时期,主要由育雏中心完成。
五、饲养方法:
购鸡苗时最好选在阴天或晚上进行运输,鸡苗个体相对要均匀,鸡在笼内的密度不要过大,防止挤伤和踩伤,在运输途中,冬天注意保暖、夏天注意遮阳。到鸡棚休息1—2个小时后,让其饮水,水中适当添加电解多维和黄芪多糖粉,减少鸡群的应激,之后方可喂食。鸡料由玉米、稻谷、麦子、红苕等粮食组成,将其粉碎成碎米大小饲喂。饲喂时加水发湿至手摄成饼,松手即散方可。要少喂勤添,每天喂4—6次,喂量以10分钟吃完为宜。场地内要定期驱虫、定期消毒,如发现病、弱、残的个体,要隔离治疗。每亩饲养密度100—150只为宜。鸡进入林地饲养期最低不少于150天,
林下土鸡养殖疫病预防技术措施 林下养鸡就是利用现有的林地(桑园、中药材林等)饲养鸡,提高林地的综合利用效率和经济效率,由于野外养鸡疾病防治较为困难,因此如何做好鸡病预防工作成了搞好这一饲养方法的保障。山地、林地养鸡属于全开放式养鸡,受外界影响较大,常年饲养发病率较高,因此必须制定一整套的疾病预防方案,并在饲养过程中严格执行。在现代畜牧业发展中,生物安全体系(控制疫病在畜禽中的传播,减少和消除疫病的发生等)己经和药物治疗、疫苗接种等共同组成了疫病控制的三角形体系,通过生物安全体系的方法,为药物治疗和疫苗接种提供一个良好的应用环境,使药物治疗和疫苗接种获得最佳的效果,有效控制或减少疫病的传播和发生。根据我区林下养鸡情况和鸡病发生特点,提出以下措施供参考。
1、 饲养前的防病工作
1.1 林地的划分。为了有效预防疾病发生,应将用于养鸡的山地或林地按照一定的面积划分成若干个饲养区,划区大小应根据林地大小及饲养鸡的数量来定,区与区之间钉桩拉网隔开,网眼大小以鸡不能过为准,两区中间挖宽2m、深1.5m的防疫沟。饲养时将鸡放在不同的牧区进行轮放,以每区连续放养时间不超过30天为宜,这样每轮换一个区,就可立即对原饲养过鸡的区进行清理消毒,然后轮空60天以上,轮换前3天对即将被轮放的区再进行一次消毒,可有效预防疾病的发生。
1.2 林地清理与消毒。每批鸡饲养前,要对林地及育雏室进行一次全面清理,清除林地及周边10m内的各种杂物及垃圾,再用消毒液对林地及周边5m范围进行全面喷洒消毒,尽可能地将场地病原微生物数量降到最低。
确保鸡苗健康无病。放养的鸡苗应来自无疫病、经过严格净化的种鸡孵化场,尽量选择强健的鸡。特别应注意的是,一个养鸡场的鸡苗不能够来自不同的种鸡孵化场,而且同一个养鸡场只能饲养一个品种的鸡,不能饲养其它畜禽,这样有利于疾病预防。
1.4 鸡放入林地前应尽量完成常见鸡传染病的免疫接中和球虫、线虫等寄生虫的驱杀工作。
2、养殖过程中的疾病预防工作
2.1 严格控制人员的进出。进鸡后,要谢绝外界的参观。养殖场内只允许饲养员及技术人员进出,同时尽量减少进出次数,进出鸡场前必须脚踏消毒池和洗手消毒,最好是更衣换鞋,饲养员在鸡场内不允许乱窜、聊天。各种生产工具应按区配齐,不能窜区使用;运送饲料的车辆必须经过严格彻底喷雾消毒后方可入场。
2.2 搞好场区内的环境卫生。定期进行灭鼠及消除其它有害昆虫;做好人工驱赶野鸟工作,可采用训练家犬驱逐附近的鼠类、鼬类和鹰的侵害,或用尼龙网把放牧场围罩好。垃圾及药物包装袋统一回收集中处理,严禁从市场上采购其它任何畜禽产品在场内食用,鸡场内及周边严禁饲养其它畜类或鸟类,技术人员不得擅自到其它养鸡场参观或为其它鸡场进行疫病诊断工作,淘汰鸡、病死鸡及时统一处理出场。
2.3 做好消毒工作。养鸡场应配有2种以上不同类型的消毒剂轮换使用,结合平时饲养管理,对鸡舍、场地、用具、饮水等进行定期消毒。但在免疫前后三天内不能使用消毒药。当发生鸡传染病时,对鸡舍、排泄物、场地、用具、物品等,每天进行消毒。
2.3.1 环境消毒:鸡舍周围环境每2-3周用2%火碱液消毒或撒生石灰1次;鸡场周围及场内污水池、排粪坑、下水道出口,每1-2个月用漂白粉消毒1次。
2.3.2 人员消毒:工作人员进入生产区要经过紫外线消毒。
2.3.3 鸡舍消毒:进鸡或转群前将鸡舍彻底清扫干净,然后用高压水枪冲洗,再根据情况选用0.1%的新洁尔灭、4%来苏水、0.2%过氧乙酸、次氯酸盐、碘附等消毒液全面喷洒。
2.3.4 用具消毒:定期对用具进行消毒,可先用0.1%新洁尔灭或0.2%-0.5%过氧乙酸消毒。
