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中医院“冬病夏治”告知书

 书香门第周 2014-07-19
中医院“冬病夏治”告知书
一、 适应症:
1、呼吸系统疾病:支气管哮喘、慢性支气管炎、过敏性鼻炎、慢性鼻炎、肺气肿、慢性咳嗽、反复感冒、慢性咽炎等多种肺系疾病。
2、风湿类疾病:类风湿性关节炎、强直性脊柱炎等。
二、治疗方法:“三伏期间(每伏第一天尤佳)”用中药穴位贴敷,经由皮肤吸收,达到刺激穴位经络气血的作用;头伏开始。隔7—10天一次,至末伏止,连贴三年。
三、时间安排:
初伏            2014年7月18号----2014年7月27号
中伏            2014年7月28号----2014年8月06号
末伏            2014年8月07号----2014年8月16号
伏后加强(选贴)2014年8月17号----2014年8月26号
联系电话:中医院针灸科4218150   4185047
                                      2014、06、20



三伏灸知识问答
上工治未病,现在全国上下都很热衷于三伏灸,因为三伏灸可以起到防病治病的作用。每到立夏以后,他们会到医院接受三伏灸贴敷,但是他们心中还是有很多疑问的,他们想知道什么时候去贴三伏贴好?一次贴敷要多长时间?一个疗程要多久?太湖县中医院针灸康复科专家为大家介绍三伏灸的具体时间。
  (1)什么时间贴三伏贴?
  传统穴位贴敷时间为农历三伏的初伏、中伏、末伏的第一天,共贴敷3次。如果出现闰伏(20天),可间隔10天加贴1次。目前,在三伏期间的任何时间都可进行贴敷,但每次应间隔7~10天。
  贴敷以晴天的10:00—17:00为佳。
  (2)每次贴敷多长时间
  贴敷时间的长短,要根据患者的皮肤反应、个人体质和耐受能力而定,一般以患者能够耐受为度。因贴敷的药物(如白芥子等)对皮肤有较强的刺激性,因此药物在皮肤留置的时间不宜过长。一般以成人4~6小时,儿童1~4小时为宜。
  一般而言,孩子越小,保留的时间宜短;天气越热、越潮湿时,保留的时间宜相应缩短;第一次贴敷的时间不宜太长,尽量不要把皮肤贴出水泡,以免影响以后的治疗。如果贴敷后自觉贴药局部有明显的不适感或小儿哭闹不止,不要强行留置,应及时取下。
  (4)贴敷的疗程
  一般4次(如有闰伏则4次)为一个疗程,每年贴1~2个疗程,连续治疗3年为佳。3年后可以继续贴敷,以巩固或提高疗效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