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奶奶的吊筐

 xc活人的娄子 2014-07-20

  奶奶一个大字不识,连自己的名都没有。她娘家姓冯,据她回忆,家里人和街坊邻居都喊她四丫。嫁给爷爷后,姓氏随夫,她便成了赵冯氏。在我的印象里,奶奶似乎没有独属于自己的东西。

  奶奶甚至没有爹妈兄妹。奶奶到我们赵家那一年,辽西大旱,十三岁的她当了童养媳,两年后便成了我爷爷的媳妇。此后70余年,奶奶再没回过娘家,娘家也没人来看过她。问她爹妈叫什么名字,她摇头;问她娘家还有什么人,她也摇头;问她家乡的屯子叫什么,有什么特征,她眼里便是久远的迷蒙,摇头说记不得了。

  也许只有老家房梁上挂着的那只吊筐是独属于奶奶的。昔日的辽西乡下人家,几乎都有这么一只吊筐,细细的荆条编成,悬挂在房梁下的一个挂钩上。吊筐的用途类似于我们现在的冰箱,既防腐,也防鼠。家里有点什么特别的嚼货(食品),比如粘豆包、炒花生或特意留给老人或家里主要劳动力的白面馒头、不掺糠菜的玉米饼子之类,为防馋嘴的孩子,便都放进那里去。小时,寒暑假我常回老家,爸妈让我带去面包糕点,奶奶都放进筐里。我在外面玩得饿了,满头大汗地跑回家,奶奶便搬一把木凳,摘下吊筐,或抓一把花生,或递给我一只熟鸡蛋。

  前几年,叔叔将老房改成了水泥框架的平房。搬进新居那天,奶奶抱着她的吊筐,在屋里到处找地方挂。叔叔说,屋顶连根房梁都没有,挂哪儿呀?要是想放吃的东西,家里不是买了冰箱嘛。奶奶说,我不管你什么冰箱不冰箱,你把这筐子给我吊上。

  叔叔只好在屋顶锤进两根水泥钉,再悬根绳子,把奶奶的筐挂了上去。过年时,我回老家拜年,见新居里当头吊个旧筐,怪怪的。婶婶笑着说,谁想拿下来看看都不行,老太太在这事上犟着呢,随她吧。

  去年秋天,奶奶以90岁高龄驾鹤西去。临终前,奶奶要我将那个吊筐摘下来,她指着筐里一个裹得紧紧的小布包,示意我打开。布包里只裹着两个板栗,已干得没有一丝水分,摇一摇,能感觉到栗壳里已干硬的栗肉在晃动。奶奶将栗子一手握了一只,一边念叨,“当年……我从娘家出来,娘翻出家里的最后一捧栗子塞进我怀里。路上,我饿了,吃了六个,这两个我留了下来。”

  在奶奶漫长的一生中,我们几乎从没听她说起过母亲,但是在她的心灵深处,却一直通过这种方式将母亲与自己连在一起。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