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逸心茶舍 2014-07-18

古文字蕴含的追求

全面和谐的行为科学体系

(三)以爱为本,家庭和谐

 

 “以我为本,从我做起”,就是既要爱我,又要把爱扩大,推己及人。首先是由“爱我”到爱自己赖以生存生活不可离弃的最亲近的人——自己的另一半和父母长辈、兄弟姊妹、子孙后辈 。首先爱他们,也出于“私”,为了“我”,因为他们是“我的”,但是已经把爱扩大,是扩大爱的范围的起点。

下面是最早的“爱”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这些“爱”字,下部是“心”,表示有深挚的感情慈爱、怜悯(同情)。上部,有人认为是“欠”,画一个人张着嘴巴,表示呵气、或喃喃倾诉,第三个“爱”右下方加手形,像一个喃喃倾诉的人伸出手捧着心,表示将对方放在自己的心上,所以造字本义是用心疼惜呵护,并且喃喃倾诉柔情我认为上部是“旡”,《说文》就认为“爱”从“心”,“旡”声(而不是“欠”声)。但我认为,它也是会意字,“旡”也有义。“旡”是“炁”的本字,后来加了下边四点是“火”,强调是一种能量。这与“气”字后来下面加“火”强调“气”有能量一样。《关尹子》:“以一炁生萬物”、“以炁存形。”这是认为有了“炁”才能产生万物,才能使“形(身体)”存活,所以“炁”是关乎生命存亡的“真气”。所以,“旡”可以同“炁”一样表示“真气”,人体的一种重要物质、能量。

 “爱”字下部是“心”,上部是“旡”即“炁”,表示“爱”是心中产生的一种“真气”、能量、力量,也就是热心、热情,是亲近、热爱、帮助他人的心意,给予恩惠的愿望,所以是慈爱之“意”。《说文》认为, “爱”是“惠也”,给人恩惠。段玉裁注:“惠,仁也。仁者,亲也。”有爱心,给人恩惠,就能使人际关系亲近。

后来曾经出现下面的“爱”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这个“爱”字下部是“心”,上部是“既”。“既”字左边本来是食具,右边下部是背对食具的“人”,上部是“气”,也就是“旡”字,表示已经吃饱打饱嗝了。“爱”字既表示吃饱以后才有的能量,又表示“爱“是既有之心,表示这种热情、力量是人心中既有的,是已有的,本有的,或本该有的,或者因为“人之初性本善”,或者因为认识到“天地与我同元,万物与我同根,人人与我同体”,应该热爱天地万物和他人。

后来“爱”字有如下演化: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有两点变化。第一、明确演化出代表手的“爪”字,放到上部。第二、下部加了“夊”。有人认为是误把手形写成了倒写的“止”。其实不是误写,因为手变成“爪”了,加夊”有特殊意义。夊”像后面有一只手拉住了前面的一个人,所以《说文》说是“后至也。象人两胫后有致(到达)之者。”为什么要加“夊”呢?《说文》认为是表示“行貌”,就是及时赶到采取行动的样子。

因而 “愛”字不仅表示是出自内心的特殊能量,而且要变成一种行为、行动,及时赶到,伸出援手。而且显示大爱无声,爱心行动不为显示自己,最好是“后至”——在身后暗中帮助,这才是真爱。爱不是放在嘴上说的,而是要靠行动表现的。说的,有真有假;做的,不声不响做的,才是真的。譬如“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儿子要出远门,母亲给儿子缝补衣服,担心儿子要过好长时间才能归来,衣服破了没有人缝补,就“临行密密缝”,缝得牢一些,这就是无声之大爱。

所以,准确地说, “愛”不是一般的“行貌”,而是“慈爱之行”——爱心行动。有的“愛”字强调内心的慈爱之“意”,有的“愛”字突出外在的慈爱之“行”,后来强调慈爱之意与慈爱之行的结合。

爱有种种。夫妻关系应该是爱情的升华,真正的爱情是最为真挚、最为强烈的相爱之情,建筑在真正的爱情基础上的婚姻关系是生死相依的关系。夫妻之间应该相依为命,和谐合作,携手走过漫长的人生道路,争取“白头偕老”。花好月圆人长寿,夫妻和谐有利于健康长寿。所以要以爱为本,夫妻和谐。

