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目录 展开 1 沪昆铁路1.1 综合概述 沪昆线起点为上海站,终点为昆明站,全长2690公里,全线大部分区段为双线电气化铁路。并且可经全长10公里的上海南线连接到上海南站。其中在浙江境内为上海铁路局管辖,江西境内为南昌铁路局管辖,湖南境内由广州铁路集团运营,贵州境内由成都铁路局管辖,云南境内由昆明铁路局管辖。 沪昆线是一条横贯江南的东西向铁路大干线,沿线有水乡园林、名山古迹、秀水溶洞,景观类型多样,通过或傍近的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有14处之多。在浙江通过西湖、富春江——新安江;在江西有龙虎山、三清山;北侧傍近安徽黄山、南侧傍近福建武夷山;在湖南有衡山;南侧傍近广西桂林漓江,桂平西山、宁明花山;在贵州有红枫湖(贵阳附近清镇)、安顺龙宫、镇宁黄果树瀑布;在云南有昆明滇池及路南石林等。 沪昆线由原沪杭线,浙赣线(杭州至株洲),湘黔线(株洲至贵阳),贵昆线(贵阳至昆明)组成。 1.2 提速改造 在2007年4.18大提速之后全线电气化,部分区段(主要沪杭,浙赣)达到200公里时速。浙赣线改造前既有线路长912.248km,提速改造改线长折合双线472.242km,改线后线长885.667km,较既有线缩短26.581km。 这次浙赣线提速改造后封闭浦阳、直埠、红门、外陈、安华、苏溪、官塘、孝顺、古方、湖镇、安仁、廿里街、下镇、沙溪、罗桥、九都、朱家坑、河潭埠、刘家、杨溪、寺前、下埠集、张王庙、小港口、拖船埠、新居、昌傅、水西、界水、下浦、王华、宣风、老关、板杉铺等34个车站。白源、醴陵东站改为支线车站。 1.3 相交铁路 上海:京沪铁路 杭州:萧甬铁路,宣杭铁路 金华:金温铁路 横峰:峰福铁路(原横南铁路) 鹰潭:鹰厦铁路,皖赣铁路 南昌:京九铁路 株洲:京广铁路 怀化:渝怀铁路,焦柳铁路 贵阳:黔桂铁路,川黔铁路 六盘水:内昆铁路,水柏铁路 昆明:成昆铁路,南昆铁路 1.4 沿途车站 浙赣线电气化提速改造后共设69 个车站: 上海局管段设临浦、湄池、诸暨东、诸暨、牌头、浦江、义乌、义亭、塘雅、东孝、金华东、金华西、白龙桥、蒋塘、汤溪、十里铺、龙游、樟树潭、衢州、后溪街、江山、上铺、贺村、新塘边共24个车站。南昌局管段设湖沿、玉山、广丰、灵溪、上饶、枫岭头、坑口、横峰、弋阳东、河潭埠(在原菡潭站新建)、贵溪、童家、鹰潭东、鹰潭、余江、东乡、衙前、进贤、温家圳、梁家渡、向塘西、江家、潭岗、丰城、樟树、张家山、临江镇、黄土岗、罗坊、新余、河下、分宜、彬江、宜春、西村、芦溪、泉江、萍乡北、姚家洲、灯芯桥等40 个车站。 广铁集团管段设醴陵、源门铺、姚家坝、五里墩、株洲等5个车站。 设牵引变电所的车站有21个:诸暨、义乌、金华东、十里铺、衢州、江山、玉山、上饶、横峰、贵溪、余江、下埠集(区间)、向塘西、丰城、临江镇、新余、彬江、西村、萍乡北、醴陵、姚家坝、株洲北(既有)。 设接触网工区的车站有23 个:湄池、诸暨、义乌、金华东、龙游、衢州、江山、玉山、上饶、横峰、贵溪、鹰潭(既有)、余江、进贤、向塘西(Ⅰ、Ⅱ)、青云谱、丰城、临江镇、新余、宜春、萍乡北、醴陵、株洲。其中金华东,上饶,向塘西Ⅱ,新余为接触网工区兼领工区。 设分区所的车站有:湄地、浦江、孝顺(区间)、蒋堂、安仁(区间)、后溪街、下镇(区间)、沙溪(区间)、坑口、菡潭、鹰潭东、东乡、张王庙(区间)、潭岗、樟树、黄土岗、界水(区间)、宜春、芦溪、老关(区间)、板杉铺(区间)、株洲。 2 组成铁路2.1 沪杭铁路 沪杭铁路是中国一条从上海通往浙江杭州的铁路,于1906年动工,1909年建成,全长189千米。