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七旬渔民把13只鸬鹚当宠物养

 苏迷 2014-07-19
探访园区最后的鸟船帮
七旬渔民把13只鸬鹚当宠物养
 74岁的李和茂与鸬鹚有很深的感情。 记者濮建明摄

  □苏报记者 施艳燕
  鸬鹚捕鱼在我国已有千年历史,是一项古老的技艺。在水系发达、湖荡密布的工业园区,鸬鹚捕鱼技艺在一些渔民家庭世代相传,这些渔民被称为“鸟船帮”。“鸟船帮”和“小网帮”、“撒网帮”、“滚钓帮”等其他八大渔帮,形成了园区独特的“渔文化”。
  随着园区开发建设的深入,以及围网养殖的广泛开展,适用于开阔水面捕捉野生鱼的鸬鹚逐渐失去用武之地,“鸟船帮”也随之式微。记者了解到,目前,园区仅有斜塘街道淞渔社区的李和茂家里,还沿袭着“鸟船帮”的传统,饲养着十余只鸬鹚。今年74岁的李和茂,是园区最后的“鸟船帮”。

  为安顿鸬鹚从斜塘搬家到吴江北厍

  从斜塘驱车一个小时,记者来到吴江北厍社区,水面开阔的南荡边就是李和茂和老伴吕八子的家。
  李和茂已经记不清家族中哪个先辈最早开启了“鸟船帮”的历史,他只记得“从我爷爷开始,我们家就在斜塘车坊用鸬鹚捕鱼,算起来一家人和鸬鹚打交道至少也有一百年了。”
  虽说从小就和渔船相伴,但李和茂和老伴却老早就“洗脚上岸”成了城里人。
  斜塘动迁时,老人在淞渔社区拿到了动迁房,原本老两口可以安享城里的晚年生活,但鸬鹚却又把他们拉回了渔船。李和茂告诉记者,斜塘附近的水域都有了围网养殖,水下丝网是鸬鹚最凶险的杀手,万一被缠住必定窒息而亡。为了安顿家中的鸬鹚,思虑再三、多处寻找,老人不顾路途偏远把家搬到了北厍。

  以前用来维持生计如今当作宠物来养

  鸬鹚捕鱼最盛行的时期,李和茂家里养了几十只鸬鹚,现在只剩下13只,其中最年长的两只已有十二三岁。
  李和茂的女婿告诉记者:“之前鸬鹚是‘鸟船帮’维系生计的劳动工具,现在养鸬鹚赚不了钱,只是几十年的感情难以割舍,老人把鸬鹚当宠物养。”李和茂和老伴习惯把鸬鹚唤为“鸬鸬鸟”,对记者的到访,李和茂又欢迎又遗憾,他反复对记者说一句话:“你春天来看我的鸬鸬鸟就好了!头雪雪白,脸通通红,现在它们正在掉毛,一副邋遢样!”
  老人在家门口的水面上用渔网搭了一个五平方米左右的窝,平时鸬鹚就栖息在这里。鸬鹚和李和茂夫妇特别亲,远远看到小船靠近,鸬鹚已经在窝里欢腾地叫成一片,打开“家”门,鸬鹚拍打着翅膀争先恐后地扑向小船,只见李和茂一手摇船一手又快又准地抓住鸬鹚的下喙,轻轻一拉,鸬鹚便被接到船上。小船的两舷摆放着两排结实的树杈,这是鸬鹚的“座位”,李和茂说,每只鸬鹚都有固定的位置,“请上座”时千万不能搞错,否则它们一定很不客气地大打出手。
  在旁人眼里几乎长得一模一样的鸬鹚,在李和茂夫妇眼里却个个不同,吕八子告诉记者,13只鸬鸬鸟中只有一只因为太调皮而取了名字,叫“不乖”,这只鸬鸬鸟每次出门不知道帮忙抓鱼只知道自己玩,还喜欢满世界乱窜,老两口常常摇半天船都找不到它的“芳踪”。所以现在出门,“不乖”享受的是特别待遇——拴在船上不许离开“座位”。“不过,也不会亏待它。”吕八子说,每到饭点,其他鸬鸬鸟吃自己捕的鱼,“不乖”反而不劳而获,有送上门的午餐。

  老人最纠结明年是否要孵化小鸬鹚

  “过去,人工围网养殖的鱼很少,渔民捕捉的大多数是野生鱼,鸬鸬鸟是赶鱼的最好帮手。”李和茂说,过去每年农历10月到正月是“鸟船帮”最忙碌的季节。捕鱼时,通常需要几家人合作,大家摇着渔船、载着鸬鹚来到捕捞的水面上,先放渔网,每束渔网大约30米长,渔民根据渔情确定渔网放置的数量和位置,渔网安放妥当,鸬鹚便出场了。在主人竹竿和吆喝声的指挥下,一群群鸬鹚声势浩大地跃入水面,它们在水中快速游动,追逐、惊吓鱼群,在鸬鹚的“搅动”下,慌乱的鱼儿纷纷游进渔网成为“战利品”。
  “现在,‘鸟船帮’人家一起用鸬鹚赶鱼抓鱼的情景已经看不到了。”李和茂说,家里的鸬鸬鸟只有在冬季才偶尔接到渔民帮忙赶鱼的邀请,平时就全靠每天买鱼来喂养。
  李和茂并不担心鸬鹚每天数十元的伙食费,“明年还要不要孵化小鸬鸬鸟?”这才是老人最纠结的问题。祖祖辈辈是“鸟船帮”人家,李和茂掌握着用母鸡孵化鸬鹚的全套本领,如何挑选孵蛋的母鸡?小鸬鹚破壳后什么时候开食?小鸬鹚的鳝鱼泥喂到什么时候?什么阶段带小鸬鹚下水训练?识字不多的李和茂对鸬鹚孵化的“一本账”知道得清清楚楚,但老人却已是力不从心:“我知道得再多也没有用,除了我和老伴已经没有人养鸬鹚了,我们已经老了,弄不动了。”
  结束采访前,李和茂特意向记者求证一件事:“有个住在附近的小男孩告诉我,鸬鸬鸟抓鱼已经成为一些旅游景点的娱乐项目,看鸬鹚抓鱼、和鸬鹚合影都要收钱,是真的吗?”没等记者回答,老人又说:“我不会让我的鸬鸬鸟去拍照赚钱,将来我会把它们送到苏北渔民家去,让它们继续在水里抓鱼。”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