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秋夜即事

 昵称7536781 2014-07-18

秋夜即事

绛云轩里绝喧哗,桂魄流光浸茜纱1。

苔锁石纹容睡鹤2,井飘桐露湿栖鸦3。
抱衾婢至舒金凤4,倚槛人归落翠花5。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

[注释]

1桂魄流光浸茜纱:“桂魄”指月亮,月中有桂树,遂以桂之精魄作为月亮的美称。“流光”是如水般流泻的月光,曹植《七哀》诗:“明月照高楼,流光正徘徊。”“茜纱”在这里指红色的窗纱,小说四十回对此有详细的解说:“若是做了帐子,糊了窗屉,远远的看着,就似烟雾一样,所以叫作'软烟罗’,那银红的又叫作'霞影纱’。”

2苔锁石纹:“锁”是遮蔽,“石纹”指石头上的斑纹。

3井飘桐露:“井”指井栏,“井飘桐露”就是“桐露飘井”。古人院落中多凿井,旁边多植有梧桐,如唐代无名氏《河中石刻》诗说:“井梧花落尽,一半在银床(即井栏)。”

4抱衾婢至舒金凤:“抱衾婢”是侍应卧房事务的丫鬟,“金凤”代指绣有金色凤凰的被褥。

5倚槛人归落翠花:“倚槛”即是倚栏;“翠花”是女子头饰,也可以指“翠花钿”——女子贴面的花片,这里都可以通解作女子饰品。

[异文]

“沉烟重拨索烹茶”,舒序本作“沉吟趺坐”。

这首诗写秋夜怡红院的静谧、闲雅,音声和谐、造语工稳,诗风自然而不失劲健、绮丽而犹见典雅,较好地体现了宝玉的才具、性情。

起句“绛云轩里绝喧哗”,以“绛云轩”代指怡红院,界定了景色人事的范围,信手拈来而平实随意。“绛云轩”并不是固定的建筑,是宝玉自题居处内室名。大观园未建之前,小说第八回如此写道:

黛玉仰头看里间门斗上,新贴了三个字,写着“绛云轩”。

后文之三十六回、五十九回回目也都用了“绛云轩”,可见在入住大观园之后,其内室仍然沿用了这个名字。

第二句以秋之月光,来引发全篇的景物描写。”首联大意为:入夜之后的绛云轩内外悄然无声,如水的月光映照着红色窗纱愈加迷离朦胧。

“苔锁石纹容睡鹤,井飘桐露湿栖鸦”,这一联概括说就是:苔藓覆盖了山石,仙鹤得以在上面安寝;夜风吹落了桐露,打湿了栖息在井栏上的乌鸦。

颔联将景物描写推至院落,以“锁”、“容”、“飘”、“湿”等字的熔炼,使诗句典雅雄健,全诗骨架也因此而趋向于端凝稳固。

“抱衾婢至舒金凤,倚槛人归落翠花”,颈联由颔联的院落景色转向屋宇的人的描写。一外一内、一景一人、一静一动,便有了错落有致的感觉。其实,律诗中间两联表述不同种类的对象是宋代之后的惯常技法。此联可以作两种不同的解释:一,侍女展开绣有金凤的被褥,有倚栏人回归卧房不经意间遗落了翠花;二,有侍女展开绣有金凤的被褥,有倚栏人回归卧房卸下簪花。这两种不同源于对“落”字的不同阐释:一解作“遗落”、二释为“卸下”,二者虽有不同,却都是可通的:第二种解释中规中距、四平八稳;第一种则是悠闲活泼、清新幽雅。在这里,笔者倾向于第一种解释。

“静夜不眠因酒渴,沉烟重拨索烹茶”:静夜难眠只因为酒后干渴,呼唤丫鬟重燃炉火再煮新茶。

尾联自然地归结到主人自身,推出其贵盛闲适的面目。而以“烹茶”作结,正是“放开一步”、余意犹存。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