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逸心茶舍 2014-07-18

古文字蕴含的追求

全面和谐的行为科学体系

(一)   以我为本,从我做起

 

中国文化的灵魂是以“我”为经、以“爱”为纬,编织出来的追求全面和谐的和谐文化的绚丽织锦。其起点是“以我为本,从我做起,推己及人,把爱扩大”。 扩之又扩,就大爱无疆,博爱众生,人天和谐。这就是中国文化的伦理准则。

 “我”的古文字如下: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我”字在甲骨文中画了一件武器,是斧钺的变形,犹如猪八戒的钉耙;在钟鼎文中右边加了一件武器——戈;到了篆书全字演化成后代的“我”。为什么用武器甚至两件武器来表示“我”呢?我想,这是为了表示人要有自我保护意识,拿起武器捍卫自己,捍卫自己的生存、温饱、发展的天赋权利,捍卫自己的正当利益、人格尊严、人生境界。

最早的时候,人兽共处,野兽出没在身边,所以人必须手拿武器保卫自己,并且猎取事物。后来不同部落、种族的人也会侵犯别的部落、种族的人,夺取猎物、财物、人员(作奴隶),所以人们也要拿起武器保卫自己、自己部落的生命、财物安全。到了现代社会,人们也要拿起另一种武器——法律武器捍卫自己的合法权利。甚至还要拿起武器捍卫自己民族、国家的领土、主权、核心利益。

以我为本,天经地义。所以“义(義)”字下部原来是“我”: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义(義)”字,上部都是“羊”。 “义(義)”字的下部,第一个似乎像用盾牌抵挡他人武器的进攻;第二个只画一种武器,像猪八戒的九齿耙;后来加了一件武器“戈”成为“我”,因而全字成为“義”,后来简化为“义”。第一、“羊”是“祥”,“我”表示用武器捍卫,“ (義)”表示用武器捍卫吉祥和谐的生活或美好的理想。大义凛然的“义”,就是捍卫我们国家、民族、社会的共同的生活准则、共同的吉祥和谐生活或美好崇高理想的崇高精神。第二、“羊”代表弱者、弱势群体, (義)”表示“路见不平,拔刀相助”,“该出手时就出手”,去帮助善良的人,帮助弱者、弱势群体。

“义者,宜也。”捍卫自己正当的权利,捍卫自己社会吉祥和谐的生活或者追求吉祥和谐生活的理想,是适宜的、正当的行为,是符合道义的,是天经地义的。帮助弱者捍卫自己的正当的权利,捍卫人们吉祥和谐的生活或者追求吉祥和谐生活的理想,或者仗义执言,主持正义,或者见义勇为,捍卫正义,或者抗击外敌对我们的侵略,保卫自己的国家、家园,就是正义的,合乎道义的。创建吉祥和谐生活要以我为本,从我做起。

当然,在今天,拿起武器捍卫自己的正当权利应该指拿起法律武器,采用合法手段;见义勇为也一方面不要超越正当防卫,另一方面要尽可能见义智为。至于“以我为本”,也只是利己境界,是人生的最低境界。人们崇尚的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等等道德境界才是高级境界。但是,集体主义、民族主义、爱国主义,就是捍卫自己的团体、民族、国家的权利,还是扩大了的“以我为本”。最高尚的境界是人天和谐,人类要与自然和谐相处。但是,人天和谐,仍要以人为本,以我们人类为本,不仅由人做主,而且首先是为人谋利。强调科学发展,与天和谐,创造友好环境,目的还是为了人类自己可持续发展,更好地更长期地为人谋利。这是更加扩大了的“以我为本”。所以,从某种角度说,人生的高级境界——道德境界、最高境界——人天和谐境界,也是“以我为本”的。