中国有“相濡以沫”、“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等夫妻相爱的佳话。“相濡以沫”,是比喻。本来说,两条鱼,落在干涸的小泉里,难以存活,就互相吐吐沫滋润对方,得以生存。比喻夫妻俩在艰难的生活中,互相扶持,相依为命。

“举案齐眉”是说妻子敬重丈夫,吃饭时把盛放食物容器的菜盘(“案”)举到自己眉毛那么高,表示对丈夫像对客人那么尊敬。这有点封建色彩,夫妻都应互相敬重,叫“相敬如宾”。

夫妻双方起码要忠于爱情,忠于婚姻,忠于家庭。有些东西失去了才知道珍贵。下面是失去丈夫的“寡妇”的“寡”的古文字:

          

金文“寡”字,宝盖头,指房屋,下面是“见”,画一个人,突出头部,仰首向天,瞪大眼睛,举目张望,表示独居空房,四顾无伴,倾诉心中的痛苦。篆文在金文字形基础上加,强调夫妻离散,突出独居含义。造字本义是丧偶独居,不分男女,凡无妻无夫通谓之。”(《小尔雅 ? 广义》),因而也有寡汉”一词,后来专指妇人丧夫独居,如寡妇 ”、“寡母”。 家庭失去了丈夫就失去了栋梁柱

下面是失去妻子的“鳏夫”的“鳏”的古文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前三个“鳏”字,下部是“鱼”,其上部有人解读像泪出眼眶,认为“鳏”是古代黄河中下游的大型淡水鱼,已灭绝,据说不轻易上钩,被捕后会默默流泪,是富有感情的鱼。这有古代文献大量例句为证。譬如 陆游《晚登望云》有“衰如蠧叶秋先觉,愁似鱼夜不眠。”但是, 为什么“无妻曰(《释名 ? 释亲属》)呢?有人认为,是“假借”,而且成年男子无妻独居会寂寞感伤,仿佛鳏鱼感伤流泪。

我认为,其实并没有什么有感情、会流泪的“鳏鱼”,而从《说文解字》作出“鳏鱼”解释以后古人就以讹传讹,关于“鳏鱼”的文句都是以讹传讹、借以抒情而已。我认为,“鳏”画的是鱼儿光剩了鱼头、鱼刺、鱼鳍,比喻男人失去妻子犹如鱼儿失去血肉。丈夫是骨头,妻子是血肉,两者密不可分,少了哪个都不行,不幸朋友,您同意我们的分析吗?汉字多么有意思!

下面是“安”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安”字,上部是宝盖头,代表房屋;下部是“女”。有人认为,表示女子在家中安全。有人认为,表示男子建房娶亲成家,内心踏实过日子,也就是说男人娶妻成家才能安心。我认为“安”还表示,没有女人不成其为家,有了贤妻良母家庭才能安宁,生活才能安定有了女人,才能“传宗接代”,让父母长辈安心。第三个“安”字,“女”旁有两点,可能是泪水吧。妻子往往又要工作,又要操持家务,教育子女,负担很重,往往要忍辱负重。妻子是避风的港湾,温暖的小窝,疗伤的良药,精神的脊梁。男人要尊重、爱护妻子这要说到“妥”字。  

下面是“妥”的古文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妥”字,下部是“女”,上部是“爪”(手指)。有人认为,“爪”表示抓到、得到,所以“妥”的意思是抢婚得到了女子,就安稳、安定了。《说文》就说“妥,安也”。有人认为,“爪”在上面表示压制,所以“妥”的本义是男子压制为权力而反抗的女子,迫使女子放弃权力。在男尊女卑的封建时代,男性支配女性被视为理所当然。有人认为“妥”像用手安抚女子。我赞成第三种解读,认为“妥”表示对女人(妻子)的最妥当的好办法是抚爱,表示丈夫要用手抚摸妻子,缓解矛盾,求得和谐,要用爱心和行动抓住妻子的心,才有家庭安定。妻子都拢不住,让她跑了,还有什么家庭和谐?夫妻闹矛盾,男人的手是要动的,但千万不要动手打人,伤了感情,而要动手爱抚,用感情让妻子平息下来。夫妻没有隔夜仇,夜里好好抚爱一番,就又和好了。会抚爱也是使夫妻性生活和谐的重要方法。因而“妥”用安抚妻子使妻子安定、舒适来表示安定、安稳,适当、适合。