它与沪宁铁路相连,并与浙赣铁路、湘黔铁路和贵昆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该铁路全线都是复线并正在实现电气化改造。 2.2 浙赣铁路 浙赣段是中国一条从浙江杭州通往湖南株洲的铁路,于1899年动工,1926年建成,1937年全面修复,全长946千米。浙赣铁路与沪杭铁路、湘黔铁路、贵昆铁路等共同构成了中国中南部地区的一条东西向铁路干线。目前已全部实现了复线,正在进行客货共运铁路电气化改造。 浙赣铁路,建于1899年,并于1929年起由杭江铁路展筑至萍株铁路而成,是我国早期铁路干线之一。线路自沪杭线的终点杭州站向西延伸,经萧山、诸暨、浦江、义乌、金华、龙游、衢县、衢州、江山等地,进去江西省境内,再经玉山、广丰、上饶、横峰、弋阳、贵溪、鹰潭、余江、东乡、进贤、南昌县、丰城、樟树、新余、分宜、宜春、萍乡,进入湖南境内,经醴陵市,达株洲市。浙赣线在萧山站与杭甬线接轨;在金华站与金千线接轨;在金华西站与金温线接轨;在横峰站与横南线接轨;在贵溪站与皖赣线接轨;在鹰潭站与鹰厦线接轨;在向塘西站与京九线接轨;在江家站与向乐线接轨;在张家山站与张塘线接轨;在分宜站与分文线接轨;在醴陵站与醴茶线接轨。是华东和中南地区联系的重要交通干线。 2.3 湘黔铁路 湘黔铁路,自京广线上的田心站出岔,经湘潭、娄底、新化、烟溪、溆浦、怀化、新晃、玉屏、镇远、施秉、凯里至贵定与黔桂线接轨。从贵定站到贵阳站与黔桂线共轨。湘黔铁路从1937年12月起从田心站开始施工,到1939年4月,只修通了田心站至湘潭东站(原名板塘铺站)、湘潭站至涟源站(原名蓝田站)两段,因湘江大桥未建成,这两段未能接通。后因日本帝国主义西侵将钢轨拆除。 抗战胜利后,田心至湘潭东恢复通车。1953年6月重新修建,1954年1月湘江大桥建成后,田心至湘潭站通车;1961年12月铺轨至金竹山站;1962年4月办临时运营,1966年正式运营。其余各段于1962年停工。1970年9月从金竹山站往西恢复施工,1972年5月铺轨至大龙站;1973年6月正式运营。1974年11月自大龙站铺轨至贵定站与黔桂线接轨。至此,从株洲站至贵阳站全长905公里全线通车,并于1975年1月正式运营。湘黔线的通车,使西南地区多了一条通道,大大缩短了西南地区与湖南省以至华东地区的距离。 2.4 贵昆铁路 贵昆铁路东起贵州省贵阳市,西经安顺、六枝、水城、树舍、宣威、沾益、曲靖等市县到达云南昆明市,全长639公里。它东与湘黔、黔桂、川黔铁路相接,西与成昆、昆河(又名滇越)铁路相连,是云、贵、川三省和祖国各地紧密联系的纽带。 贵昆铁路由铁道部第二勘测设计院设计,铁道兵第一、五、六、七师和铁道部第二工程局担任施工,并有滇黔两省10万民工和煤炭、冶金系统部分工程队(1964年底撤走)参加。1958年8月展开施工。1961年贯彻国民经济调整方针,缩短基本建设战线,工程陆续缩减,转入重点工程施工。后又于1964年8月全面展开施工,1966年3月在观音岩大桥接轨通车,1966年7月1日交成都、昆明铁路局接管,1970年12月交付运营。国民经济建设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国家将滇黔铁路、内昆铁路列入修建计划。1962年铁道部确定滇黔铁路贵阳至树舍段和内昆铁路树舍至昆明段合并,称贵昆铁路;该线建成后,沿线工矿企业发展很快,运量急剧增加,1980年进行了电气化改造;贵昆铁路对发展国民经济,开发贵州省煤炭工业、云南省有色金属工业和森林、水力资源,加速西南地区的建设,加强民族团结巩固国防具有重要意义。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