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基层要面对面
安徽黄山市徽州区积极探索群众工作“从源头做、全过程做、靠大家做”的新路子,派出小分队深入基层集中排查解决问题。他们不仅把“政民互动平台”办得红红火火,更深入到群众中去,与群众面对面交流。这一举措告诉我们,无论社会如何发展,技术如何先进,面对面做群众工作的优良传统绝不能丢。 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时下,少数党员领导干部群众观念淡薄,不屑于做群众工作;工作生活环境舒适,不愿做群众工作;工作本领欠缺,不会做群众工作;嫌群众反映的问题多,不想做群众工作;不出大事,不去做群众工作。说到底,就是依赖“汇报”了解民情,与群众面对面的时间大大减少。不仅不能全面、具体地了解情况,与群众的感情也越来越远了。 做好群众工作不仅是一种“知”,更是一种“行”,要亲历亲为,付诸实践。群众工作由“柴米油盐酱醋茶”等无数小事构成,只有在为群众服务的细节中才能体现出责任与崇高。而如果不与群众面对面、拉家常,民生细节是不容易发现的。 做好群众工作是领导干部的基本功和硬功夫。干部不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怎么知道群众的所思所想所盼?干部不到群众中去做深入细致的宣传思想工作,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怎么为群众所了解掌握?干部在感情上和行动上与群众若即若离,群众怎么信服干部、掏心窝子说话?这说明,再发达的交通工具、信息手段也代替不了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的交流融合。坐在办公室里凭空想象拍脑袋,工作肯定抓不到点子上,做不到群众心坎上,甚或违背群众意愿、损害群众利益。 群众工作是社会管理的基础性、经常性、根本性工作,它的本质是密切党群关系,核心是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做到与群众面对面、手拉手,广大党员干部一定要牢固树立群众观点,认真贯彻群众路线,自觉增进群众感情,努力提高群众工作本领;一定要建立和完善“衡量发展成效由人民群众评判”的机制,让制度说话。惟有如此,才能杜绝干部“跑上不跑下”现象的发生,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速实现现代化的进程中,不断夯实根基、充实血脉、壮大力量。惟有如此,才能在城乡一体化、信息网络化的形势下,最大限度激发社会活力、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减少不和谐因素,实现社会的和谐、有序,维护人民的幸福、尊严。
|
|