有个 “好”字,由“女”和“子”组成。有人认为,“女子”指女人,表示女人容貌美丽好看。有人认为,“子”指男子,表示男女相悦合和为好。真是这样吗?下面是“好”的古文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好”字里的“子”不是男子的“子”,而是“孩子”的“子”,像幼儿两脚被并拢裹在襁褓里(所以只画一竖),露出脑袋,挥动两臂。本义   挥动两臂、尚不能独立活动的幼儿。 “好”字画女人面前或背后有个字形偏小的“子”——小孩子,表示母亲抱着或背着孩子。古人认为:“不孝有三,无后为大。”因为有了子才能有孙,繁衍后代,繁衍人类。

孩子是爱情的结晶,感情的纽带,生命的延续,要保护好。下面是“保”字:

  

“保”字第一个甲骨文画一个人(后来演化为单人旁),背后有个“子”;第二个甲骨文画人双手伸到背后,手臂上有个幼儿,也就是反抱————双手从背后搂着幼儿,即用双手将孩子背在背上。后来“子”下加“八”(古“背”字),表示双手反背在背后搂住孩子,演化为“呆”。古代父母外出或下地时,把孩子用背带兜住屁股背在肩上,以确保孩子的安全。所以“保”字本义是保护、呵护孩子,引申为看守住,护着不让受损害或丧失。

保护好孩子,有多层次含义,要保障未成年人的一切合法权利,而最重要的是要培养孩子成人、成才。《诗经》:“饮之食之,教之诲之。”不仅要给他喝给他吃喝,而且要教诲他。孟子说:“饱食暖衣,逸居而无教,则近于禽兽。”话很重,给孩子优越的生活条件却不教育孩子,接近于禽兽。

“教”的古文字左边下部是“子”,上部原先是“爻”,也是古文字“学”字里的重要部件: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学”下部原先没有“子”,表示人人都要学习;下部是“门”,表示启蒙入门;上部原先是一个叉,后来变成两个叉,成为“爻”,因而不是八卦里的阴阳爻,而是计算数量的筹码。最初的学习,不是学习文字,那时还没有文字,而是学习计数,算术。后来上部加了两只手,既可表示要手把手教,也可表示必须“学而时习之”,学了之后还要动手练,才能学会。“教”字里原先用“爻”,表示要教孩子学算术,引申为学文化,以便成才;后来改为“孝”字,表示要教育孩子学习孝道,引申为学习做人,以便成人。教育孩子,要教他们成才,首先要教他们成人,培育他们的人格。“格”是标准,人格是做人的标准。高材生如果人生道路方向搞错了,对社会危害比“低材生”大多了。“教”字左边画手拿棍棒,表示对不听话的汉字要适当惩罚。

 “子不教,父之过。”但是,母亲也有责任教诲孩子,而且往往比父亲还重要。下面是“诲”字:

 

  “诲”字右边是“每”,本来就指母亲,有长头发,第二个胸口加两个点表示乳房膨大可以喂奶,第三个改为撇、捺,表示奶水流淌下来。左边是“言”,表示用语言劝说。“诲”本来表示母亲对孩子的温柔诱导,引申为温柔的教育引导。而粗暴地呵斥为,大声或严厉地责备、谴责为“让”。

以爱为本,家庭和谐,首先是夫妻和谐,其次是长幼和谐,还有兄弟姐妹同辈和谐。

长幼和谐,就是尊老爱幼,“父慈子孝”,“父严子孝”,“母慈子孝”。父母长辈对子女后辈,一要“严”,严格要求,严格教育;二要“慈”,无私奉献,慈爱关怀。子女后辈对父母长辈只要“孝”。下面左边三个是“孝”的古文字,右边一个是“老”的古文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孝”字下部是“子”,孩子,子女;上部是“老”的省文,都省去了手下的拐杖,第一个还省略手和拱起的背部。老人在上,小子在下,代替拐杖,表示儿孙搀扶老人,也表示子女要把父母举在头上,敬重父母,“善事父母”,赡养老人;还表示“子承老也”,要继承父母、长辈的品德乃至家业、事业。所以“孝”表示 对父母长辈尽心奉养并尊敬顺从

