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别把心思用在“形式”上

 指间飞歌 2014-07-20

别把心思用在“形式”上

来源: 发表时间:2009-11-27 星期五

 “在银川市某乡村文化站,检查组一到,秧歌队就扭起了秧歌,书屋里的老百姓看的是《高等数学》……太虚假,看了很不舒服!”在近日召开的自治区人大常委会民生计划测评会上,部分常委会组成人员直言不讳,对基层故意组织、安排、导演,应付检查组的行为发表了见解。(见本报11月20日报道)

  文化站的阅览室里村民在抱着 《高等数学》“认真阅读”,这情景怎么想怎么滑稽;村里平时悄无声息的秧歌队,单等领导来了才欢快地扭了起来……作假作到这个程度,相信大家都会哭笑不得。形式主义搞到这个份上,也算发挥出了“水平”!

  不知当地负责同志是事先准备不充分、忽视了细节、匆忙“上阵”,还是低估了上级领导和人大委员们的智商,亦或习惯了把上级的检查调研当成儿戏?

  笔者宁可相信是有关负责人对细节考虑不周到、准备不太充分。然而,如果把细节考虑得很周到、很全面,天衣无缝、找不出破绽的“精致”形式主义,难道就没有问题?

  对基层一些地方和单位来说,对上级领导的检查调研,已经熟谙“热热闹闹”甚至“轰轰烈烈”这一套表面文章:事先精心选择、反复“踩点”确定“路线”;领导要调研访问的群众,事先确定并交待、演练回答“内容”;检查调研所到之处,全民总动员,卫生不留死角,挂上醒目的标语和横幅,经常还扯上一帮孩子当道具;准备大量的文字介绍材料,拼凑“尖子”,以一点代全体……

  把心思用在了热热闹闹的“形式”上,当然需要做的工作很多,要花费人力、物力、财力和宝贵时间,因此难免“挂一漏万”,难保不会露出“马脚”。

  必须明确,领导下基层检查或者调研,是上级机关和领导了解下面的真实情况,从而发现问题,督促和改进工作,或者把基层的实情作为制定决策的重要依据。检查或者调研,也是体察民情、了解民意的重要手段。因此,真实性是检查或调研的“生命”。然而,各种各样的形式主义和“表面文章”冲淡了主题,还有可能掩盖、甚至扭曲了“实情”。

  其实,真正对检查和调研重视的领导,花费时间、精力下基层,也是非常想了解真实的情况。比如,此次自治区人大委会的民生计划宁夏行的检查行动,不少委员都对下面的形式主义的“应付检查”表示了反感。此次民生计划宁夏行检查活动,委员们随机走进一些老百姓家中了解情况,随机与路边的老百姓攀谈。对于随机发现的问题,一查到底。例如,路边的老百姓反映孩子不明不白交了405元的学费,自治区人大常委会副主任马瑞文就一路查到事先并没有安排的那所收费的学校。

  这就对了。这也告诉各级领导,回归检查或者调研的本意,准确掌握基层情况,避免“村民在阅读《高等数学》”这类令人哭笑不得的弄虚作假。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