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历史上众多名人与襄阳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在此留下他们的足迹。“再次来到诗圣杜甫在襄阳的衣冠冢,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好好修整下。”近日,一则吐槽杜甫墓年久失修的微博,引起网友对襄阳历史名人古迹的关注。 襄阳历史名人古迹现状如何? 有些古迹被忽略藏在深山无人识 7月10日上午,记者沿路寻迹行至岘首山下,沿着山的西侧紧靠公路旁的一条小径往上走,走了约15米,有一处不起眼的台阶,杂草将台阶淹没。 记者拾级而下,走过一个垃圾堆,一座墓葬映入眼帘。这墓看似平平,扒开杂草细看,碑上却刻着“唐杜工部之墓”。 斑驳的墓碑上写着,此墓为市文物管理处1983年重立,原本位于岘首山东侧,因修207国道被破坏,由文物部门重立。史料记载,襄阳是杜甫的十三世祖杜预率军灭吴以成晋业的建功之地,也是其十世祖杜逊随东晋南迁定居之地,此墓为杜甫之孙奔丧途中所立的衣冠冢。 在杜工部墓北侧约5米处,是王叔和之墓。王叔和是晋太医令,晚年寓居襄阳,长期为百姓治病,曾编纂张仲景《伤寒论》36卷,死后葬在岘首山西侧。 与杜甫、王叔和遭遇相同,张柬之和羊祜的墓园也是鲜为人知。作为土生土长的襄阳人,张柬之是唐朝著名宰相,曾主谋迫使武则天退位。在原气象学校院内,记者见到了张柬之的张公祠,祠堂门锁紧闭。据介绍,1940年,张公祠还有12间房,如今只剩3间小平房。 在岘首山南侧的公路涵洞旁,杂草掩映中,耸立着一块石碑,碑上被人涂了一块红色油漆。此碑的主人是西晋名臣、征南大将军羊祜。此碑名羊公碑又名堕泪碑。作为西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军事家,羊祜盛年时曾镇守襄阳。 有些古迹已开发成国家著名景区 有人遭冷落,有人格外“受宠”,孟浩然、诸葛亮、米芾、释道安的故居已成著名景区。 唐城影视基地总经理高翔介绍,孟浩然故居去年5月8日奠基开工,投资13.5亿的文化景区,将再现孟浩然隐居时的景象。 另外,唐城影视基地二期工程除了重建孟浩然故居外,还将斥巨资建设浩然大剧院,向世人展示襄阳文化。 与此相同,谷隐寺复建工程已纳入岘山旅游文化建设总体规划之列,新建的谷隐寺占地77亩。谷隐寺的创建与中国佛教创始人释道安有关。史料记载,释道安来襄阳,是应东晋时期襄阳著名文学家习凿齿之约。习凿齿对佛学很感兴趣,也久仰道安大名,便写了一封书信,托人带给正在河南弘法的道安。收到信后,道安带着400多个门生来到襄阳。 此外,诸葛亮的归隐地古隆中为国家4A级风景名胜区以及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已是襄阳一张名片。北宋著名书画家米芾所建的米公祠,为国家3A级景区,还将打造米公祠文化产业园。米芾由山西太原迁居襄阳,人称“米襄阳”。 或是动辄数亿打造文化产业园,或是被认定为国家级风景区,这些名人资源得到充分开发。 历史名人资源可转化为产业 历史名人资源该如何保护?襄阳三国文化历史研究所所长叶植教授认为,历史名人不同待遇有其客观因素,年代久远、事迹较少等都会影响他们在当代的名气。此外,后人对名人事迹研究不够全面透彻,也将影响他们在现代人中的威望。 叶植认为,最重要的是将历史名人资源转化为文化产业,完好保护展示历史名人的原生态故居、墓园等。通过历史名人的生活环境和遗物、遗迹,彰显历史人物的品格和业绩,使人们可以穿越时空隧道感受历史名人的成长,体会他们成功或失败的经验教训,传承其人文精神。 他建议,可深刻研究把握历史名人的文化内涵和精髓,以高科技手段再现历史名人的重要生活片段和场景,以纪念馆、博物馆的形式向世人展示。还可举办纪念历史名人研讨活动或文化节,将历史名人文化做深、做细、做透,做成独有品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