华夏先民已经认识到,私,是巨大的动力,也是万恶的根源。所以,有提出“律己”、“克己”、“推己”、“舍己”。首先提倡“严于律己”、“清正自律”、“克己奉公”、“克己复礼”,就是要约束自己的思想言行,克制自己不正当的非分的过分的过度的欲望,战胜自己的邪恶的罪恶的念头。这也体现于古文字。“己”字就发人深思: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己字的甲骨文像绳子系绕的样子,表示用绳子回环捆绑。在文字发明前,古人在绳子上系圈、打结,用以记数或记事,标明物品的归属。所以 本来是表示“结绳记事”,后来加绞丝旁另造了字代替它。而也许由于部族给大家分发东西时,人们总是把分给自己的东西捆绑起来,以便拿到自己那里去,所以 字就表示属于自己的、个人的、私有的,如“己身”、“固执己见”,引申为主体的自称,如“自己”、“ 知己”、“ 知己知彼”、“克己复礼”、“克己为公”、“克己奉公”、“舍己为公”。 

根据字形表示用绳子回环捆绑也可以说,“己”字蕴含着这样的意思:对于自己应该有所约束。“克己”才能“复礼”。“克己”才会“为公”、“奉公”,“舍己”方能“为公”,“为公”须要“舍己”。 

这有“纪”字为证: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纪”本来写作,表示用绳子回环捆绑,后来又加了绞丝旁,加强捆绑的意思。所以,一方面由结绳纪事产生记载、记录义,义同“记”,主要用于“纪念、纪年、纪要、纪元、纪传”等,别的地方多用“记” ;另一方面由回环捆绑和加强捆绑产生约束、管理和用于管理、约束的标准、法则的意义,如“纪律”、“ 纲纪”、“法纪(法律,法规”、“纪检”、 “党纪国法”。“纪律”就是 为维护集体利益并保证工作进行而要求成员必须遵守的规章、条文 ,就是让人们为了公众、公共利益用来“律己”——约束、管理自己的。如果自己不能律己,违法乱纪,那么就要惩之以纪,绳之以法,“齐之以刑”,剥夺自由甚至生命。

还有“忌”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忌”字下部是“心”,上部是“已”有人认为,表示以自我为中心的人总是记恨胜过自己的人,本义是憎恨嫉妒,如“忌妒”、“忌恨 ”、“猜忌”、“妒忌”、“忌才”、“忌能”、“忌贤妒能”。我还认为,已”既是声旁也是形旁,即,系,约束造字本意是要约束自己,不能随心所欲,要有所惧怕、回避、警戒,如“顾忌”、“畏忌”、“忌惮”、“恣肆无忌”、“肆无忌惮”、“讳疾忌医”、“投鼠忌器”,忌辰”、“忌日” (父母或祖先死亡的日子,迷信称不吉利的日子)、“忌讳”、“忌口”、“忌嘴”、“忌酒”、“忌烟  、“忌辣”、“忌热”、“忌酸”、“忌晒” 、“避忌”、“禁忌”、“忌讳”、“戒忌”、“切忌”、“犯忌”、“百无禁忌”。还可以戏说,人最忌讳的是只顾自己。   

其次,华夏先民强调“推己及人”,把爱扩大。下面是“及”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及”字本来左上方是“人”,右下方是手(“又”),表示从背后抓住前面的人的脚,本义是追上,从后头跟上,如“来得及”、“赶不及”,引申为达到,如“及格”(达到标准)、“提及 ”、“ 推及”、“波及”、“涉及”、“普及”、“力所能及”、“由表及里”、“攻其一点,不及其余”、“过犹不及”、“推己及人”。  

孔子说,“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而“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这就是推己及人:自己想要得到、实现、达到的美好的东西、目标、境界,也要帮助别人得到、实现、达到;自己不想要的不好的东西,不要强加于他人,自己不想遭遇的困境,就不要去给他人造成这种困境。

孟子说:“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这也是推己及人:尊敬自己的长辈也要推而广之尊敬他人的长辈,爱护自己的孩子也要推而广之爱护他人的孩子。

杜甫由自己的茅草屋被秋风刮破想到多少“寒士”也没有好房子住,甚至没有房子住,就推己及人,想到“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怎样才能得到千万间大房子,让天下受寒的人都有好房子住而都露出笑脸?甚至表示舍己为人,“吾庐独破受冻死亦足”,大家住上了好房子我自己受冻而死也心满意足。白居易在下雪天穿着裘皮大衣很温暖,他却想到了没有裘皮大衣而挨冻的人,他说:“安得万里裘,天下无寒人。”怎能得到万里大皮袄,包裹天下人,使天下没有挨冻的人?是啊,要让人人有房住,个个有衣穿,大家有饭吃。

