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提梁紫砂壶

 东篱南山图书馆 2014-07-21

提梁紫砂壶  

   关于茶,我们的祖先最早将其作药,从生嚼茶树嫩梢、到煮成汤饮、再到研末煎制,历经千年。唐宋始,士大夫阶层饮茶之风盛行,制茶方式亦几经变易。大唐时期的煮饮与煎饮到了宋代即告消亡,研磨后的茶末不再与水同煮,而是置于杯中,用煮沸后的鲜活山水冲泡。至明代,人们发现将新鲜茶叶高温炒制后能久贮不腐,杀青的技术随之成熟,饮茶之法也由此进步到沏泡,直至今日。
        最初,人们从先秦时期的酒具“卣”的器形中获取灵感,烧造出用来煎煮茶汤的器皿。它腹深、饱满、有盖、有提梁,高挑的提梁横架在壶身之上,让人在火烹热煮时,能自由提取,避开灼热。而后,煮水与沏茶虽分而行之,但提梁的形制却保留了下来、代代沿袭,成为今日紫砂壶器形中极为重要的一脉:提梁壶。历代制壶匠师皆钟情于它,耗毕生心力、揣度拿捏它的虚、实、轻、重(高挑提梁与壶身之间的“虚”、对应壶身的“实”,提梁的“轻”、对应壶身的“重”)。
        明代中叶,茶人开始追求小壶,因其小而香气不涣散。饮茶之风从煎煮彻底转向沏泡,茶壶的用途亦随之变化,由煮水转向沏茶,以小为贵的紫砂壶,成为茶人高士文房清饮的利器。这股风气,在明代诸多画作中皆有表达,而古风朴正、沿袭前人手势习惯的提梁壶,也成为中国传统事茶题材的绘画中出现最多的介质。
        上世纪八十年代,南京曾发掘一座明代正德年间提督太监吴经的墓葬,出土诸物中,一柄提梁紫砂壶赫然在目,其形与古画中的事茶用具几近一致,倭角海棠形提梁,透隐着明式家具罗锅枨的挺拔洗练,同时代的审美意趣,在看似南辕北辙的不同领域里,获得空前趋同。
        明代中期,茶饮方式适才转变,砂土能发真茶色味的特性也刚刚被世人认知,名匠制壶,珍同拱璧、价贵于金,以至于这位司礼皇家茶事的太监,到死也要将这柄提梁茶壶带进坟墓。这件因贪欲而不肯撒手的宝贝,埋藏地下四百余年,无意中保存完好,重见天日后被正式命名“吴经提梁壶”,成为有年代可考的最早期紫砂壶实样,见证中国紫砂茶器烧造起源。
当代   吴经提梁壶   周桂珍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提梁壶雏形—西周中期  青铜凤纹提梁卣   &    南京吴经墓出土—吴经提梁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明代  王问《煮茶图》局部
2014年07月07日 - 三味小筑 -
当代  鹧鸪提梁壶  顾景舟制
2014年07月07日 - 三味小筑 -
民国   羊竹提梁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当代   此乐提梁壶   顾景舟 / 韩美林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清代   石銚提梁壶   杨彭年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当代   供春提梁壶   汪寅仙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清代   提梁石铫壶   杨彭年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当代   大彬提梁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当代   菱花提梁壶   徐汉棠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清末民初   石瓢提梁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民国   “星辰”款东坡提梁壶
 简巧虚空横架梁 - 提梁壶 - 三味小筑 -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