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舍得”的哲学

 指间飞歌 2014-07-20

“舍得”的哲学

来源: 发表时间:2009-04-08 星期三

“舍得”的哲学

  “舍得”一词,《辞源》和《辞海》都未查到,《现代汉语词典》收入其中,并解释为“愿意割舍;不吝惜”。细细品味“舍得”二字:能开能合,能前能后,相反相成,相融相摄,充满着先人造词的智慧,凝聚着通古达今的意蕴。

  现在,人们对舍得的理解和运用已远远超出了本意的范围。在坊间小巷,我们时常听到:“舍得舍得,不舍不得,有舍才有得,要得就要舍。”在现实社会,我们经常看到:当权衡一件事情利弊时,许多人会考虑怎样舍得;当经营某项实际产业时,不少人更会考虑是否舍得;当遭遇天灾不可抗力时,大多数人都不能不舍得。辨其现象,析其真谛:舍得是亏也是盈,舍得是出也是入,舍得是因也是果。

  由此观之,“舍得”一词的广泛应用,表明了人们间的一种处事态度,反映了主客观的多重辩证关系,在插入了“不”(否定)或“有”(肯定)之后,更见其智慧深邃,意蕴深长。

  舍不得,意为不想放弃已经有的或将会有的东西。对于普通人来说,合乎情理,无可厚非。因为人们奋斗的一切,都是为了他们的利益,怎能轻言放弃?不过也有极端者,古代中国有“拔一毛以利天下而不为”之士,外国有“出文钱如同割掉身上肉”之人,这已为人们所不齿。随着人类社会的进步,物质财富的增多,舍得的人越来越多,舍不得的人似乎越来越少,否则,“舍不得孩子套不住狼”就不会家喻户晓了。

  不舍不得,意为没有付出就不应该有收获。这既符合中国古代以来就存在的公平观念,又符合现代社会市场经济的公平规则。天上不会掉馅饼,地上不会生金蛋,不劳而获必然大失公平。“守株待兔”之人怎么愚蠢,他都是有付出的,符合不舍不得的观念。“无本万利”之徒怎么聪明,他都是没有付出的,违反不舍不得的规则。当然,在任何社会不舍也得、不舍多得的事情都会发生和延续,只不过需要人们采取各种办法使这样的事情尽量少一些罢了。

  有舍有得,意为做了付出就应该有收获。从市场经济层面看,有投资就应该有回报;从和谐社会层面看,做了好事就应该受褒奖。这只是就一般情况来说的,而市场经济是竞争经济,不确定、不可测因素又较多,有舍不得、有舍少得的事情,像投资的“打水漂”、“堵窟窿”一类,也重复发生,所以才需要人们进行科学论证和科学决策。而和谐社会是动态的、不断克服不和谐因素的过程,社会的复杂性、多变性又难料,做好事无慰藉、做义举不领情的现象,像“英雄流血又流泪”、“救人者成被告”一类,也并不鲜见,所以才需要社会努力弘扬正气和扫除邪气。

  舍得,对共产党员来说,就是奉献。共产党员既要同群众打成一片,又不能混同于一般群众。无论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共产党员都要走在群众前头,讲舍得,作奉献。在革命、建设和改革时期,无数优秀共产党员,为了新中国的诞生,为了人民的幸福生活,舍弃了很多很多,得到的很少很少,许多同志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这都永远感动着全体人民大众,永远激励着我们身体力行。

  舍得是一种抉择,还是一种美德,更是一种境界。


人民论坛:“舍得”的哲学

来源: 发表时间:2009-04-08 星期三

  受金融危机的持续影响,当前社会就业形势严峻,一些大学毕业生虽然参加了一次又一次的招聘会,但工作仍旧没有着落。是个人能力问题?是求职方法问题?是职业定位问题?是个人心态问题?如果这些都不是问题,那么就还要考虑一个择业观问题。从某种程度上讲,就业的关键在择业,择业的关键在树立正确的择业观。

  在严峻的就业形势面前,保持清醒头脑,认清就业形势,正视就业现状,转变就业观念,调适就业心态,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十分必要。现实生活表明,现在的大学毕业生就业不是没有岗位,关键看就什么业。较长时期以来,不少大学毕业生认为自己是社会“精英”,挣高薪、当“白领”、到大城市成为其择业的基本条件。然而现实的情形是,没有高薪水的职业,没有当“白领”的岗位,也没有到大城市的机会,于是有的大学毕业生就焦急、苦闷、彷徨,甚至怨天尤人。如果放低姿态,改变一次就业和高薪就业的观念,而要有多次就业和降低标准的思想准备;改变一步到位的观念,树立逐步到位的观念;不挑肥拣瘦,从最基层干起,那么大学毕业生就业就不会困难。

  职业的选择是需要在社会上不断地磨练,慢慢确定的。职业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所以择业要用长远的战略眼光来审时度势,重视自我发展和职业前途。在择业时,不能完全凭主观意志和愿望行事,因为职业的前途与社会需要是息息相关的,只有准确把握社会需要,紧跟时代步伐,选择的职业才有发展潜力,个人在职业方面的努力和投入才会增值,才能获得比较大的发展空间。

  在当前国际金融危机蔓延,整体就业形势十分严峻的背景下,国家经济的发展需要我们每个人尤其是大学毕业生的积极参与。面向基层就业,是促进社会科学发展的现实需要,也是促进我们每个有志于创业的人健康成长的需求,更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需要。勇于到基层锻炼成才,是包括大学毕业生在内的每一个有理想的人长远选择,也是人生观、价值观的一种体现。我们每个择业的人,都要树立处处立业、行行建功的就业观,树立“重事业,轻待遇;重发展,轻地域;先生存,后发展;先就业,后择业”的择业观,树立主动到祖国需要的地方干一番事业,踊跃到基层锻炼成才的成才观,在基层的实践中丰富自己,砥砺意志,提高业务能力。基层是大有可为的!

  《大学》中有这样一句话:“生财有大道。生之者众,食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财恒足矣。”就业何尝不是如此?就业有大道。就之者众,失之者寡,为之者疾,用之者舒,则业恒足矣!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