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

居官应有所畏

 指间飞歌 2014-07-21

居官应有所畏

来源: 发表时间:2010-12-08 星期三

  “官有所畏”,古已有之。古之为官从政有“五畏”:一畏上下相蒙,而毁誉不得其真;二畏政事苟且,且官人不负其责;三畏经费不足,而生财不得其道;四畏人才废缺,而教善不得方;五畏刑赏失中,而心中不知所向。

  就连有着“九五”之尊的皇帝,也有惧怕的时候。据史载:唐太宗喜爱鹞鹰,一日正在宫中玩鹰,遇到谏议大夫魏征,惊慌之余,忙将鹞鹰藏于袖中,结果此鸟因窒息而死。面对谏议大夫魏征,虽眼见爱鸟死去,唐太宗却是敢怒不敢言。宋太祖喜欢打雀,一日玩兴正浓,一史官路过,加以劝阻,言词尖锐激烈。太祖不听,并用弹弓打掉史官的两颗牙齿。史官也不甘示弱,说要把这件事写到正史中去,宋太祖一听害怕了,忙向史官赔罪。

  无论是唐太宗怕谏官,还是宋太祖畏史官,皆因为,他们深知“天子者,有道则人推而为主,无道则弃而不用”,“不自重者致辱,不自畏者招祸”的道理,所以他们才成为历史上英明的君主。德高望重的彭德怀元帅,戎马一生,总是临危不惧,处乱不惊,表现出了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雄伟胆略和气魄。然而彭老总却有“三怕”:一怕出名。在中国革命军事博物馆文物陈列室里,有一封彭老总写给毛主席的信。当年,毛主席曾亲赠彭帅:“山高路远坑深,大军纵横驰奔。谁敢横刀立马,惟我彭大将军。”面对这一崇高荣誉,彭老总惶然不敢接受,便致信毛主席,请求将“惟我彭大将军”改为“惟我英雄红军”。二怕言过其实。有位著名作家创作一部长篇小说《保卫延安》,书中翔实记述了彭老总在指挥延安保卫战中的巨大功绩。彭老总看后,建议作者重新修改,他说:“我是一个很渺小的人物,把我写得太高了,我有点害怕。”三怕脱离群众。一次,彭老总去外地一城市,逛公园时发现,偌大的公园不见游人,处处幽静,一问才知道是有关部门为了他的安全,把群众赶走了。彭老总生气地说:“不逛了,免得人家背后骂娘!”说完,拂袖而去。彭老总的“三怕”,体现了我们共产党人谦虚谨慎、严于律己、不谋私利、执政为民的高尚品德。

  对于广大党员干部来说,心中常有个“畏”字,是好事而不是坏事。畏什么?畏党规、畏政纪、畏法律,畏人民不满意、不答应、不高兴、不拥护。“畏”字在心中,就会自然而然想到自重、自省、自警、自励,不忘共产党人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才会常想着“参加革命为什么?现在当官做什么?将来身后留什么?”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本色。这样,做“官”方有如临深渊、如履薄冰的心态,才不愿、也不敢为政不廉、敷衍塞责;才不愿、也不敢花天酒地、腐化堕落;才能守得住清贫,耐得住寂寞,经得起诱惑,保得住气节。反过来,如果做“官”忘记了自己是人民的公仆,忘记了共产党人的使命和职责,以权谋私,无所畏惧,什么事情都可能干得出来,结果一害人民,二害自己。

  在切实加强和改进党的作风、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今天,每个党员干部都应当牢记“两个务必”,自觉加强党性锻炼,堂堂正正做人,勤勤恳恳做事,清清白白为官,在维护人民利益方面要“敢”字当头,开拓进取;在对待自己名利方面,要谦虚谨慎,心有所畏。领导干部手中的权力,是人民赋予的,只能用来为人民谋利益。正确使用手中的权力,就要对党纪国法心存敬畏,严格执行秉公用权的各项规定,夯实廉洁从政的思想道德基础,筑牢拒腐防变的精神堤坝。

  唯有如此,才能立得正,行得端,得到广大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本站是提供个人知识管理的网络存储空间,所有内容均由用户发布,不代表本站观点。请注意甄别内容中的联系方式、诱导购买等信息,谨防诈骗。如发现有害或侵权内容,请点击一键举报。
    转藏 分享 献花(0

    0条评论

    发表

    请遵守用户 评论公约

    类似文章 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