推己及人就是要把“我”变成“我们”。不仅是为“我”个人,而且为“我们”、大我,为了“我们”的婚姻,不让第三者入侵;为了“我们”的家庭,保持和谐美好;为了“我们”的群体、社会、民族、国家、世界、人类、地球。

个人与配偶、家庭、他人、社会、人类、自然能否和谐,也决定于自己,决定于自己能否升华自己的人生境界,能否由利己境界上升为道德境界,升华为人天和谐境界,能否由爱自己,扩展到爱家庭,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由私爱扩展为博爱。舍己为人也决定于自己。

最后,华夏先民还提倡“舍己为人”、“舍己为公”,升华自我。这也有古文字为证。下面是“舒服”、“舒心”、“舒坦”、“舒畅”的“舒”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舒”字由 “舍”和 “予”组成。呢?下面是“舍(捨)”的古文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5) 

左边的“舍”字,顶部“人“字形像屋顶;中部“干”像柱子和横梁;下部“口”,有人认为是村邑,有人认为像房屋的出入口,我认为是立柱子的“础”——础石——柱脚石。过去建房子,没有水泥地基,而地面容易潮湿,为防止木柱子受潮腐烂,就在地面与木柱之间加用石头加工而成的“础”。

 “舍”本来表示有屋顶、梁柱、围栏而未必有墙的简易的尖顶茅草棚屋,供圈养家禽家畜之用,如“鸡舍”、 “牛舍”、“猪舍”、“羊舍”。“舍”后来指免费供旅客临时休息、住宿的简易房屋。古人在某些交通要道的路边,过一定距离建一个亭子(当然没有墙壁),称为“亭舍”。亭舍五里一个,所以有“十里一长亭,五里一短亭”之说。宋代杨万里有诗说:“长亭短亭三复五,总是儿时行底路。”(《濠原路中》)这些亭舍免费供长途跋涉的行人休息,也就在相隔更远的地方,设有墙壁的简易的免费旅舍,后来发展为官方给官员提供的免费的驿站、民间给旅客提供的收费的客栈。

由免费提供引申为施予、捐献,如“施舍”、“舍予 ”;捐献引申为放弃如“舍得”、“舍弃”、“舍身”、“舍命”、“舍本逐末”、“舍近求远”、“舍已为公”、“舍已为人”、“舍生取义”、“舍生忘死 ”。 “舍”是“捨”的本字,后来加提手旁,专门表示出手施予,显示了先民对出手施予的提倡。还提出“富多施舍”,指个人或组织财富积累到一定程度,完成原始积累后,事业有广阔上升空间和发展前景,要将部分财富返哺社会,返哺大众,多做公益事业。

下面是“予”的古文字:

 

“予”字像上下两个织布梭子面对面相互运动的样子,下面的梭子连着丝线。古代用织布机织布时,纵向固定的是经线,横向的是纬线,装在梭子上,梭子带着纬线在经线中来回穿行,不断地给出纬线,织成布匹。梭子的运动靠的是织女的左右两只手,把梭子推送到对方的位置,用以表示给与、授与予以、赐予、赋予、给予、生杀予夺、“予人口实”、“予以反驳”  

一个“舒”字中又用“舍”又“予”,两次强调要舍弃自己一些东西,要施舍、给予他人一些东西。该伸手时就伸出手,帮人一把,也许不仅能救人一时,还可能影响人一生,还可能使别人把爱的接力棒传递下去,让世界成为爱的花园。帮人也是帮己。古文字已经表示舍予他人,自己舒心;帮助别人,快乐自己。

以我为本,是贯穿在三个境界中的经线,把爱扩大,加上爱家庭、爱他人、爱社会、爱人类、爱自然的纬线,才能织出华丽的和谐花布。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