2.3.5 带鸡消毒:每周进行带鸡消毒,有利于减少环境中的微生物和空气中的可吸入颗粒物。带鸡消毒注意不能用刺激呼吸道的消毒药。常用于带鸡消毒的消毒药有0.3%过氧乙酸、0.1%新洁尔灭、0.1%的次氯酸钠等。
2.3.6 饮水消毒:饮水中加入适量的消毒药(如0.01%高锰酸钾溶液、大蒜水等),可以杀死水中的病原体,同时提高鸡的抗病力,不同饲养批次最好轮换、交替用药品种。
2.4 做好预防免疫。必须使用正规厂家生产的有批文批号的在有效期内的疫苗,并适合本地区、本场的菌(毒)株型。绝对做好疫苗的运输和保存工作,保证使用疫苗的效价。根据本场本地区的疫病流行情况制定出本场的免疫程序,并应注意疫苗之间的相互干扰作用。 免疫程序可参考如下方法。
1日龄注射鸡马立克氏病疫苗(在哺坊进行)。
7日龄新城疫—肾型传支二联苗滴鼻或饮水。
4/7
20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中毒)滴鼻或点眼。
25日龄鸡痘疫苗、鸡传染性鼻炎油苗,翅下刺种、肌肉注射。
30日龄新城疫—传染性支气管炎H52二联苗,点眼或饮水。
35日龄传染性喉气管炎疫苗(发病区),点眼。
41日龄传染性法氏囊炎疫苗(中毒),饮水。
50日龄禽流感疫苗肌肉或皮下注射。
60日龄鸡新城疫Ⅳ系,滴鼻或饮水。
70日龄鸡痘疫苗,翅下刺种。
2.5 做好驱虫工作。在15~16日龄在饲料中加0.0125%球虫痢灵,预防球虫病。用伊维菌素驱除线虫等,一般为每两个月驱虫一次,每次驱虫在投服一次药物后间隔两周再投服一次药物。驱虫后的粪污要集中堆积发酵处理。
2.6 药物预防。根据季节的变化,在日常饲料中加入土黄连、鱼腥草、板蓝根、大蒜素或“四季太平药”等中草药,在饮水中加入黄芪多糖、电解多维等,提高鸡群抗病力。
2.7 减少应急反应。在转群、免疫、气候变化和饲料变更时,给鸡群适当增加维生素E、维生素C、电解多维等,提高鸡群的抗应急能力。
2.8 抓好饲养管理工作
2.8.1 做好育雏工作。尤其是雏鸡的开食开饮及保温工作,保证雏鸡营养,以确保鸡健康生长,提高鸡群的生活力,有效地提高抗病能力。
2.8.2 进行围养训练。雏鸡在舍内饲养3~4周后,体重达到130g以上,可采用小面积围养。经过3周以上训练,使鸡有一个由舍饲到放养的过渡,以增强鸡对环境的适应力和增长预防天敌的本领,从而减少放养过程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
2.8.3 合理的饲养密度。若密度过高,鸡群生长均匀度差,抗病力下降,患病率也增加。
2.8.4 在饲养过程中,适当放置碳碴、红沙石、蔬菜叶等,以防脱羽、啄肛现象发生。
2.8.5 遇连绵阴雨季节,地面积水过多,相对湿度太高时,鸡的发病率和死亡率会增加,应停止放养。
2.9 疫病的处理
2.9.1饲养员密切注意鸡群生活、生长状况,如有异常情况及时向兽医部门报告。
2.9.2对病鸡进行隔离和相应的治疗。无治疗价值的立即进行扑杀。
2.9.3 对病死鸡进行深埋等无害化处理。
2.9.4 对鸡舍、排泄物、场地、用具、物品等,每天进行消毒。
3、做好鸡出栏后的消毒工作
6/7
3.1 严格执行全进全出制。鸡场进鸡要求在一天进齐,饲养期结束后将肉鸡尽可能在短时间内出栏,场内不留一只鸡。这样可以有效地中断传染链,减少疾病的传播,降低成本,提高成活率和经济效益。
3.2 清场处理。鸡出栏后,应将林内的用具等一切可以移动的物品一概移至林地外消毒暴晒处理。然后彻底清除林地内杂物及垃圾,必要时挖松表层泥土,再洒上一层新鲜生石灰或喷洒消毒药后再压实。对场内及周围10m内的树木及牧草也要用新鲜生石灰刷白树干或喷洒消毒药。喷洒消毒时必须用3种以上的消毒药品进行消毒。
4、出栏
实行全进全出的制度,就是指同一时间饲养的同一批鸡,育成后在同一时间全部销售处理。每出栏一批鸡后要对鸡舍及放牧场地进行彻底的消毒灭菌,这样做有利于杜绝传染病的循环发生,可以提高饲养量,增加经济效益。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