古人认为,“百善孝为先”孝是为人处世的立身基础,是治国安邦的道德基础。原因有五。

一、孝是最基本的人品。一个人的生命和最早的知识、能力来自父母,父母对子女作出了无私的奉献,为了子女可以不惜牺牲自己的一切乃至生命。父母是子女最早最亲近的人。子女应该知恩、感恩、报恩,应该尊敬、孝顺父母。据说有一种慈鸟,母鸟哺育小鸟60天,小鸟长大后,会反过来觅食喂养母鸟60天,叫做“反哺”。我想,这不过是人们虚构出来的故事而已,无非是要强调一个观点:如果不孝,就连禽兽也不如了。人品人品,为人之品,为人不孝,其人无品,没有人味了,还能品么?

二、孝反映了知恩、感恩、报恩之心人首先要知道、感激、报答父母之恩、父母的父母之恩、祖先之恩。没有父母的父母就没有父母,没有父母就没有我们。我们的生命,我们最初的思想、智慧、能力都是父母给的,父母无私地为我们付出了他们能够付出的一切。“谁知寸草心,难报三春晖”,父母之恩大于天,不可不报。一个连父母之恩也不知道、不感激、不报答的人,怎么可能知道、感激、报答社会、国家、自然之恩?

三、孝反映了仁爱之心家人尤其是父母长辈是接触最多、最为亲近的人,自然会相亲相爱。一个连父母、长辈、家人都不爱的人,怎么可能推己及人,“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怎么可能去爱他人,爱社会,爱国家,爱人类?

四、孝反映了责任心作为一个家庭成员就负有家庭责任、义务。一个对有养育之恩的父母、长辈都没有责任心的人怎么可能对他人、社会、国家负责任?

五、孝反映了敬畏之心。一个人不仅生命来自父母,而且最早的知识、智慧、品德也来自父母。父母是一个人最早的启蒙老师,是最早管教自己也最能从严管教自己的人,因而是一个人应该最早敬佩和畏惧的人。一个对父母都不敬畏的人,到社会上怎么能尊敬领导、畏惧法纪?在家能“孝”,在外才能“忠”,忠于国家、民族、社会、事业。(当然,这些父母应该像父母,是好人)

所以古人主张以孝治国。因为可以“移孝为忠”,对父母的孝可以转移、转化为对国家、国君的忠诚。有个成语叫“求忠出孝”,说如果要寻求忠臣,必出于孝子之门语出《后汉书·韦彪传》:夫国以简(选拔)贤(品德优秀的人)为务,贤(高尚品德)以孝行为首。孔子曰“事(对待)亲(父母亲)孝故忠可移于君,是以求忠臣必于孝子之门。”

成语有“入孝出悌”,即“入孝出悌”, 语出《论语·学而》:子曰:弟子入则孝,出则悌。’” 一般解释为“回家要孝,出外要悌”,其实这里“入”、“出”是互文,就是说不管在家还是在外都要既孝又悌。孔子还说: 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他强调孝悌是仁的根本。所以 孟子主张“申(反复宣传)之以孝悌之义”。上面品了“孝”,下面是“悌”的古文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悌”本来就是“弟”字:

 古文字蕴含的中国文化的灵魂(9)

“弟”字第一个是甲骨文,画了倒写的 一种带有丝绳的射鸟短箭,到第二个——金文中重新倒转回来;箭杆上有“己”——用于捆绑的丝绳,在此是用来缠绕箭杆;缠绕须要按照一定次序,势如螺旋,才能顺利射出,所以是“次第”(次序)的“第”的本字,引申为同父母的排行小的男子

“悌”字后来加了“心”字旁,从“心”,从“弟”,一般认为,“悌”指弟弟要敬重哥哥,我认为也表示心中要有兄弟,《说文新附》也说:“悌,善兄弟也。”泛指兄弟和睦友善,兄长爱护弟弟,弟弟敬重兄长,亲密合作。

孔子、孟子为什么孝悌并重呢?《论语·学而》第二章有子有解释:其为人也孝弟(悌),而好(喜欢)犯上者,鲜(少)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成语有“孝悌忠信”,显示“移孝为忠”,移悌出信,对兄长能够敬重或者对兄弟能够爱护的习性可以转移、转化为“信”——人际合作共事需要的诚信,与同事和睦相处,友好合作。而一个连兄弟都不能和睦相处的人,怎么可能与同事们和睦相处呢?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