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员干部该比什么来源: 发表时间:2010-04-28 星期三
爱比,是人的天性。比什么,能反映出一个人的内心世界。比是一门学问,不光是普通群众,党员干部跟谁比、怎样比、比什么,也有很深的层次和内涵。中央一位领导同志提出,广大党员干部要“比贡献大小不比职务高低,比群众口碑不比名利多少,比心灵和谐不比物质享受”。“三比三不比”为广大党员干部,特别是领导干部该比什么,指明了方向,划好了标尺。 对我区的广大干部来说,比工作条件和生活待遇,我们和发达省区的干部有差距,但是,这不能也不应当成为我们懈怠松劲、不求进取、碌碌无为的理由。艰难困苦,玉汝于成。越是条件艰苦的地方,越能磨练我们的意志;越是挑战和困难多的环境,越能激发我们不畏艰险的锐气、攻坚克难的勇气,越容易出现别人不曾碰到的机遇,创造出奇迹。 应当看到,我们有少数党员干部,甚至个别领导干部,没有树立起正确的比较观,喜欢和别人比职务高低、比名利多少、比物质享受。一些人能力平平,却牢骚满腹,总觉得组织“亏待”了他;有的刚一提拔,就想要“更上一层楼”,不安分坚守岗位和责任;有的干工作挑肥拣瘦,拈轻怕重,稍有委屈就叫苦不迭;有的只看到权力,没看到责任,把党和人民赋予的权力用在“歪道”…… 不同的比较,反映出不同的境界。比贡献、比群众口碑、比心灵和谐,这是党员干部党性修养的题中之义,是共产党人追求的精神境界。而比职务高低、比名利多少、比物质享受,说到底还是党性不纯、境界不高、修养不够,没有真正树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思想深处没有解决“当官为什么”的问题。 比较的不同,往往会导致不同的结果。如果我们比贡献、比群众口碑、比心灵和谐,就会对党的事业、对群众充满感情,对肩上沉甸甸的责任有使命感,对提升个人素质和能力有危机感,对党的要求和群众的期待有“一万年太久,只争朝夕”的紧迫感,就会自警自律,勤政廉政,努力在个人贡献、群众口碑、内心和谐上进行积累和提升,将使命感、危机感、责任感转化为个人勤奋工作的动力,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党工作、为人民服务中,不断创造出新的业绩。相反,那些看重权力、名利、地位和待遇的人,必定会为名所累、为利所缚、为欲所惑,丧失共产党人应有的高尚情操和理想追求,甚至会滑向危险的边缘,毁了个人的前程。 “德比于天、欲比于下”。不良的攀比心理最容易腐蚀干部的思想堡垒,破坏干部队伍的纯洁性。广大干部特别是各级领导干部只有树立了正确的比较观和政绩观,才能在名利待遇上不计较、不攀比、不失衡,在能力水平上不自满、不懈怠、不停滞,才能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不致迷失自己,始终保持坚定崇高的信仰,为党和人民的事业奋斗不息,勇往直前。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